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在中秋圆月里

来源: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林嗣丰 时间:2023-09-29 点击:
 
1968年8月19日作者(右二)与欢送的师生在车站合影
 
又是一年的中秋节了,过了古稀的我,经历过的中秋节亦已有七十多个了,但留下深刻印象的没有多少,只有三个是忘不掉的。
 
第一个中秋是在1968年,那是我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年。这一年的中秋也是与国庆节连在一起的。记得上午是在宿舍里收听北京国庆直播,有线广播里传来的是副统帅有气无力的讲话,内容已经记不得了,总之是“形势大好,不是小好”之类的空洞之语。那是一种形式,一种虔诚的形式,谁也不能缺席的。
 
当然,我们耳朵里听的是“讲话”,内里关心的是接下来的会餐,还有就是分月饼。对于会hui餐,那天吃了什么,搜肠刮肚的,现在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倒是那月饼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大大的三块!东北人是豪爽的、实在的,做的月饼也同样——皮大且厚;内里的馅也实在,红丝绿丝,塞得满满的,很甜。也许是过于实在,月饼压得很很紧,硬得厉害,皮硬馅也硬,难以下嘴咬动,毫不夸张地说,扔出去可以砸死人的。也有人形容是扔到墙上也不会碎的!不管怎样,有得吃总比没得吃强,所以至今难忘。
 
那天是否有圆月,已经没有记忆了,反正没有人会去赏月,因为没有那份心情。离开家乡刚刚一个多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但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深埋在心底,哪有心思去赏月?男生尚好,女生却不同了,埋在被窝里的眼泪是流往心之深处的,不敢哭出来,错过了花好月圆的时光。
 
记得那年雪下得特别早,9月25日就下了第一场雪。上午下地劳动时被雪弄湿了鞋,下午便自作主张旷了工,几位同学做伴去了团部看望分在别的连队的同学。回来后,他们都没事,我却挨了胖连长的一顿批。也许是“爱之深而恨之切”,他对我是抱有很大希望的。不久,我便担任了连队通讯员,那是个带有机要性质的职位,要天天跑团部,取文件,取报刊,还要带回全连人员的书信,因此也成为知青们最受欢迎的人——虽无三月烽火连,毕竟家书抵万金,在那样的日子里能够接到亲人的来信,是比什么都幸福的事。于是大家每天盼望的是能从这手中取到家里的来信,聊补思乡之情。那年冬天特别的冷,以至我两手生满的冻疮,口子开得如小孩的嘴。天冷,又偏偏无信——其实有信更会勾起乡情——这也是无心赏月的又一个原因吧!
 
就这样,带着思乡悲情,大家过了到边疆后的第一个中秋。
 
(作者中秋节去团部取信归来)
 
转眼到了1974年,经历了多年的磨炼,又经历了“9.13”事件,知青的心智都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招工招生消息的到来,知青的心纷纷泛活起来,我也想上学,以填补知识上的困乏。由于是“可教育好子女”,又经历了1973年的“白卷先生”事件,在上一年上学的希望破灭后,这次终于能够去读书了,虽然只能去中专。
 
离开连队去学校报到的日子是国庆节后,这个国庆又与中秋相连。多年来大家朝夕相处,已经是亲如兄弟姐妹了,尤其是第二批的上海知青,因为是我亲自去团部把他们接到连队,更是把我如大哥般依靠。离别总是难舍难分的,他们想法买来了食品,在连队小学校设宴为我送行。
 
那天的天气格外的好,朗月临空,满地清朗;月光洒在连队的空地上,如同白昼。宴后,大家走出教室,共同赏月。面对如此美景,加上即将上学,心情自然是高兴的。又因要离开如同亲人的好友,却又不舍,因此诗中的情感是很矛盾的:
 
浣溪沙 中秋
 
一九七四年九月三十日甲寅中秋
 
时值中秋,即将离开生活了七载的连队去上学,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设宴为我送行,并共赏圆月,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中秋之夜。
 
身置北疆志满怀,月圆今日七番来,别将手足月徘徊。
 
月缺常思圆月朗,乌云散尽去尘埃,银盘依旧在天台。
 
七绝 赏月
 
甲寅年八月十五日
 
中秋之夜与博文兄齐赏月,欣然而作,吟七绝一首。
 
离陲之际度中秋,明月同观酒入喉。
 
佳节思亲今古有,一朝辞别不须愁。
 
李博文是天津知青,一个具有深厚文学素养的高中生,当时在连队学校当老师。每天晚上入睡前,他常常应同宿舍的知青所邀给大家讲故事,《简爱》的故事我就是从他嘴里听来的,也从此爱上了外国文学。从这个角度来讲,他是我文学的领路人。看到我诗兴大发,他也吟诗相和,以表深情。我们俩就以“明月”为题一唱一和起来:
 
  我:
 
明月穿云现,银光洒九天。
 
仰望心潮涌,诗兴更胜前。
 
博文:
 
拟人观月现,时露蔽于天。
 
潮涌为闻章,诗情胜过前。
 
我:
 
一轮明月缀云天,恰似银盘挂此间。
 
阵阵歌声传旷野,身居塞外乐满园。
 
博文:
 
手足诗浓望碧天,一轮明月缀云间。
 
吟诗随月惊旷野,欢快无穷满庭园。
 
那夜的情景时时在我脑海闪现,至今十分清晰。那是两个身处边关、远离故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游子,自娱自乐的情感流露,扫去了离别之苦,减轻了思乡之情。
 
这以后,我们各奔东西,忙于生计,相互之间少了联系,直到2008年重返兵团时才重新见面。
 
2008年,距我离家去黑龙江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年。1968年的秋天,我离家后三个月,父亲被逼致死,本已留上海市教育局工作的大姐也被逼离开上海,去了湖北荆州的偏僻农村当了英语老师;二姐因而留沪,成了我们难得回家的接待者。但自1968年我下乡起的四十年里,我们姐弟三人天各一方,从无在一起过过中秋节。我于1983年底回到常州,第二年夏天,大姐也因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从湖北携家来到常州,和我同在一所学校任教,姐弟俩终于走到一起了。
 
那年中秋节,二姐来常,我们三人终于有了相聚一起同过中秋的机会。四十年了,有分离之苦,有丧父之苦,有相思之苦,却无法相聚到一起。多少个中秋夜仰望明月而清泪自流?到了现在,分离时的三个人已经是拖家带口的三家人了。我们找了个饭店共庆难得的中秋相聚,倾诉离别时的相思之情,畅谈相聚时的欢快之感,其乐融融。这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幸福,带给我们的团聚。
 
看着此番情景,我又想起了那些下乡的日子,想起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知青朋友,挥笔写下了一首七律,表达追忆之情:
 
七律 中秋有感
 
戊子年仲秋
 
当年圆月在边关,瑟瑟秋风思故园。
 
鸿雁不堪传愁绪,鲤鱼无力载艰难。
 
青春着意化红雨,华发遂心翻碧澜。
 
六市四方同庆贺,今朝千里共婵娟。
 
  这就是我难忘的三个中秋节。
 
       (研究会公众号编辑:周培兴)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李大钊之孙每日骑自行车上班,住房破旧仅有50平米
    下一篇:普京会见“普里戈任继任者”,谈了这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