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们难以释怀的情感

来源:知青专题研究 作者:初春华 时间:2023-07-05 点击:

      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知青情结”吗?   
         
      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归于沉寂,当一切已经成为历史的今天,新时代的建设者——那个时代的主角——知青们却以各种形式回忆和纪念那段经历。他们忘不了抛洒热血和青春的岁月,忘不了镌刻在记忆里的奋争、磨难、爱与痛。这种情结聚集在他们心头难解难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青情结“,意即知青们对过去的共同经历难以释怀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即是通过种种途径进行追忆和怀恋。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一、“知青情结”当今的种种表现

      “知青情结”在当代的种种表现当那段历史成为了过去,他们从前台退居了幕后,生活、工作也渐渐步入了正规;他们在新时代里以自己的经验和热情,在各条战线上做出各自的贡献。往事不堪回首却又历历在目。于是,各种纪念性、回味性的举动便不断涌现。

      1.知青文化热的出现

      2O世纪90年代,中国曾掀起一场知青文化热。有着共同感情基础、相似经历、相同命运的知青们聚到了一起,以各种形式来纪念自己曾经拥有过的那段岁月,流露出对自己已逝青春的无限怀念之情。一些作家也加入到这个行列,用他们手中的笔来叙写知青生活。这两股潮流汇在一起,形成了知青文化热。 
   
      1990年,在首都北京举办的“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回顾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继北京知青回顾展后,成都、上海、天津、南京、重庆、广州、昆明等城市的昔日兵团先后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回顾展,并出版了多种纪念文集,这些书籍在全国书市不怎么景气的情况下却能一版再版,出奇的畅销。
 
      其实,早在80年代,就有一批充满强烈理想主义色彩、饱含浓郁回归意识和怀旧情怀、表现“青春无悔”主题的知青作品涌现出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暴风雪》,张承志的《绿夜》,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在这些作品的背后都隐含着知青一代对传统美德的向往和呼唤,以及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和怀恋。

      2.知青联谊活动的举行

      知青们拥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心路历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他们定期不定期举办一些聚会和联谊活动来联系和交流彼此的情感,回顾自己的青春岁月,倾诉今天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烦恼。   
 
      1989年5月上旬,在北京的“皇家太庙”—— 劳动人民文化官,上千名在内蒙古建设兵团当过知青的人们云集在这里,邀请原建设兵团的老首长,让他们端坐在主席台上,由知青代表一个一个地上台汇报离开兵团之后的感想,倾诉自己难以割舍的牵挂与怀念以及如今工作上的成绩与苦闷。这批知青像亲人一般团聚在“管过他们”,“关心过他们”,甚至“整治过他们”的兵团老领导面前,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彼此唏嘘不已。聚会上,有的知青还热情洋溢地表演了当年在草原上曾演过的《红灯记》、《沙家浜》等文艺节目,把人们带回了那难以忘怀、魂牵梦绕的大草原。
 
      上面的事例只是众多知青聚会中的一个。匆匆逝去的青春岁月就像一张张发黄的旧照,却依然完好无损的存留在他们记忆的相册里,并不时翻出来看一看,那种心情,那种感慨,只有他们体会最为深刻。

      3.其他形式

      知青间进行交流的形式种种,聚会仅是其一,另有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知青酒楼”、“老插子酒家”等的开办。它们中许多在墙上垂挂着大幅广阔天地的装饰画,四周点缀以各种仿真材料制成的草鞋、草帽、镰刀、锄头等饰物,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在一些娱乐场合,也经常可见一些并不年轻的人们踩着当年知青歌曲的节奏变换着舞步,合着当年知青生活的MTV画面轻展着歌喉。 
   
      他们还举办知青扶贫基金会,帮助那些能力孱弱、身体多病,还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知青,使他们将生活维持下去。虽然,他们所做的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有限,但这的确让贫困知青感受到一种战友般的关怀与温暖。

       另外,许多知青满怀对以往生活的强烈怀恋而携妻带子不远千里重返曾经生活过的农场和建设兵团,寻找当年生活的痕迹,从而掀起一股“寻根”浪潮。

       以上种种,是知青情结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否曾在一起,无论认识与否,只要一提是知青,乃至延伸至他们的下一代,那种亲切难以形容。也正是这种微妙的情结使他们仍然保留一份当初的纯真、执著、热情和正义,也使他们之间形成一张宽大而富有韧性的人情网,使他们在今天的社会上能够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二、影响知青情结形成的因素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乃至消亡,终都有其原因,当然,这种情结也不例外,分析起来,大体有这么几种:

      1.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命运

      在20世纪50、60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中,这批青年学生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和亲人,来到偏僻和条件异常艰苦的边疆地区,在经历了由于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反差而带给他们的失落之后,毅然拿起陌生的农具,开始了他们并不熟悉的生活。他们默默地从事着繁重的无休止的劳动,默默地忍受着乡村冷夜孤灯的寂寞,他们宝贵的青春献给了那片曾经诅咒千百遍而后又那么刻骨铭心、无法忘记的土地,在这种“与天斗与地斗”中悄悄的流失。 
   
