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插队五年终于回城,接班后她却嫁了个农村男人

来源:知青情缘 作者: 朱成金(草根作家) 时间:2022-09-28 点击:

 
王海燕的人生经历很坎坷,初中毕业后赶上了上山下乡,插队期间经历了大地震,可说是死里逃生。回城接班后又赶上了下岗分流,成了无业游民。更令别人病垢的是,王海燕身为皇城根下的北京女性,却找了一个农村的丈夫,当年因为和农村青年结婚,差点和父母断绝了关系。今天咱就听王海燕女士讲述一下她的知青往事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分享她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吧。
 
1975年初中毕业后,王海燕和一帮要好的同学一起来到了大兴县的梁家庄大队,她们五名女知青和四名男知青被分派在梁家庄大队第五生产小队插队落户,五名女知青临时借住在五保户刘奶奶家,四名男知青住在了队部后院牛棚的一间厢房里。
 
中秋节刚过,一年一度的秋收农忙时节就到来了,村北坡地里黄灿灿的谷子都笑弯了腰,村西那片高粱也都涨红了脸,还有那一片片玉米,叶子也黄了,缨子也干了,这些似乎就在一夜间成熟的庄稼,都在等待着社员们来收割。
 
秋收开始的前一天,五队的梁继军队长和小队会计李吉明拉着队里的架子车(地排车)到公社供销社为知青们买来了镰刀、扁担等劳动工具,还为知青们买了两盏马灯(知青们晚间照明用)。从公社供销社回来,梁队长就把劳动工具分发给了知青们,并告诉他们,各自保管好各自的工具,谁弄丢了弄坏了只能自己负责。
 
第一天下地干活是去村北的那片坡地割谷子,王海燕他们那可是第一次拿镰刀,看知青们拿着镰刀比比划划的,梁队长真替他们担心,生怕他们伤到自己或伤到别人。
 
开工前,梁队长把知青们都叫到一块,他拿着镰刀为知青们做示范,并一再强调要注意安全。看知青们都会使用镰刀了,梁队长才带领社员们开始割谷子。
 
快半晌的时候,梁队长和社员们把三垄谷子都割完了,社员都坐在地头歇着(休息),梁队长看知青们每人两垄谷子还没割完一半,他就迎过去,接过王海燕的镰刀想替她割一会。
 
梁队长割了两把谷子,拿起镰刀看了看说:“不是告诉你们要把镰刀好好磨一下嘛,镰刀这么钝,这哪行呢。”“队长,这镰刀我们都磨过了,是王庆云(男知青)帮我们磨的,昨天给我们磨镰刀,他累得满头大汗的。”王海燕搓弄着两手,小声说。
 
梁队长又拿起其他知青的镰刀都试了一下,没再说啥,他冲着地头那边喊道:“续明(梁队长的儿子),把我的镰刀拿过来。”
 
很快,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拿着一把镰刀跑了过来。梁队长接过那个小伙子递过来的镰刀,又说道:“续明,你回家一趟,把咱家的那块磨石搬来,再想办法弄点水来。”“好嘞!”梁续明答应着往村子里跑去。
 
一会功夫,梁续明一手抱着一块磨石,一手提着一只水桶,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梁队长接过他儿子拿来的磨石,开始帮知青磨镰刀,梁续明就拿起他父亲的镰刀,帮着王海燕割谷子。坐在地头歇息的社员们也都站起来,拿起镰刀帮知青们割谷子。
 
看梁续明和自己的年龄差不多,割起谷子来动作很娴熟,速度也很快,王海燕发自内心地佩服梁续明,也很感激他帮助自己割谷子。
 
等梁队长帮大家磨好了镰刀,知青们拿起各自的镰刀试了一下,他们都会心地笑了,知青们总算明白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这个道理。
 
那天傍晚收工回到家,王海燕才感觉到两手火辣辣地疼,她借着灯光看了看两手,两只手上都磨起了水泡,其他知青手上也都磨起了水泡。那天的晚饭女知青们都没吃多少,五保户刘奶奶看北京来的孩子们都累得吃不下饭,心疼得她直抹眼泪。
 
第二天开始,梁队长就不让女知青割谷子了,让她们用架子车往场院拉谷子。拉车加上装卸虽然也不轻松,可王海燕她们都说拉车比割谷子轻松,最起码拉车不磨手也不腰疼。弯着腰割一天谷子,真的是累得直不起腰来。
 
后来收高粱收玉米的时候,梁队长也尽量给知青们安排一些轻松的活,毕竟北京来的这帮孩子年龄都不大,之前没参加过生产劳动,也都没吃过苦,怎么着也得给他们一段适应的时间啊。看看梁队长像父亲一样关心照顾大家,知青们都很感动。
 
那年秋收结束后,梁队长就张罗着要给知青们建房子,九名知青住在两个地方,吃饭也不方便啊。可公社承诺的建房款迟迟不兑现,梁队长着急也没用,他只能让社员们先平整好了建房的土地,等待着上级给知青们发放安家费。
 
