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一)《将军故里》

来源:延梅 作者:延梅 时间:2023-09-03 点击:
      清晨,浓浓的云雾将陕北黄土高原缭绕着、弥漫着,朦胧中我们的车似一叶小舟在雾团笼罩奔驰在峡谷、旷野之中,犹如置身在虚无缥缈仙境被包裹着。车身一闪雾梦游荡,手一挥雾纱迷离,瞬间又恢复了原样。如此神秘,真是令人琢磨不透的季节。
 

      轻浮的雾纱,村舍、田野、山脉若隐若现,一片浓郁,隐蔽的丛林,崎岖的山路在雾中变成通往无限天空的奇幻,诗情画意。不一会儿阳光从薄雾中穿透大地变得温柔极致,澄清的蓝空泛起一片金色的光速,雾袅袅升腾,慢慢散去,大地又濡染在青山绿水之中。真是“云开雾散却晴霁,清风淅淅无纤尘”。

       车行驶在保安(今志丹)金丁镇,不远处有一块醒目的路标:“刘志丹将军出生地”,我们下了车瞻仰西北根据地最早的创始人刘志丹将军的故乡----金汤村。“金汤”是取“固若金汤”之意,这里自古是军事要镇。唐朝曾派重兵驻守,宋朝通商,明、清已是商业小镇,晚清、民国时期已是小作坊、店铺繁荣五十余家。清光绪刘志丹的祖父刘士杰参加府、州科考,成绩优异升入国子监读书为“贡生”后,在金汤办学堂、开铺子,父亲刘培基十年寒窗,经过县、府、院试成为有文化的“秀才”后,子承父业继续办学做生意,家道殷实。

      刘志丹,名景桂,字子丹(1903.10.4~1936.4.14)书香门第,名门之后。出生在金汤学堂坐东朝西五孔石窑的第一孔窑洞内,在此生活了六年。面对原始、厚重,浸透文化、内涵的旧窑洞,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上个世纪县政府对外墙、房檐、窑内、地面做了修缮,左面窑洞改成将军陈列和讲学会议室,右面旧窑洞是学生的宿舍和厨房。窑洞里面土炕、灶台、简陋生活用具,摆设基本保持原样。

       我们走进学堂窑洞,对面墙上挂着一块木质的小黑板,面前有几条斑驳、磨损严重的条凳,破旧的讲桌和课桌上摆放着用木质钉做的长条木盒,里面放着沙土和小木棍。沙土就是纸,树枝就是笔,这就是先生和学生的讲课、写字的学习用具。在陕北窑洞内创造一切超出人们难以想象的艰苦岁月和学习环境,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和坚定的革命者。现在的孩子们是很难体会到的。

 
刘志丹将军的出生地“金汤村”
      今天,我走进你宽阔厚实的胸怀里,走进历史沉淀的血脉和眼前富饶肥沃的土地。凝聚了生活在黄土地别样的风情,凝聚了一家人忙碌的身影和一生的艰辛、奔波。它承载着刘志丹将军的记忆和情感,承载了血脉的根,乡土气息和红色文化的内涵。

      在旧址老贺的讲述后,我们向刘志丹的故居----芦子沟进发。沿着县政府几年前铺设的柏油路,驶进煞是迷人海洋般茂盛的山林、树冠和浓密的田野,将我们一点点吞没。举目远望开阔、崎岖、寂静,起伏沟壑的山脉,万壑千岩、连绵重迭、碧水青山,一路询问来到70公里外的将军故里。

       这是被天然屏障和重叠的山体包围一户朴实无华,敦厚持家的农舍。迈入石台阶半坡上有上下两院,五孔石面砌成的土窑洞,院内有马棚、石磨、石岗等用具。坡下原来是一条盘山的土路和一条小溪。2014年由县政府修成简易的柏油路、小桥和一座“将军亭”。1908年刘志丹随母亲回到了芦子沟村居住(1909~1918)在村私塾小学读书;1921年刘志丹与妻子同桂荣在这里成婚。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由双方祖父定下的“娃娃亲”,妻子没有文化也没有名字,因在家中排行老三,取名“三秀子”,婚后是刘志丹为妻子取名同桂荣。同年,刘志丹考入陕北榆林中学,在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等进步教师的影响下,开始阅读大量进步书籍,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五四”运动的新思想、新文化,在闭塞的陕北得以传播,曾任学生会会长。积极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投身革命同军阀井岳秀等封建势力进行斗争。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陆军政治处长,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1927年冬,刘志丹奉命回到陕西省委担任秘密交通工作,1928年元月与刘继增、唐澍等同志发动和领导渭华起义,担任西北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起义失败后,刘志丹秘密回到了芦子沟。爷爷给他们讲:人生在世有两件大事,一是耕地种田;二是读书懂天下事。“耕读传家”是咱们家的传承,也是家训,影响了他们兄妹一生。刘志丹给弟妹及十余口人,宣传、灌输红色道理,后来弟妹全部走上了革命道路,为国为民付出了一生。1929年4月任中共陕北特委军事委员会书记,主持特委和兵运工作。曾提出著名的白、灰、红三种形式开展武装斗争策略,创建陕甘游击队,这一年11月女儿刘力贞的出生给他带来最大的安慰。早在1923年妻子同桂荣为躲避敌人搜捕带着6岁的儿子藏在深山密林不幸染病离世,是他一生的痛。看到女儿来到自己的身边,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1930年前后刘志丹将南梁、合水、庆阳三支武装队伍进行整编,创建南梁游击队与闫红彦率领的陕北游击队在华池县合并,成立了西北反帝同盟会。1932年改编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历任总指挥,开辟分别以照金、南梁、下寺湾为活动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成为西北革命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1934年7月谢子长、贺晋年又创立陕北游击队,先后任总指挥,创建陕北根据地。1935年初,陕甘边区11个县级成立苏维埃政权,陕北苏区9个县级成立苏维埃政权,为粉碎国民党对两块苏区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围剿”。2月两块根据地、两个特委、两支红军在赤源县周家硷(今子长)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革命委员会,统一两块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领导。牵制十几万国民党军队,减轻长征路上红军的压力,为中共中央和三大主力红军提供“落脚点”。

