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姓埋名的科学家王承书
来源: 宝鸡政法网 作者: 鉴史论 时间:2022-11-16 点击:
这位其貌不扬的妇女究竟是什么来头,能让邓小平一眼认出?为什么她会在五年里踪迹全无,潜藏在504厂?
提起“两弹一星”,很多人都会想到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爱国科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王承书”,她是燕京大学的物理高材生,是让美国千方百计阻止回国的女科学家,更是为中国两弹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功勋,谁能想到,她曾经在世人面前消失多年,就连丈夫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和其他女学生不同,王承书对诗词文学兴致缺缺,反而对晦涩难懂的物理非常感兴趣,小小年纪就立誓要在物理领域有所建树,那时很多人都认为这小女孩只是说说而已,谁也没想到几十年以后,她竟然真的成为了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
1930年,王承书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转折,她成功考上了燕京大学物理系,燕京大学在当时称得上是国内顶尖大学,物理系更是难考,而且考上的学生多是男生,她成了那一届唯一的一位女学生。
王承书学习刻苦,经常学到忘记吃饭,有同学调侃她:“女孩子这么拼命做什么,最后不还是要回家相夫教子?”每每这时,王承书都会昂首挺胸地走开,她内心坚毅且目标明确,从来不会为无聊的事情浪费精力。
四年后,王承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当时全班13人仅有4人毕业,而王承书的成绩位列榜首。
随后,她又在燕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上大学期间,她遇见了一生的伴侣张文裕,张文裕比王承书大两岁,他是物理系助教,王承书是物理系学生,两人都深深地热爱着物理研究,张文裕博学沉稳,王承书聪慧开朗,优秀的人总会相互吸引,相同的爱好和追求让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于1939年正式结为夫妻。
这个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只有丈夫坚定不移地站在了王承书的身边,在丈夫的支持下,王承书依依不舍地踏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于1941年8月进入美国名校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王承书能够进入密歇根大学学习,她的导师功不可没,因为在王承书之前,该校从未招收过已婚女学生,是乌伦贝克看到了她在物理学上的造诣,破例录取了她,此后更是在学术研究方面给予了她专业指导。
王承书不负所望,经过孜孜不倦地钻研,提出了震惊整个学界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
新婚燕尔就远洋相隔,夫妻俩只能鸿雁传书聊寄相思,直到两年后张文裕也来到美国,夫妻俩才得以团聚。距离虽然拉近了,但是因为在不同的大学里,平时又很繁忙,他们相处的时间依然非常少。
王承书有毅力、有主见,即便是在权威面前也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博士论文答辩时,她遭到了导师的“刁难”,面对一连串的质疑,王承书一点也不胆怯,而是通过严谨的数据和分析证明了自己的论证,也获得了导师的赞赏。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虎视眈眈,国内百废待兴,急需各方面的人才来帮助建设国家,周恩来总理通过广播电台向海外留学知识分子发出号召:“祖国需要你们!”
大批留学海外的专家学者纷纷响应,迅速返回祖国的怀抱。令人没想到的是,美国政府生怕这些科学家回去以后壮大中国的国力,竟无耻地扣留了他们的护照,很多人被严密监视起来,甚至还有人被关进了监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曾经在美国监狱里被折磨得暴瘦几十斤。
美国司法部还列了一个“35名禁止回国科学家”的名单,这是他们的重点监控对象,王承书的丈夫张文裕是知名核物理研究专家,他的名字赫然在列,王承书虽然不在这个名单上,但是也受到了美国政府的监控,回国的举动无异于和死神较量,就连导师都劝她留在美国。
在美国,王承书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荣誉,还能过上优渥的生活,为什么非要回到一穷二白的中国呢?但是任何威胁或者劝告都无法打消夫妻二人回国的决心。
美国政府以为扣留住人,就能阻止这些爱国科学家为新中国建设做贡献,显然是打错了算盘,王承书离不开美国,就把多年来积累的研究资料和成果打包后分批寄到北京,总共寄了三百多包,这些资料为国内科学研究提供了巨大帮助。
王承书夫妇回国的意志坚定,因此多次受到威胁,但是他们始终不改初心,因为他们知道祖国也在想尽办法帮助他们回国。
周总理一直在为留学人员回国事宜积极奔走,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1955年让美国解除了针对中国留学知识分子的禁令,一大批知识分子得以回到心心念念的祖国,王承书夫妇也在1956年回国。
回国以后,王承书进入近代物理理论研究室工作,这里的工作条件异常艰苦,她却每天都充满了干劲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为祖国做贡献的愿望,其他的都无足轻重。
就在王承书准备大干一场时,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了她面前。
一天,钱三强找到她,问她愿不愿意从事热核聚变研究,这项研究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对王承书来说也非常陌生,接受这项任务,就意味着她要放弃钻研几十年的熟悉领域,进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王承书忍不住问自己:“我真的能完成任务吗?”
