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际读“老照片”

来源: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夏良怀 时间:2023-09-30 点击:

半个世纪前的历史再现,老知青们深爱的《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吉林》已经出版三年了!
 
中秋之际捧起这本书,还是觉得沉甸甸的。七个章节的照片历历在目,囊括了知青生涯中的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知青在吉林省农村的生活、劳动等。欣赏每张照片,就像平静的湖面荡起阵阵漪涟,让我深陷于沉缅之中。书中展示了特殊岁月造就的特殊的人群,他们有真实经历的一面,更有无数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因此,一百个知青中就有一百个经历,每一个知青就是一本厚厚的史书,每一幅照片就是一个难忘的故事。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无疑就是一场土与陶的历炼

  
《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吉林》091页第3张
 
看019页第3张照片,一位妈妈正在帮即将出发的孩子整理衣襟,当时每一个知青家庭都有这样的镜头。记得1969年4月9日早上,妈妈很早起床烧了一碗我最爱吃的葱油拌面,帮我整理好衣服,替我拉好衣领。吃完早饭后,我向妈妈打了声招呼,扛起旅行包和送行的亲戚一起快步走出了家门,此时只听到妈妈在家里已经泣不成声……这一天,爸爸去世才半年不到。真是“风雨行路儿几时,无尽思念挂心间”,回想起来,愰如昨天。
 
1971年的冬天,我们集体户的大多数都留了下来,和贫下中农一道参加冬季农业学大寨农田基本建设。本书中51页第3张、第4张,47页第4张,50页第3张,都比较直观的反映了当时修水库、挖梯田的部分场景。山区的天、小孩子的脸,高寒山区的天气特别冷,二山之间时而寒风凛冽,时而大雪纷飞,我们戴着狗皮帽子、穿着高胶帮的大头棉鞋,二人抬着装满泥土的大罗筐,一步一步地往高处爬去。一张张通红的脸蛋凸显出年轻人的朝气,可是,棉大衣里已是汗流浃背。经过一个冬天的大干、苦干、拼命干,堰塞湖式样的水库终于建造成功。如今回到了长洞山沟,仍然可以看到屹立的水库大坝和层层梯田。
 
看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照片,如重新身如其境,不但但是激动,而且是一种震撼。在知青本人成长的过程中,事实证明了,农村环境的影响对于知青后来的人生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60页第1张、91页第1张、93页第1张、99页第1张、125页第1张、173页第1张等多幅照片,都反映出四平、延边当地的领导干部和贫下中农对于上海知青从生活上热情的帮助,政治思想上细致的教育以及知青与农民、干部、慰问团、下放干部的相互融合。如反映我们长洞知青生活、学习的128页第2张、158页第2张、159页、160页第1张……。当时从大上海刚刚下放到穷乡僻壤的我们,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显得非常的稚嫩、可笑,特别是在生活的调理和安排上,碰到了极大的困难。当地的农村干部、下放干部和贫下中农,在我们最困难之际,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身传言教、诲人不倦,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挫败中,变得聪明和成熟起来。山山金达莱、村村纪念碑,在一望无垠的延边大地上,我们上海知青奉献了美好的青春,我们改变了农村,农村改造了我们。无论是过年、过中秋节,那一碗大酱汤、一碟酸辣菜、一块豆腐、一盘打糕、一碗米酒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深情厚谊,什么是人类生存的规律。在离开延边以后砥砺前行的日子里,我们不敢忘怀、不敢懈怠。照片中的朱队长、老权、崔仁子姐姐,他们再也不可能与我们一起共享美好的今天,中秋之际,我们永远地怀念着他们!


 

在夕阳红生活的今天,回眸半个世纪前的吉林农村锻炼,深感《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吉林》这部历史巨著是奉献给社会的一笔宝贵的历史史料,也是留给后人的精神传承。没有过往,哪有今朝。老知青的幸福感主要的不是来自于吃好、喝好、玩好,而是一种社会的安定、家庭的温馨及中秋节的安祥。
 
  
 ( 公众号编辑:周培兴)
 

 责任编辑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两封家书见证毛泽民的革命成长路
    下一篇:那年国庆节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