家门口中医药服务不断升级中

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易蓉 时间:2023-10-13 点击:
建设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上海交出答卷——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致力于病理机制研究和基于相关新机制、新靶标的中药新药创制研究
瑞金医院血液科正致力中西医结合创新靶向治疗机制研究和临床推广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为中医健康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本报记者 易蓉 文/图

      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饮片可扫码追溯,代煎服务全流程质量控制,“家门口”中医药服务网络形成……2021年12月,上海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一年多来,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多部门联动、综合改革、系统集成,各项改革举措取得积极成效。今天上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沪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等有关情况。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闻大翔在会上介绍,围绕“必答题”和“特色卷”,上海统筹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他解释,上海创新中西医并重的医疗付费模式,实现患者、医院、医保、中医药事业等多方共赢;打通中西医结合人员执业障碍,出台了中医师开展康复服务和非中医医师开展中医诊疗活动的执业管理规定,将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与职称晋升挂钩,以同质化为标准选拔优秀社区中医师到上级医院多点执业,夯实分级诊疗人力支撑。

      此外,上海打通中医药“创新链”与“产业链”,印发公立医院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与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的实施意见,打造科创引领中医药发展新模式,同时成立“上海市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创新中药转化联盟”,开展“中医药成果转化与国际推广基地”建设,科技助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产业发展。

      构建中医药服务网络

      上海构建了覆盖城乡、功能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胡鸿毅介绍,各区均有政府办中医医院,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设中医科室,中医医师年均诊疗人次居全国第一;以4个区域中医医联体和55个市级专科专病联盟为纽带,带动优质资源均衡布局和提质增效;此外,上海拥有9个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2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和7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以及一批市级中医优势专科、优势病种和特色诊疗技术,构建中医临床优势梯度支撑体系。

      记者获悉,上海已构建起一张由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986家服务站(村卫生室)组成的家门口中医药服务网络。由龙华、曙光、岳阳、市中医院4所市级中医医院牵头,形成覆盖全市的东、南、西、北四大区域医联体。目前在社区开设中医医联体专病联合门诊134个,带教基层医师286名,全市16个区都实现了市级中医医院制剂的社区调剂使用。

      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计划3年建设至少150个,项目选址在功能社区、社区生活圈里,满足“最后一公里”服务需求,打造“家门口”中医健康之家。

      本市在全国率先针对社区开展200项特色专病专科建设,将覆盖全市80%社区卫生中心,今年已支持首批76项。同时,推出社区中医基本病种清单,覆盖114种疾病,比国家清单增加了44种。目前各社区平均可开展60余种中医基本病种服务。

      医保支持降病人负担

      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张超介绍,参保人使用中医诊疗项目、中成药、中药饮片和制剂,相关医药费用得到充分保障。上海开展的140余项中医诊疗项目和1381种中成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符合国家标准、上海炮制规范的1460种中药饮片和上海医疗机构使用的617种中药制剂,按甲类支付。今年累计结算中医药治疗医保报销141亿元,其中中医诊疗项目报销20.6亿元、中成药72亿元、中药饮片46.9亿元、中药制剂1.5亿元。

      名中医坐堂的社会办中医门诊部优先纳入医保定点。截至8月底,上海已经有167家中医类医疗机构,包括32家中医医院、135家中医门诊部,全部纳入医保定点,并实现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社区中医馆和中医阁开展的中医药服务全部纳入医保支付。

      上海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遴选了22个体现中医独特作用和优势的病种,在22家公办二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试点,建立了疗效价值考评机制,明确了每个病种按疗效价值考核的指标内涵、考核规则、数据采集及价值支付办法。

      张超提到,中医药应用普及率明显提高。医疗水平能级逐步提升,22个优势病种试点后整体抗菌药使用率下降1.9%;部分优势病种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平均住院日减少9.50%。

