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浜中路,申城版《清明上河图》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沈嘉禄 时间:2023-06-05 点击:
方浜中路上的店铺和街市
曾经的方浜中路
如今的方浜中路
十六铺桅樯林立的码头
曾经的方浜中路
如今的方浜中路
十六铺桅樯林立的码头
◆沈嘉禄
如果说“白相城隍庙”是一场交响乐,那么踏入方浜中路便是序曲的响起。彼时的方浜中路还是一段弹硌路……
白相城隍庙的序曲
当我还是个髫龄小儿时,城隍庙就成了我的美丽新世界。一年中难得跟老爸去一两次,耳濡目染,趣味无穷。彼时的方浜中路还是一段弹硌路,沿街面有零星的烟纸店、寿衣店和棉花店,在家门口洗衣煮饭、莳花逗鸟的居民,说话嗓门大,口音有些异样。老爸说:“他们是城里人。”
方浜中路两旁伸出去不少鱼骨状支路,狭窄,幽深,路名很有趣:西马街、狮子街、松雪街、露香园路、王医马弄、旧校场路。我问老爸:“这个校场,是不是岳飞枪挑小梁王的地方?”老爸笑了:“你真是七里缠到八里,枪挑小梁王是在开封啊。不过上海城里的校场也是官兵演武的地方。”
旧校场与沉香阁咫尺之间,清嘉庆年间,有小贩在此设摊销售香烛、佛像和甲马,也有画商在此开设作坊制作、销售年画,旧校场就成了庙市“年画一条街”。同治年间又有苏州桃花坞年画的业主、画师和工匠为避兵燹而来上海,也在校场栖息,年画作坊因此增加不少。上海受欧风美雨浸润,四海通商,五方杂处,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为画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小校场年画应运而生。
前几年,方浜中路华宝楼举办过一次年画展览,原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拿出自己收藏的小校场年画让大家分享,还打电话叫我去看。可惜啊,今年春节前,老同学竟然不辞而别,今后还有谁来跟我们解读小校场年画的文化密码呢?
1992年豫园商场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旧校场路成了一片由仿古建筑串联的繁华街市。前不久这里又转身为“校场快闪街区”,引入了30家新国货品牌,还推出民谣弹唱等体验项目。场景设计上采用“东方复古未来主义”风格,将复古怀旧和具有未来感、科技色彩的元素结合,以提升中外游客的体验感。
画像馆与纸玲珑
那时的方浜中路,还有难得一见的业态,一种是画像馆,单开间门面,店内及门口挂着许多中外电影明星画像:卓别林、赫本、嘉宝、秀兰·邓波儿、赵丹、上官云珠、王丹凤……黑白影调,栩栩如生。在我上小学后还与同学一起专程“考察”过画像馆,多少有点偷艺的企图。老师傅往往是画馆的主人,有时再带一个小学徒。客户送来的一寸小照被夹在木板的左上角,画师借助放大尺或九宫格在铅画纸上作画。笔也特别,用丝线将毛笔的笔头根部和腰身道道扎紧,只露出数毫米长的锋颖,并用吹灭的火柴头烫一下钝化,用这个秃笔头蘸着炭粉在纸上摩擦,所以这种画也叫“擦笔画”。我们趴在并不高大的木窗前看他们劳作,谛听笔头在纸上发出轻微的声响,在夕阳西下的静谧时刻,被深深记住。
有个大妈拿了一张泛黄的小照来,要求两天后取货,那就需要加价。上世纪60年代的上海还保留着这样的风俗,家里老人故世了,就到画像馆来请师傅画肖像,再配一个硬木镜框,“七七”过后就一直挂在客堂上。
还有一种扎纸作,屋檐下挂着用纸糊成的彩色宫灯,黑黜黜的店堂里堆着彩纸折成的狗啊鸡啊,正月初五的财神元宝,元宵的宫灯,八月半的香斗等等也有供应。做这路东西需要美工素养,我想看个究竟,却被同学硬生生地拖走了。后来老爸告诉我,这种东西叫“纸玲珑”,是旧风俗、旧文化的产物。他又强调一句:“何不多做些彩灯,为我们的节日增添一些欢乐气氛呢?”后来他果真写了一篇小品文刊登在《劳动报》上。老爸是工人作家,那时已经创作了不少新民歌,还出过一两本薄薄的诗集。
