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的目光

来源: 知青情缘 作者:杨正义 时间:2022-11-24 点击:

 历时四年多,《回眸50年——昆明三中老三届校友回忆录》三集陆续编印出书。

    《回眸》三集,共登载文章200余篇,120万字,600多张照片,还有五份名目录,是云南省(也可能是全国)唯一一套由一个学校的老三届学生自己撰写、编印的回忆文集,被很多朋友尤其是昆三中老三届校友评价为:“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史料详实,情感真挚”。

    《回眸》已被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等众多图书馆、档案馆收存。可以说,《回眸》回眸了一段前无古人的历史,而前无古人的《回眸》也已经作为历史被收藏。

    下文载于《回眸》第一集,感谢《回眸》主编杨凯推荐,感谢作者授权本号发表。——《知青情缘》编辑部

 
我是随遇而安、性直憨厚的人。
      当年上山下乡,人家别无选择,我难舍同窗之情,放弃参军机会,仍当知青;在部队,别人想提干留队,我思念父母毅然返回故乡;当工人,我执意学好技术,过百姓寻常日子。按理说,燕雀安比鲲鹏,没啥雄心大志,人生应该平平淡淡。命运偏不如此,我居然从一名普通工人,一步一步走上厂长岗位!还屡次取得佳绩,几次喜获殊荣!人生如此,非我所料,我满足了。
      回首这段往事,细细掂量,我要感谢四个人,是他们改变了我的人生。此时提笔,我再次高兴地见到他们,他们那清澈而又明亮的目光,四十年过去了,依然那么亲切,那么历历在目,仿佛就是昨天。
 
      “我想谈点看法!”
      一九七七年云南毛巾厂党委会上,我列席没有发言权却提出请求。这时,会议将决定,两个小青工退回农村原籍,原因是招工时找过熟人。我觉得口头拜托,人之常情,况且是父母所为。本次的任务,清理超指标招工,她们在指标内,不合清退。否则处理过重,有点冤!一着急便脱口而出,参会者都吃了一惊,担心的眼神纷纷投来。我虽然下乡当过知青又入伍当过兵,但是,进厂还只是不足两年的机修工,这次临时抽到厂部搞外调工作,才可列席党委会。话一出口我也后悔,那时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时期,人人谨小慎微,少说少讲,免招横祸。而我不仅仅是违反了会议纪律,如果万一还说错话,犯了路线错误,这辈子可就后悔莫及了。
      党委书记吕杰,是一位五十开外的女同志,南下干部,说话亲切,平易近人。听到我的要求,她也愣了一下,然后扬起眉头,越过老花镜看了我一眼,微笑地说:“小杨,你说吧!”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接触吕书记目光的一刹那,第一感觉,她没因我的莽撞生气,眼神是善意的!我惶恐不安的心顿时安稳下来,大胆地阐述了看法。会议最终采纳了我的意见,两个青工继续留厂。
       这以后我胆子大了,会议中敢于实事求是,许多意见都得到采纳。半年后,外调工作结束了,伙伴们返回车间,我被留下,任厂党委办公室秘书。就这样,从基层车间到厂部办公室,这是人生中我的第一次重大转折。试想没有呂书记的正直,没有她对年轻人的包容爱护,我怎么会脱颖而出?
 
      我喜爱秘书工作,在部队我当过连队文书,有工作基础,很快我就能独当一面,较好完成工作任务,领导也放心满意。
       就这样,我这刚出炉的新钢,开始泛出亮光。这期间工作、生活都很顺利,女儿也出世了,这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然而,不经锤打磨炼,怎能成为好钢!
 