      区块链溯源中药饮片

      上海在国内率先开展追溯饮片临床应用试点,市民手机扫码即可追溯饮片采收、种植、加工和中药饮片代煎配送等信息。上海中药行业协会研究制定三批71个溯源品种的行业试行标准,其药材规格等级、“三无一全”、农药残留等方面的要求高于国家标准;同时制定了追溯饮片生产企业管理规范和信息共享规范;各家饮片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结合要求进行了场地、流程和信息系统改造。医疗机构在质控中心组织下,成立了联合驻厂质控组,强化现场管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全方位质控。

      上海中药饮片药事服务全程监控采用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确保“中药安心达”平台代煎配送过程和饮片溯源信息的存证服务,建立来可查、去可追、错可究的饮片全流程追溯体系。截至9月底,已覆盖全市380余家医疗机构、30余家饮片企业,累计上链中药饮片溯源数据11万余条,代煎配送处方750万余张。溯源饮片试点范围已扩大到35家医院、16家饮片企业和23个大品种,占35家试点医院饮片量的20%。

      特色答卷

      旗舰医院的中西医协同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对于一些肿瘤发展较缓的患者,采用中医扶正益气的治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能够推迟化疗时间;对化疗后的患者,以黄芪和黄芩两味君药的汤剂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免疫力,并且提高肠道菌群丰度。

      打造中西医协同发展样板是申城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提交的“特色卷”之一,瑞金医院、市六医院等6家全国领先的综合医院开展市级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建设,率先制定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医疗机构中西医结合发展水平评价制度。作为国家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建设试点,瑞金医院中西医不仅在临床携手,更开展创新研究,为患者探寻更好的治疗方式。

      瑞金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介绍,中医药全面融入医院医疗流程,“不仅参加全院重症会诊和救治专家组,建立中西医会诊、巡诊和联合查房制度,西医和中医共同建立了内分泌代谢病等十大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群,开展了7个中西医联合门诊和6个MDT诊疗。”此外,瑞金有组织地开展高水平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针对实体瘤、淋巴瘤、重症急性胰腺炎等,开展了40多项省部级以上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一年来,已发表SCI论文9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6篇,获第13届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1项。

      “我们通过协同可以为患者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创新更好的治疗技术,并且给予患者最人性化的关怀。”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介绍,基于循证证据的中医系规范化治疗与康复一体的整合诊疗体系和协同创新平台已经建立,系统的临床研究也正在开展。

      血液科正进行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创新靶向治疗机制研究和临床推广。目前已建立基于免疫平衡、整体调控、治未病的中西医结合血液肿瘤理论创新平台,白血病和淋巴瘤中西医交互临床数据管理平台等,在中西医结合血液病领域取得了享誉国际的丰硕成果,全面提升了中国血液病整体治疗水平。此外,瑞金医院的中西医协同甚至覆盖到急诊危重病人,同时瑞金的“海派中医”魏氏伤科也与骨科、麻醉科、创面修复、老年科等临床科室合作,建立中西医结合慢性筋骨病管理体系、疼痛管理体系、疮疡管理体系。

      “瑞金医院有80多个在用中医药协定方,中医药在西医科室应用并不罕见,现在合作的意愿更强烈了。”中医科主任郑岚透露,国家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建设开启后,申请开设上海市“西学中”瑞金专班。结果非常火爆,院领导带头学习,前后有150余位西医医生学中医,培养了西医医生的中医思维。

      引领中医药国际标准

      今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大楼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上海市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院入驻,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秘书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WHO ICD-11 ICTM)项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标准化建设委员会三大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平台落户于此。这标志着上海已初步建成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高地。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以三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平台为核心,探索中医药产品及服务合理合法地走向世界的新途径。记者昨日从上海中医药大学获悉,团队不仅实现了ISO领域中医药国际标准零的突破,截至目前ISO/TC 249已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98项,在研国际标准32项;在已发布的国际标准中,由中国专家主导的占70%,其中上海占23项。

      中药胆宁片正式以药品身份走出国门,实现中药国际化全过程。获得国际标准的中医药产品包括党参、白芍、板蓝根、当归、枸杞子等,更多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将“插上翅膀”。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家门口”医疗资源更优质
    下一篇:上门仅1天扣费千余元 “天鹅到家”一步一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