前世托着一叶浮萍
有一次老爸告诉我:方浜路以前是一条河,后来填河筑路,才有今天的模样。
是吗?方浜路本身也不宽,难以想象彼时河里的船会怎样地拥堵。三十年后我才得知,上海县城素有“有舟无车泽国”之称,清末的老城内有几条河流,比如肇嘉浜、乔家浜、薛家浜、陆家浜、侯家浜、中心河等,方浜是一条贯通东西的河道,北靠城隍庙,南倚县衙署。1906年起,填肇嘉浜为复兴东路,填侯家浜为福佑路,填薛家浜为尚文路、凝和路,填乔家浜为乔家路,方浜在1911年填土筑路。有河必有桥,据清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城厢一带在宋末已有30座桥,至清末多达56座,方浜上有十六铺桥、学士桥、益庆桥、长生桥、馆驿桥、广福桥等。
造园、辟路、建牌坊、捐桥、疏浚河道等“沸反盈天”的历史场景也被王安忆写进了长篇小说《天香》:“申家的宅子在万竹村和天香园的南边,之间隔一条方浜,临北门,门前有一具小码头,供乡下送粮送柴的船停泊。”亦真亦幻亦如梦,朝如晨露暮如霞。
过了河南路,就能看到高耸入云的一对旗杆。老爸说,这对旗杆是福建木材商人送给庙里的。豫园点春堂就是福建人的木业公所,小刀会起义后,这里成了义军的城北指挥所,副统帅陈阿林是福建人,青巾会首领。在我读二年级时,老爸也带我和五哥去豫园参观过点春堂,正厅里陈列着任伯年的中堂《观剑图》和沈尹默书写的对联“胆墨包空廓,心源留粹精”,玻璃展台里还陈列着小刀会使用过的刀剑、钱币和几张公告。
老爸告诉我们,原先的点春堂被清军烧毁了,后在原址上重建。
最早的本帮馆子在这里
我要坦白的是,城隍庙的小吃是吸引我的“核心内容”,在城隍庙大殿两厢可以吃到鸡鸭血汤、鲜肉汤团、红白糖粥、大肉馄饨、面筋百叶等,在庙门西侧有一家点心店,门面高阔,清水地砖,八扇落地大窗玻璃擦得透亮,它就是老桐椿。几年前,豫园集团根据我的建议恢复了这一老字号。
这一带,还有一家更老的老字号——人和馆。人和馆创建于清嘉庆年间,比祖父级的上海老饭店还要早几十年,地址就在馆驿街、方浜中路口。1918年出版的《上海县续志》里有这么一笔:“饮馔品,本帮而外若京、苏、徽、宁各帮皆较奢靡,今则无帮不备……本帮见存者仅邑庙南人和馆一家,开设垂百年,至今尤略存古朴云”。
靠着城隍庙的黄金市口,人和馆的生意一直不错,但八一三事变后,成千上万中国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法国神父饶家驹在城隍庙、小世界、豫园等地设立难民安全区。兵荒马乱,人和馆生意做不下去了,1942年搬到八仙桥。此时有人冒名“人和馆”开饭店,首起老店只得委屈求太平,改名“老人和馆”,简称“老人和”。
2017年,城隍庙山门内建了一块纪念饶家驹的“上海南市难民区纪念碑”,人和馆在方浜中路一点踪迹也找不到了。
小东门的“清明上河图”
清康熙之后,方浜路东端的小东门成了上海的繁华商区,集中了银楼、酒楼、饭馆、棉花、绸缎、绣品、皮货、参茸、药材、木器、洋货、海味、南货、腌腊、京广杂货等业态,著名的商号有童涵春、万有全、老德泰等,周边还有十几家会馆公所。“一城烟火半东南,粉壁红楼树色参。美酒羹肴常夜五,华灯歌舞最春三。”申江版的《清明上河图》在此徐徐展开。
方浜中路东端是十六铺人流物流进入老城厢的必由之路。路口蹲守着建筑风格西化的童涵春堂,往里走几步,就是老上海至今还记得的老庆云、杨庆和、东来升、凤祥、景福等银楼,还有好几家照相馆,进城的农民喜欢在此留影,并要求用高光,这样的话,脸色就会白很多,作用与手机的美颜功能异曲同工。
与鲁迅关系一直很好的内山完造在他的《上海夜话》一书中写道:“从大东门走进城里,街两边有各色商店,帽子店、鞋店、化妆品店、扇庄、玻璃器皿店、洋杂货店、算盘店、笔墨庄、纸张店、吴服店、药店、毛皮店、珠宝店以及烟草店、线香店、卖中国乐器的乐器店等等。”