      一年后的干部会上,厂长突然宣布我为漂印车间主任!像一声炸雷,我吓懵了。这是全厂出了名的老大难车间,几个人选都打了退堂鼓,我能胜任吗?我能领导二百多人的车间吗?再说,那时只讲奉献,不讲报酬,车间主任心不少操,事不少干,钱不多拿,是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我宁愿回去当工人!想好各种托辞,一散会我一个箭步冲到厂长面前。
      厂长马云龙,蒙自汉子,浓眉大眼,工人亲切地叫他“马老当”。五十年代,率领工人上山伐木,拓土基,白手起家建厂房。文革中惨遭批斗,打得伤病缠身。文革后工厂百废待兴,他急切把生产搞上去,唯独这个车间总是事故频发,任务难完成,厂领导为此大伤脑筋。没想到竟让我去啃硬骨头。
      厂长明白我的来意,他面无表情,眼睛瞪得像铜铃,目光咄咄逼人!我刚张口,他二话没说,扭头就走。厂长铁了心!那目光就是如山的军令,不容分辩,不容动摇,必须服从!一肚子话没法讲,我被逼上梁山,硬着头皮走马上任。那年29岁,我是全厂最年轻的车间主任。
 
      这是化工车间,空气中弥漫着刺鼻难闻的气味,呼吸困难。工人穿着长筒水鞋,男工光着上身在高温蒸气中漂纱染布。这里环境苦、工作累、报酬低、积极性难调动。我年轻无资历,说话没人听,工作真难啊!怎么办呢?那时的干部没官架子,与工人同甘共苦!工人一身汗,他们汗一身,工人佩服你,才接受领导。我便以他们为榜样,每天我比工人来得早走得晚,与工人一起劳动,一同流汗;车间男工多,尽管囊中羞涩,每个月我都多买几包香烟联络感情......。工人看我诚心诚意,真抓实干,渐渐认可了我,说话指挥有人听了,车间生产一天天好起来了,厂长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多次让我在干部会上交流经验。
 
     那几年,车间工作十分辛苦,我几乎脱了层皮,下班到家话都懒得讲。然而,基层工作扎扎实实地锤炼了我这块粗钢!
       粗钢要变成好钢,进而变成特种钢更难,更需要特殊冶炼。
 
      转眼进入了八十年代,祖国大地掀起四化建设高潮,急需知识,急需人才。1982年,中国纺织部在全国选拔干部到大学深造,人选由单位推荐,考试后择优录取。工厂让我有幸入围。
 
      有机会圆大学梦了,真是喜从天降!高兴之余,我又压力重重!那时年轻面子重,担心考不上,今后不好做人。脱产复习又成两难选择,不脫产,没时间复习;脱产必然影响工作。真是进退两难!
 
      “他们脱产的在昆纺复习辅导,走,我带你去!”党委副书记急匆匆地找我。她的名字叫鲁水英,是从工人中走出的厂领导,圆圆的脸,眼睛也是圆的,脸庞如红红的苹果,是一位热心的大姐。
 
      昆纺回来,我想:实力不如年青人,难以竞争;生产任务重,放不下心。考试没把握,不如放弃脱产复习,生产为重,考不上,也不丢人。
 
     我把打算告诉了鲁书记,她那双圆圆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大姐姐般关心惋惜地看着我,急切地接二连三说:“不行、不行,”接着又问,“复习怎么办?”我说,只有晚上下班后复习,另外,一个上电大的战友抽空来辅导......她见我主意已定,同情地叹着气,语重心长地说,若有困难,随时找她。鲁书记的这般呵护,给我吃了定心丸,不再担心成败,坚定地一手抓生产,一手积极复习备考!
      事实上参加考试的人哪个不是压力重重。最后,因为我不怕落选,心态平稳,心理压力小,临场得到较好发挥。云南十几个考生只录取了我一人,我走进了西安的西北纺织工学院,成为我省首位纺织企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那年32岁。
      大学殿堂来之不易,我们惜时如金,如饥似渴努力学习。我年龄偏大,基础较差,学习的艰辛只能用“学海无涯苦作舟”来概括。然而,我没有辜负两年的学习,毕业论文,我结合在工厂管理车间的经验,运用老师授予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撰写的《标准产量的制定和运用》,学校作为优秀论文选送中国纺织部。后来的工作中,我又运用大学的知识:盈亏平衡点分析,市场预测理论,ABC工作法等,在多项决策中取得了漂亮的成绩......
 
      1984年大专两年毕业。我们充满憧憬,高歌“再过二十年……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离开母校,奔赴四化第一线。回到昆明,我可以选择到学校任教,实现继承父业的愿望。然而,还未报效工厂,自奔前程,于心不忍!我毅然决然地回到车间。
 
      好钢,要发挥作用,就要用在刀刃上。
      不久,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回厂两个月后,局党委书记倪景昌同志找我谈话:“正义同志,组织决定,任命你为厂长!
 