      对于这种脱离预期的生活,他们有过抱怨,有过诅咒,然而,当这一切结束时,过去所经历的那些辛酸和苦难,过去那份难以割断地痛感慢慢的被时间所稀释,慢慢地蒸发殆尽,反而觉得这里的一切是那么值得怀念和留恋,正如一句话所说:“过去的事物本来也许并不美好动人,但一经时间覆盖,就立即变得令人留恋怅惘了。时间的推移是一种过滤,它可以使人忘掉过去的平和无聊,留下乃至于实现夸张过去有意义的记忆。”

      2.返城前后现实的差距 

      首先,情感的差距。知青生活是艰苦、孤寂的。然而共同的命运使得远离家乡和父母的知青们在极其艰苦的岁月里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他们在患难中结成的真挚友情,让他们终生难忘。另外,知青在寂寞孤独、孤苦无助时,曾得到过乡民真挚善良的抚慰与关心。那蕴涵着人世间最可贵真情的细节亦让他们终生难忘。   
 
      然而,知青返城后,却发现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越来越冷淡,每个人都好像防瘟疫似的戴着面具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少了,隔膜多了,那种近似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友好场面也难以看到了。这种现实场景让他们感到压抑和不自在。于是,便越发怀念以往的那段知青岁月。那时虽然艰苦,但那份真情却曾温暖过知青们的心。
 
      其次,理想和信念的差距。他们曾经生活在一个高度理想化的时代,在时代氛围的熏陶下,成长为极富理想和激情的一代人。他们崇尚真、善、美,坚守纯洁、道义。并怀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是一群纯真的理想主义者。虽然,他们后来接触到的现实是那么残酷,与理想间的差距是那么大,可是,理想和追求并没有因此而丧失,而是。勇敢地、坚定地为着心中美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虽然其问有过苦,有过痛,有过泪。然而,知青返城后,却发现周围充斥着一群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者,他们对物质和利益的追求远远大于对精神和理想的追求,知青们曾经崇奉并为之奋斗过的东西似乎被渐渐遗忘。这让他们感到困惑和不舒服。

       再次,环境与精神压力的差距。知青当年插队在农村或战斗在生产建设兵团,虽然时时会感到苦不堪言,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学会了在农村得以安身立命的全套本领。农村生活虽苦,但压力较小。

       然而,知青们通过种种手段返城后,却发现他们昔日憧憬的和向往的城市生活已不属于他们。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知识技能等许多素质已无法适应城市的需要。他们在城市中难以找到适宜生存的位置,残酷的现实让他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生存烦恼和压力,同样这也使他们的精神备受煎熬。

       正是知青返城后现实中生活、工作以及情感上的诸多差距,使他们发觉,理想中的城市生活已被真切的现实无情地击碎,一直以来他们所信奉的那套价值观亦不被城里人理解和接受。这些委屈以及挫败的感觉困扰着他们,使他们不自觉地怀念起乡村那段宁静、恬淡而充满真情的生活,他们希望从过去的生活和回忆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家园,以慰籍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那颗沉重、失落的心。

        三、如何看待这种情结的存在

        “知青情结”作为整整一代青年人共有的特殊心态。它沟通着有着共同经历的1700万人的心。不停地唤起他们的回忆,激励他们奋进,其积极影响显而易见。 
   
      首先,“知青情结”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为现代社会注入了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他们鄙视现代社会以追求物质、利益为人生目的的功利主义庸俗人生观,他们向往正义、高尚,崇尚理想,并积极付诸行动。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也充分体现在知青文学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中,伴随着许多知青文学作品的畅销,这在社会上不能不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次,“知青情结”所体现出来的怀旧情怀。实质表现出了知青们对传统美德的向往和追求,它对于提倡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知青们恋旧、怀旧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知青们对团结互助、一方有难八方助以及真、善、美等传统美德的肯定和追寻。这在今天具有相当的警示作用。

      另外,“知青情结”外化成各种各样有形的文化表象,时刻提醒着人们的注意,启发着人们对这一段历史的思考,从而避免悲剧重演。

      然而,事物总是有其辨证的两面。知青们对理想和传统美德的执著追求让人钦佩,但过于恋旧、怀旧的话却又体现一种消极色彩,这是对现实无奈的一种消极反映:无力改变现实,只好退而回归到当初那个堪为理想的岁月。这如同隐士归隐山林,是在逃避。当然,这也只是其中的一种现象。今天的我们,应该怀着一种宽容的心态来看待那段特殊历史留给那一代人的感情经历和积淀。宽容之外,还需一份尊重。

      作者简介:初春华,女,山东聊城人,1981年生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中共党史专业200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缅怀与回顾——记老辰光网作者与编辑座谈会
    下一篇:人生风雨兼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