今天,我再次走在动迁基本完成的方浜中路,还能看到好几幢西式建筑,在传统民居中有鹤立鸡群的风仪,它们应该是昔日几大银楼或“三大祥”(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三家绸布庄)的遗迹,还看到了三牌楼路和四牌楼路,在光启路口还有一个戏台,“玄扈台”的匾额由高式熊题写。玄扈是徐光启的号,这个戏台是1999年为纪念徐光启而建的。
值得期待的“蓝绿丝带”
常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对方浜中路兴趣盎然?实话说吧,除了在童年时接受的种种“蛊惑”,还有我成年后培养起来的兴趣,一是几乎每个周末与朋友在藏宝楼淘古玩,不管“捡漏”还是“吃药”,最后都要在侯家路口的老头面馆吃一碗羊杂面。二是经常要去三牌楼路的汲古斋与斋主杨育新及书画家朋友喝茶聊天,有些采访也在此完成。1992年杨育新开了这家画廊,请唐云先生题了“汲古斋”店号,迄今正好三十年。他是个孟尝君式的人物,广结四海艺缘,包容三教九流,有硬气也有软功,上海著名书画家如唐云、刘旦宅、戴敦邦、韩敏等都被他“一网打尽”。杨总与旧上海混迹湖心亭的书画掮客可不一样,他热心公益事业,每年还要举办场面盛大的元宵笔会,请几十位书画家现场写字作画,以成本价回馈书画爱好者。现在汲古斋转移到了新藏宝楼顶层,门前他亲手栽下的两棵香樟树已是亭亭如盖。
前几年,我得知“大豫园片区”蓝图初绘,在“蓝绿丝带”为主题的规划中,方浜中路将转身为一条绚丽的景观走廊,甚至恢复城中河道,小桥流水、柳绿花红并非梦境。于是我也曾建议:在方浜中路恰当位置建造一座任伯年纪念馆,内容可涉及海上画派历史、小校场年画和老城厢民俗等等,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唱足文化大戏。当年,任伯年就住在三牌楼路,在飞丹阁会友,在馆驿街卖画,这位海上画派的领军人物将生命中最灿烂的年华融入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为浦东陆家嘴增色,任伯年纪念馆之于老城厢也应是鲜花着锦之美事吧。
责任编辑:日升
如果说“白相城隍庙”是一场交响乐,那么踏入方浜中路便是序曲的响起。彼时的方浜中路还是一段弹硌路……
白相城隍庙的序曲
当我还是个髫龄小儿时,城隍庙就成了我的美丽新世界。一年中难得跟老爸去一两次,耳濡目染,趣味无穷。彼时的方浜中路还是一段弹硌路,沿街面有零星的烟纸店、寿衣店和棉花店,在家门口洗衣煮饭、莳花逗鸟的居民,说话嗓门大,口音有些异样。老爸说:“他们是城里人。”
方浜中路两旁伸出去不少鱼骨状支路,狭窄,幽深,路名很有趣:西马街、狮子街、松雪街、露香园路、王医马弄、旧校场路。我问老爸:“这个校场,是不是岳飞枪挑小梁王的地方?”老爸笑了:“你真是七里缠到八里,枪挑小梁王是在开封啊。不过上海城里的校场也是官兵演武的地方。”
旧校场与沉香阁咫尺之间,清嘉庆年间,有小贩在此设摊销售香烛、佛像和甲马,也有画商在此开设作坊制作、销售年画,旧校场就成了庙市“年画一条街”。同治年间又有苏州桃花坞年画的业主、画师和工匠为避兵燹而来上海,也在校场栖息,年画作坊因此增加不少。上海受欧风美雨浸润,四海通商,五方杂处,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为画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小校场年画应运而生。
前几年,方浜中路华宝楼举办过一次年画展览,原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拿出自己收藏的小校场年画让大家分享,还打电话叫我去看。可惜啊,今年春节前,老同学竟然不辞而别,今后还有谁来跟我们解读小校场年画的文化密码呢?