      挑担子我有思想准备,一下就当正厂长,我没料到,至少先当副职锻炼一下呀!倪书记坚定地说,不要考虑当与不当!工厂面临亏损,急需改变!副厂长由你组阁。
 
      倪书记也是从工人提拔的干部,我们素昧平生。他说话逐字逐句,逻辑性强,表现出深思熟虑。他那双清秀的丹凤眼,闪烁着严肃而又坚定的目光。这目光,像划破长空的闪电,让我至今难忘。我意识到,这是临危受命、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责任太大,我能做好吗?然而,这些容不得我去细想。因为,这是组织的重托!这是报效工厂!这是历史的使命和责任!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那年34岁,我成了轻纺局最年轻的厂长。
      上任第一天,我在工厂大门迎接工人。二千多人潮水般涌来。昔日,我们一同车间劳动,一同食堂打饭,一同打闹取笑……我们太熟悉了,他们多是产业工人,很多人家里有年迈多病的老人,还有咿呀学语的幼儿或正在上学的儿女……。此时,他们陌生地打量着面前年轻的新厂长!那疑惑的眼神,让我肩上担子更显沉重!不容迟虑,马上投入战斗!厂长就是进入阵地的战士,必须勇往直前!
      工作千头万绪,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作为一厂之长,两项工作必须放在首位:一是正确决策,二是班子团结。俗话说,主将无谋累死三军,决策失误,劳民伤财!为此,我常常日思夜想,度过了无数不眠之夜。俗话又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子是火车头,团结才有力量!为此,我处处谨言慎行,甘愿委曲求全,做团结的榜样。由于没有窝里斗,党政班子人人努力,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工人赞扬说,我们班子是历来最团结、最有战斗力的班子!特权风盛行时,我们班子严以律己,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工人服务。
      由于全厂团结心顺,干劲倍增,各项工作捷报频传:我们生产的纯棉毛巾床单,质地柔软,色彩鲜艳,深受市场亲睐;我们发展第三产业,大胆引进意大利的干洗设备,生意兴隆,顾客盈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昆明举行,我们设计并生产的艺术节彩旗,增添了节日喜气热闹的气氛。那一面面彩旗,凝结着我厂干部工人辛勤生产的汗水,代表着全厂干部工人的美丽心灵和良好愿望。
      团结让困难低头让路,努力喜结累累硕果,几年间,工厂焕然一新,一年一个样:厂房宿舍全部新建,婴儿室幼儿园条件改观;增加更新了设备,提高了产量质量,经济效益屡创新高。我厂节日有车间文艺汇演,周末有舞会,生产生活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一跃成为了全省、全国的先进企业。
 
      当年云南全省上千个企业中评选出10个先进,我和玉溪卷烟厂的褚时健厂长同台而立,举起云南省先进企业的奖杯;纺织部评选我厂为全国优秀企业,表彰我为纺织部优秀企业家;《纺织》杂志以企业管理的艺术家为题报道了我的治厂经验;我先后荣获昆明市劳动模范和昆明市特等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受邀在昆明各区宣讲我厂改革成果经验;首都北京全国纺织大会上我的发言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疆小厂,受到省内外企业刮目相看。那期间,记者采访报道,参观学习者应接不暇。纺织部还在我厂召开全国现场会,祖国各地代表云集我厂参观学习,全厂职工无不倍感光荣和自豪……
 
     成绩与付出并肩同行。取得成绩的欢乐,伴随着付出的痛苦。母亲病逝,我为没有多花时间陪伴照顾她而悔恨万分,痛断肝肠;爱人生病住院我全然不知,深感愧疚;女儿上几年级我搞不清,让她委曲伤心;凢年来,我全身心工作,总想让工厂好些再好些,有了主意就马上干;又总是事必躬亲,休息顾不上。结果健康透支,打针吃药成家常,夏天别人穿短袖我还穿毛衣……
 