当得知国家急需这方面的人才时,王承书一口应承了下来,随后就带领团队赴苏联学习,她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知识,甚至在火车上都在彻夜翻译资料,经过两年的艰苦钻研,这位女物理学家成功填补了中国热核聚变领域的空白。
“分离铀同位素研究”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但是中国没有这方面的专家,钱三强再次找到王承书,开门见山地问她愿不愿意加入。王承书不假思索,一口答应。这件事关系重大,钱三强又再三强调了任务的艰巨性,对此,王承书只回复了三个“我愿意”。
钱三强问:“你愿意到陌生的新领域里从头开始吗?”王承书答:“我愿意”。
钱三强又问:“你愿意放弃以往所有成就,一辈子隐姓埋名吗?”王承书答:“我愿意”。
钱三强再问:“你愿意离开家人到异常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去吗?”王承书答:“我愿意”。
两人谈完,王承书就告别家人,只身踏上了向西行驶的列车,从此销声匿迹30年,物理学界再也没有见过署名“王承书”的学术研究论文,家人也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在做什么,没有人注意到,远在千里外的兰州504厂里,突然多了一位衣着朴素的女研究员。
当年,王承书是燕京大学物理系唯一的一位女学生,如今,她是504厂唯一一位女科学家,尽管身份特殊,她却从未要求过特别照顾,反而以丝毫不输于男子的气概和精力,投入到艰苦卓绝的工作中。
研究领域陌生,研究资料奇缺,王承书能参考的只有苏联科学家留下的四本笔记,研究工作完全是在滚滚浪涛里摸着石头过河,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研究工作需要精密计算,可是厂里根本没有大型计算机,只能用笨重的手摇计算机进行计算,每次工作完,她的手指都会疼得无法动弹。
工作耗费精力,本该吃些有营养的食物来补充能量,可是条件太艰苦了,菜里连荤腥都见不到,有时候连菜都没有,只能白水就着窝窝头充饥,长期营养不良加上饮食不规律,王承书的身体越来越差,落下了严重的病根。
谁能想到,此时的她已经50多岁,寻常人早已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她却只能把对家人的思念深埋心底,打起十二分的精力埋头钻研。
功夫不负苦心人,1964年王承书率领团队提前完成任务,向国家交付了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原子弹爆炸有了燃料保证,研究进度也加快了很多。
也是在这一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升起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全世界为之震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国人民热血沸腾,远在西北的王承书得到消息也是热泪盈眶,即便中国原子弹的历史里永远不会出现“王承书”三个字,即便她永远无法同家人和朋友分享这些年的艰辛与贡献,都没有关系,因为她知道,像她这样隐姓埋名的科学工作者数不胜数,只要国家能够强大,个人得失不算什么。
原子弹研制成功以后,钱三强第三次找到了王承书,问她愿不愿意继续从事核研究,这也意味着她要继续隐姓埋名、远离家人,没想到王承书再次回答说“我愿意”。
从1978年开始,王承书担任核工业部研究员,很多人都惊叹她能多年如一日地保持充沛的精力,事实上她曾长期遭受病痛折磨,“为国家做贡献”是她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几年后,王承书从岗位上退了下来,很多人劝她安心在家颐养天年,她却不想“浪费生命”,选择了到大学任教,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给国家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此时她已经80岁高龄了,早年落下的病根,隔三差五地跑出来折磨她一下,对此王承书绝不妥协,经常忍着病痛、拿着放大镜帮助学生批改论文。
王承书的学生曾经这样评价她:“王承书先生既有资格见马克思,又有资格见爱因斯坦。”
王承书还热衷于慈善,经常拿工资帮助贫困学生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1992年丈夫去世后,王承书又向希望工程捐赠了10万元,有人劝她该留些钱养老,她却说:“我的钱都是国家给的,我花不完就该还给国家,让这些钱发挥更大的作用。”两年后,王承书追随丈夫而去。
王承书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她在物理学界的成就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当初她坚持在熟悉的领域里钻研,如果当初她拒绝邀请,专心做学术研究,她的成就一定会比现在更上一层楼,只因为一句“国家需要你”,王承书就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从来不求回报,也正是因为有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中国才能快速崛起。
责任编辑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