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的父与子
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纪忠鑫 时间:2023-07-10 点击:
摄影/日升
陪父赴沪就医,整整三周时间,每天24小时的相处与照料,成年以后没有过。年轻的父母常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第一次做父母,没经验。等到年纪渐长,做子女的,与步入老年的父母朝夕相处,同样是人生的第一次,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因为是脊柱手术,陪护必不可少,几乎寸步不离。你会发现,整个病区百分之九十的陪护人是夫妻,似乎养儿防老不如少年夫妻老来伴,结婚更靠谱些。也不得不承认,子女的照顾不如夫妻间的细心与周到,这是几十年一起生活的默契,是同龄人之间没有的代沟。尽管如此,我们却获得了最多的褒奖,只要是子女陪伴床前的,无一例外都会被夸赞:“这孩子真孝顺。”没听到谁夸这夫妻真恩爱的。
我们病房里有两个老头儿,都不十分听话(严格遵医嘱)。其实也不怪他们,手术后6小时内必须平卧,7天内不准下床,只能2小时翻一次身,还得让家人沿着轴线翻,不能自己擅自行动。犹如被困在了床上,滋味不好受。病房里最不能听的一个词就是“躺平”,情愿被人绑在床上,也不愿这样能动却不准动,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迫,能把人憋到疯的边缘。
隔壁床的老头儿手术后,有一天实在忍不住,自己偷偷动动。他儿子发现后,当然要生气,说了老父亲几句。老头儿也不甘示弱,“你不躺床上,不知道难受,欠欠身子又没事。”争吵到后来,父子俩互不搭理。老头儿要上厕所,就用手指指尿壶,惹得我们想打趣儿又不敢吱声。直到晚上,小儿子过来,老头儿和大儿子一起向他告状,小儿子也有点无奈,只能好言相劝。等到他哥哥不在旁边时,对老父亲说:“爸,你要听话,看看我哥这几天熬的,血压和血糖都好高了。”愤愤不平的老头儿,突然老泪纵横,呜咽不止,怎么也劝不住。
刚才还在吃瓜的这边老头儿,我爸,默默扭转头,脸色也暗了下来。世上哪有做父母的想拖累孩子呢?手术后,我爸吃饭不多、喝水也不多。开始我还以为是手术后脾胃虚弱,吃不下去。按照医生嘱咐的,需要买蛋白粉补充营养。我爸听后立即表示花那钱干啥,我能吃下去。我才知道,他是怕吃多了,老在床上上厕所麻烦我。
陪床是辛苦,总要找点乐子。隔壁床父子吵架,我提前给我爸打预防针:“你脾气好点,人家有俩儿子,东方不亮西方亮,你就我一个,大老远来上海看病,可换不了人。”我爸自动转换思维:“我看你还得再要一个孩子。”“拉倒吧,你就别为我考虑了。”有时候我照顾不周,他会说:“我教教你怎么照顾病人。”有时候他没听医生话,我就反击:“我告诉你怎么做病人。”互怼也有的延迟满足感,父子俩彼此都懂。
本来预定的出院日期,在医生的要求下延长了一天。我爸满心的希望变成了焦躁,我也是心里急出火来,没想到此时我俩达到了惊人的默契,开始互相安慰,“待这么多天急了吧?可医生的话也不能不听,再熬一天吧。”“怎么能是熬,这是大上海,不是谁都留的。”
聊着聊着话题又转到我这,“那今天也别闲着,你把你花的钱算算,回头我给你。”我一听就乐了,“是的啊,要不是惦记着你那几两碎银子,我能请假专门照顾你?”我爸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大概是独生子女家庭特有的幽默吧。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