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与回顾》---毛主席给李庆霖回信的重要意义

来源:原创 作者:尤 顺 发文、摄影:余 时间:2023-06-12 点击:
今天的座谈会主题是《缅怀与回顾》,是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缅怀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是纪念毛主席给李庆霖回信五十周年;也是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5周年的座谈会。
我谈两点:
一,李庆霖给毛主席写信的原因
二,毛主席给李庆霖回信的重要意义
一,李庆霖给毛主席写信的原因
1972年12月,福建莆田县的小学教师李庆霖因为大儿子上山下乡遇到困难,他以‘知青家長’的身份致信毛主席,反映其儿子在上山下乡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按当时的政策规定,知青下乡后第一年口粮和生活费由政府发给,但,当年仅发11个月就停发了,知青们一年到头在地里劳动,不仅没有一分钱的分红收入,而且连口粮也没有了。生病没有銭治病,连理发都没有钱。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由家里补贴。随着小儿子也将要下乡,对孩子们面临的困难,难以解决。出于无奈,李庆霖先到儿子下乡的公社反映情况,但,问题未得到解决。他又去县里找负责知青主管单位反映,仍然没有结果。最后,他到地区反映,可还是杳无音信。无奈之下,他才决定‘告御状’。1972年12月,他给毛主席写信反映儿子下乡的实际情况,捎带一下干部走后门,把子女调回城的不正之风。1973年4月25日,毛主席读了由王海容转交过来的李庆霖的信,读到悲凉处,他老人家的双眼慢慢红起来,泪水潸然而下。之后,毛主席当即给李庆霖复信:“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毛主席当时对李庆霖敢于坦诚直言是很赞赏的。毛主席的复信极大地推动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的解决。
二,毛主席给李庆霖回信的重要意义
1973年4月25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召开中央高层领导人会议,参加会议的中央领导人外,还有国家计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会上,周总理宣读李庆霖的来信和毛主席的复信时,充满激情地说:“一定要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项工作做好,不能再让毛主席操心”。会上着重研究了下乡知青的安置经费、口粮、疾病治疗、婚姻、安置布局、表彰先进、学习和教育、打击“坏人”、干部带队和组织机构等一系列问题。会后,国务院农林部军代表沙风根据周总理指示,迅速组织了一支党、政、军三结合的七十多人的工作队。分12个调查小组,奔赴12个省、区调查了解知青上山下乡工作情况。为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召开做准备。
1973年6月10日,中央将李庆霖的来信和毛主席的复信作为文件附件下发全党后,要求各级党委认真学习,对照知青工作严格检查,加强领导,总结经验,上报中央。此后,各地有关迫害、殴打、奸污知青的案件相继被揭露出来,并陆续反映到中央。最先被揭露出来的恶性事件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十六团团长黄砚田、参谋长李耀东,两人合伙奸污和猥  几十名女知青的罪行。对此,不轻易发火的周总理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愤怒地说:“此等恶劣的法西斯行为,必须从严从重处理。公安部要派人去,不要手软、不要畏缩、要大胆管。”叶帅也拍案而起:“要杀一儆百,杀一儆千!”之后,各地迫害知青的案件随之进一步得到揭露,严惩催残、迫害知青的犯罪分子的举动在全国大规模展开。与此同时,各地就李庆霖信中反映的走后门、贪污、挪用知青安置经费及建房材料等行为进行了查处。总之,李庆霖“告御状”事件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具体问题得到缓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知青的人身权利,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加强了中央及各地知青办的组织机构适应知青工作发展的需要。毛主席的复信显示了他老人家非常重视和关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此后,中央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办法来解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中的问题。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浅谈李庆霖“告御状”的作用和意义
    下一篇:知青歌曲搜集整理与思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