1992年豫园商场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旧校场路成了一片由仿古建筑串联的繁华街市。前不久这里又转身为“校场快闪街区”,引入了30家新国货品牌,还推出民谣弹唱等体验项目。场景设计上采用“东方复古未来主义”风格,将复古怀旧和具有未来感、科技色彩的元素结合,以提升中外游客的体验感。
画像馆与纸玲珑
那时的方浜中路,还有难得一见的业态,一种是画像馆,单开间门面,店内及门口挂着许多中外电影明星画像:卓别林、赫本、嘉宝、秀兰·邓波儿、赵丹、上官云珠、王丹凤……黑白影调,栩栩如生。在我上小学后还与同学一起专程“考察”过画像馆,多少有点偷艺的企图。老师傅往往是画馆的主人,有时再带一个小学徒。客户送来的一寸小照被夹在木板的左上角,画师借助放大尺或九宫格在铅画纸上作画。笔也特别,用丝线将毛笔的笔头根部和腰身道道扎紧,只露出数毫米长的锋颖,并用吹灭的火柴头烫一下钝化,用这个秃笔头蘸着炭粉在纸上摩擦,所以这种画也叫“擦笔画”。我们趴在并不高大的木窗前看他们劳作,谛听笔头在纸上发出轻微的声响,在夕阳西下的静谧时刻,被深深记住。
有个大妈拿了一张泛黄的小照来,要求两天后取货,那就需要加价。上世纪60年代的上海还保留着这样的风俗,家里老人故世了,就到画像馆来请师傅画肖像,再配一个硬木镜框,“七七”过后就一直挂在客堂上。
还有一种扎纸作,屋檐下挂着用纸糊成的彩色宫灯,黑黜黜的店堂里堆着彩纸折成的狗啊鸡啊,正月初五的财神元宝,元宵的宫灯,八月半的香斗等等也有供应。做这路东西需要美工素养,我想看个究竟,却被同学硬生生地拖走了。后来老爸告诉我,这种东西叫“纸玲珑”,是旧风俗、旧文化的产物。他又强调一句:“何不多做些彩灯,为我们的节日增添一些欢乐气氛呢?”后来他果真写了一篇小品文刊登在《劳动报》上。老爸是工人作家,那时已经创作了不少新民歌,还出过一两本薄薄的诗集。
前世托着一叶浮萍
有一次老爸告诉我:方浜路以前是一条河,后来填河筑路,才有今天的模样。
是吗?方浜路本身也不宽,难以想象彼时河里的船会怎样地拥堵。三十年后我才得知,上海县城素有“有舟无车泽国”之称,清末的老城内有几条河流,比如肇嘉浜、乔家浜、薛家浜、陆家浜、侯家浜、中心河等,方浜是一条贯通东西的河道,北靠城隍庙,南倚县衙署。1906年起,填肇嘉浜为复兴东路,填侯家浜为福佑路,填薛家浜为尚文路、凝和路,填乔家浜为乔家路,方浜在1911年填土筑路。有河必有桥,据清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城厢一带在宋末已有30座桥,至清末多达56座,方浜上有十六铺桥、学士桥、益庆桥、长生桥、馆驿桥、广福桥等。
造园、辟路、建牌坊、捐桥、疏浚河道等“沸反盈天”的历史场景也被王安忆写进了长篇小说《天香》:“申家的宅子在万竹村和天香园的南边,之间隔一条方浜,临北门,门前有一具小码头,供乡下送粮送柴的船停泊。”亦真亦幻亦如梦,朝如晨露暮如霞。
过了河南路,就能看到高耸入云的一对旗杆。老爸说,这对旗杆是福建木材商人送给庙里的。豫园点春堂就是福建人的木业公所,小刀会起义后,这里成了义军的城北指挥所,副统帅陈阿林是福建人,青巾会首领。在我读二年级时,老爸也带我和五哥去豫园参观过点春堂,正厅里陈列着任伯年的中堂《观剑图》和沈尹默书写的对联“胆墨包空廓,心源留粹精”,玻璃展台里还陈列着小刀会使用过的刀剑、钱币和几张公告。
老爸告诉我们,原先的点春堂被清军烧毁了,后在原址上重建。
最早的本帮馆子在这里
我要坦白的是,城隍庙的小吃是吸引我的“核心内容”,在城隍庙大殿两厢可以吃到鸡鸭血汤、鲜肉汤团、红白糖粥、大肉馄饨、面筋百叶等,在庙门西侧有一家点心店,门面高阔,清水地砖,八扇落地大窗玻璃擦得透亮,它就是老桐椿。几年前,豫园集团根据我的建议恢复了这一老字号。
这一带,还有一家更老的老字号——人和馆。人和馆创建于清嘉庆年间,比祖父级的上海老饭店还要早几十年,地址就在馆驿街、方浜中路口。1918年出版的《上海县续志》里有这么一笔:“饮馔品,本帮而外若京、苏、徽、宁各帮皆较奢靡,今则无帮不备……本帮见存者仅邑庙南人和馆一家,开设垂百年,至今尤略存古朴云”。