 

 
将军刘志丹及妻子同桂荣和女儿刘力贞
 
  1934年刘志丹的妻子同桂荣带着7岁的女儿从庆阳回到了芦子沟,国民党军阀头目谭世麟带着一支队伍抄了并烧毁了刘志丹的家,挖掉了刘家祖坟、焚尸扬骨。同桂荣带着一家老小在深山中躲了八天八夜。刘志丹知道后十分气愤,但他却说:“我们要革命,就难免受迫害,株连家人亲属,虽然痛苦,但也在意料中”。当家人被游击队从战区接回南梁根据地,刘志丹见了喜出望外并对妻子说:“现在敌人逞强之际,我们许多同志家中都遭了难,我家这点苦算不了什么。”不久,妻子也帮助丈夫站岗放哨,做军鞋、军旗、救治伤员,宣讲革命道理。

     1935年9月9日徐海东、程子华的红二十五军长征进驻保安永宁山,受到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的热烈欢迎,9月15日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二十六、二十七军在延川永坪镇会师。

      1935年,刘志丹的小儿子出生几个月因高烧不退,那时的刘志丹在前线,妻子同桂荣一时找不到医生,请了一个被俘的国民党庸医开错药而身亡。同桂荣身心受到了严重打击,在组织的帮助下,在刘志丹的影响下她慢慢从悲痛中走出来,积极投身革命用自己的经历去影响和解决妇女们的思想和生活上遇见的问题,与同事们培养了深厚的感情,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敌人对刘志丹进行抓捕,在民众的掩护下敌人找不到刘志丹的一点踪迹,将目光放在同桂荣的身上。在同桂荣外出办事被敌人盯上,在步步紧逼下,她不愿意被俘虏选择了跳崖。幸运的是她没有坠崖身亡,被山腰的灌木丛卡住,当时她已遍体鳞伤,被当地村民发现后带回了家,她顽强地支撑着脱离险境,得以生还。

      1935年10月1日刘志丹率领红十五军团参与指挥“崂山战役”后,在“左”倾路线统治时期的“肃反”中被逮捕,备受折磨,他始终坚持原则。不久,中共中央到达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迅速纠正陕甘苏区党内错误而被释放。从此,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有了立足之地,转危为安,领导全国无产者和劳苦大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直到建立新中国。

      1936年3月刘志丹率二十五军参加东征战役,4月14日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3岁。陕北老百姓非常心痛不已,他是陕北杰出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为陕北创建根据地和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他的牺牲是中国革命的巨大损失。毛泽东为他题碑“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为他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英雄的妻子同桂荣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反而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坚定了为革命事业做贡献的决心。从此,投身儿童的教育工作中,刘志丹唯一的女儿刘力贞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国的医药事业。没有辜负父母的希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站在“将军亭”旁,我思绪万千凝视着英雄刘志丹的旧居,是“读书耕种”为家训温馨的一家,是为革命献出生命和无私奉献的一家。如今,人走窑空,周围一片寂静,十几里内没有人家,只有自然、原始的山崖、院落、斑驳的土墙、石磨、门檐,述说着曾经火红的年月,曾郎朗的读书声和曾袅袅的炊烟在山川上空飘动。还有门前半坡山上盛开五颜六色的花朵,向我们讲述着红色文化,生命的倔强…

       爬上芦子沟的山梁上,眺望那沟壑梁峁,广阔、雄壮、豪迈;那浓郁山林、纯净、无私、包容;那眼眼风情,那声声呐喊:刘志丹将军的英雄事迹,至今仍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传唱……
           
          2022年10月1日  更新于 2022-10-06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回望(14)黑龙江的"黑龙江"(结束篇)
    下一篇:刘健泰|再回故里(第一部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