      1992年任厂长已经八年,回头一看,我砥砺前行,咬着牙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身体大不如前,我像生病还继续拉车前行的车夫,真想歇歇气,有个休整的港湾。这时,老天好像有意帮我减压释重,我列入了省副局级干部人选。然而,这一次,再也看不到当年那些清澈而又明亮的目光!“关系学”异军突起,门外汉从天而降……
      有人关心说,你不要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谁说没看,人凭本事,有些路我不愿走!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关系学”竟成为前程的关键,这让我心灰意冷,大失所望。最后痛苦地做出决断:世风变味,官场游戏,非我所长。使命已成,身体欠佳,不必恋战!
      我深深热爱哺育我成长的工厂,深深热爱朝夕相处的工人兄弟姐妹。在万般不舍和一片惋惜中,在事业和人生还处于巅峰的时刻,我辞去厂长职务,告别了无限眷恋的工厂!
 
      离厂后,多个单位请我出任厂长,然而,我有自知之明,今非昔比,那些企业病入膏肓,回春太难!
      历史是曲折的,也是无情的。几年后,不少企业纷纷倒闭破产,我原来的工厂也是风光不现,工人下岗自谋生路。
      工友们,你们还好吗?我惦念她们,她们也没忘记我,子女结婚,她们邀请我,一再交待,厂长!你一定要来,撑撑场面……市场买东西,有两次摊主就是不要钱!我一头雾水。她们的回答让我百感交集,心里又酸又甜!她们说,我们是毛巾厂的工人,你是我们的——杨厂长……
 
      时光在往事回忆中流淌,岁月快得像梭子一样。当年毛头小伙,现在发染风霜。几年前老厂长马老当去世了,我不在昆明。今年清明,我专程去到他的墓前,向他鞠躬跪拜,献上他一生嗜好的香烟和老白干。
      人生短暂,谁不争春!燕雀虽小,也有蓝天!不言雄心壮志,未必没有伟略雄才!天生我才必有用,然而,怀才不遇者众,只因伯乐甚少。世上还有比伯乐稀缺金贵的人,他们有不凡的目光,能够发现你蕴藏的才能,并且挖掘发挥,那是贵人!更是难逢难遇!
 
      我有幸在生命旅途中遇到了贵人,是你们的目光,让我的才华喷薄而出为祖国四化做出贡献;是你们的目光,让我在激情燃烧的年代,尽情燃烧闪闪发光;是你们的目光,让我没有虚度年华,人生足迹平添了令人欣慰而又自豪的一段!
 
     深深地感谢你们,感谢那一炬炬清澈、明亮而又不凡的宝贵目光!
 
荐读链接
 
昆明三中老三届回忆录《回眸50年》
 
1. 第一集:代序(魏光迪)
 
2. 昆明老景颇(孔庆义)
3. 抽毛烟的那些事(孙利生)
 
4. 一幅陇川风景画引出的故事(邓胜祥)
 
5. 我的芒拉我的家(吕伟华)
 
6.  难忘知青回城路(李志圣)
 
7. 远去的岁月(孙培栋 李秀延)
 
8. 难忘景颇山,难忘乌干达(李扬碧)
 
9. 苦涩年华(宋晓华)、
 
10. 忘的中秋夜,难忘的老娘亲(杨铁林 )
 
11. 远的记忆(李秀延)
 
12. 三个和尚有水吃(陈明杰)
 
13. 岁月流逝情不断(郭晓玲)
 
14. 年终结算分红(徐尔生 )
 
15. 下乡的那一天(唐建明 )
 
16. 打工记(曹华礼)
 
17. 知青生活散记(王绍云)
 
18.我们要回家(梁志雄)
 
19. 沙漠与绿洲(梁志雄)
 
20. 探亲路上(江天红)
 
21. 一双哀怜的眼眸(张传贤)
 
22. 边寨灯火(邓胜祥)
 
23. 知青生活片段(白春光)
 
24. 我在恢复高考的那些日子里(赵健生)
 
25. 那方是一片“绿”(魏光迪 )
 
26. 无悔的足迹(孙培栋 )
 
27. 往事(翁莉芬 )
 
28. 我的教学生涯(李天敏 )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一座移动的知青博物馆 《巴尔虎草原知青岁月》画册
    下一篇:上海市属农场知青的珍贵史料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