靠着城隍庙的黄金市口,人和馆的生意一直不错,但八一三事变后,成千上万中国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法国神父饶家驹在城隍庙、小世界、豫园等地设立难民安全区。兵荒马乱,人和馆生意做不下去了,1942年搬到八仙桥。此时有人冒名“人和馆”开饭店,首起老店只得委屈求太平,改名“老人和馆”,简称“老人和”。
2017年,城隍庙山门内建了一块纪念饶家驹的“上海南市难民区纪念碑”,人和馆在方浜中路一点踪迹也找不到了。
小东门的“清明上河图”
清康熙之后,方浜路东端的小东门成了上海的繁华商区,集中了银楼、酒楼、饭馆、棉花、绸缎、绣品、皮货、参茸、药材、木器、洋货、海味、南货、腌腊、京广杂货等业态,著名的商号有童涵春、万有全、老德泰等,周边还有十几家会馆公所。“一城烟火半东南,粉壁红楼树色参。美酒羹肴常夜五,华灯歌舞最春三。”申江版的《清明上河图》在此徐徐展开。
方浜中路东端是十六铺人流物流进入老城厢的必由之路。路口蹲守着建筑风格西化的童涵春堂,往里走几步,就是老上海至今还记得的老庆云、杨庆和、东来升、凤祥、景福等银楼,还有好几家照相馆,进城的农民喜欢在此留影,并要求用高光,这样的话,脸色就会白很多,作用与手机的美颜功能异曲同工。
与鲁迅关系一直很好的内山完造在他的《上海夜话》一书中写道:“从大东门走进城里,街两边有各色商店,帽子店、鞋店、化妆品店、扇庄、玻璃器皿店、洋杂货店、算盘店、笔墨庄、纸张店、吴服店、药店、毛皮店、珠宝店以及烟草店、线香店、卖中国乐器的乐器店等等。”
今天,我再次走在动迁基本完成的方浜中路,还能看到好几幢西式建筑,在传统民居中有鹤立鸡群的风仪,它们应该是昔日几大银楼或“三大祥”(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三家绸布庄)的遗迹,还看到了三牌楼路和四牌楼路,在光启路口还有一个戏台,“玄扈台”的匾额由高式熊题写。玄扈是徐光启的号,这个戏台是1999年为纪念徐光启而建的。
值得期待的“蓝绿丝带”
常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对方浜中路兴趣盎然?实话说吧,除了在童年时接受的种种“蛊惑”,还有我成年后培养起来的兴趣,一是几乎每个周末与朋友在藏宝楼淘古玩,不管“捡漏”还是“吃药”,最后都要在侯家路口的老头面馆吃一碗羊杂面。二是经常要去三牌楼路的汲古斋与斋主杨育新及书画家朋友喝茶聊天,有些采访也在此完成。1992年杨育新开了这家画廊,请唐云先生题了“汲古斋”店号,迄今正好三十年。他是个孟尝君式的人物,广结四海艺缘,包容三教九流,有硬气也有软功,上海著名书画家如唐云、刘旦宅、戴敦邦、韩敏等都被他“一网打尽”。杨总与旧上海混迹湖心亭的书画掮客可不一样,他热心公益事业,每年还要举办场面盛大的元宵笔会,请几十位书画家现场写字作画,以成本价回馈书画爱好者。现在汲古斋转移到了新藏宝楼顶层,门前他亲手栽下的两棵香樟树已是亭亭如盖。
前几年,我得知“大豫园片区”蓝图初绘,在“蓝绿丝带”为主题的规划中,方浜中路将转身为一条绚丽的景观走廊,甚至恢复城中河道,小桥流水、柳绿花红并非梦境。于是我也曾建议:在方浜中路恰当位置建造一座任伯年纪念馆,内容可涉及海上画派历史、小校场年画和老城厢民俗等等,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唱足文化大戏。当年,任伯年就住在三牌楼路,在飞丹阁会友,在馆驿街卖画,这位海上画派的领军人物将生命中最灿烂的年华融入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为浦东陆家嘴增色,任伯年纪念馆之于老城厢也应是鲜花着锦之美事吧。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