第二年春耕春播生产结束后,趁着那一段时间地里的农活不忙,梁队长带领几名社员给知青们建了三间房子,在两头的房子里搭建了土炕,中间的房子里垒砌了灶台,也置办齐了一应生活用品,成立了五队知青点。到了7月下旬,知青们就搬到了新房子里居住了,大家总算能在一口大锅里吃饭了。
 
据王海燕回忆,他们搬到知青点没几天,那天是1976年的7月28日,是她一辈子都难忘的日子。凌晨三四点的时候,熟睡中的王海燕突然听到了一种怪异的声音,紧接着就感觉到了一种山摇地动的感觉,房顶上还有土块落下来。王海燕正吓得不知所措,男知青们的房间里突然传来了尖叫声:“地震了,快往外跑啊……”
 
睡梦中的知青们都爬了起来,蜂拥跑到了厨房里,可厨房的门却打不开了。王海燕想撞开门板冲出去,却被门口上方落下来的一块土坯砸在了肩膀上,疼得她哎哟一声倒在了地上。
 
大约过去了五六分钟的时间,外面传来了梁队长的喊声:“都赶紧出来,地震啦,快点到外面来。”“队长,我们出不去了,房门打不开了。”一名男知青敲打着门板说。
 
看房门确实打不开,梁队长急忙跑回家,拿来一把镢头(板镢),用板镢砸碎了窗户,让知青们一个一个从窗户里钻了出来。
 
天亮以后,知青们才发现,他们居住的三间房子的墙体已经开裂,变形的墙体挤压住了房门,当时幸亏没撞开房门,要不是房门支撑着开裂的墙体,墙体就有可能倒塌了,房顶也会塌落的。
 
后来又发生了一场强烈的余震,知青点的那三间房子还是倒塌了,五保户刘奶奶家的那三间房子虽然没倒塌,墙体开裂严重,成了危房,刘奶奶也和知青们一样无家可归了。
 
两天后,王海燕的肩膀还是疼得厉害,左胳膊也不敢抬,梁队长让他儿子和两名知青拉着地排车把王海燕送到了公社卫生院,幸好公社卫生院刚配备了X光机,通过X光透视检查,发现王海燕左肩的肩胛骨骨裂,但不是太严重,医生给她开了一点药,让她回去休养。
 
后来知青们才听说,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人员伤亡惨重,梁家庄也受到了影响。好在梁家庄大队就倒塌了几户房子,全大队有三人受伤,包括王海燕在内。
 
王海燕受伤了,知青点的房子倒塌了,梁队长和大队干部商量了一下,决定让王海燕回北京养伤。王海燕回北京那天,梁队长让他儿子拉着地排车把王海燕送到了汽车站,风河营开往北京永定门的大客车正好路过梁家庄。
 
梁续明把王海燕的行李送到车上,帮他买了车票,还把他妈煮的鸡蛋塞给了王海燕。汽车缓缓启动了,看着车窗外的梁续明在冲她挥手,王海燕心里热乎乎的。
 
三个月后,王海燕的肩膀不疼了,她又回到了梁家庄,当时知青们居住的房子已经重新修建好了,据说建房子的时候,梁队长让社员们加厚了墙体,檩子之间也都用木板和钉子做了加固。经历了那次地震,梁队长也害怕了,当初建房子时要是也像后来这样施工,知青们居住的房子也就不会倒塌了。当时为了节省一点钱,后来又多搭进了不少,还差点酿成大祸,真的是得不偿失啊。
 
王海燕回来后,梁队长和大队书记说了一下,大队书记同意让王海燕到梁家庄小学当民办小学老师,还说等有了招工名额,第一个安排王海燕进城工作,因为在梁家庄大队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就她一人在地震中受了伤。
 
为了感谢梁队长一家人对她的关心和照顾,王海燕后来领到了民办教师津贴,她跑到公社供销社给梁队长买了两瓶酒,还买了一斤糖块和一斤点心。那天梁队长的媳妇留王海燕在她家吃了晚饭,晚饭后让梁续明把王海燕送回了知青点。
 
1977年夏天的一个中午,王海燕在水井边洗衣服,村里的二流子张来福脱下自己的衣服非要王海燕帮他洗,还说了一些不三不四的话。梁续明来水井挑水,看王海燕在抹眼泪,他知道是张来福欺负了王海燕,梁续明二话不说,一扁担打在了张来福的后背上,疼的张来福龇牙咧嘴的,他扑上来就和梁续明扭打在了一起。
 
那次和张来福打架,梁续明因为没有张来福力气大,他被张来福打伤了。大队书记以张来福破坏上山下乡运动的罪名让民兵把张来福绑到了公社,在公社关押了好几天才放回来。从那之后,张来福再也不敢欺负女知青了,也不敢欺负村里的乡亲们了,听说那次在公社关押期间,他吃了不少苦头。
 
转眼就到了1979年的春天,在梁家庄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都回京了,王海燕还是在梁家庄小学当民办教师,她说她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她不想离开可爱的孩子们。其实,王海燕不离开梁家庄,她心里是放不下梁续明,因为她和梁续明已经相爱了。
 
那年冬季回北京探亲过春节,王海燕的母亲说她可以提前办理退休(病退)手续,让她尽快离开梁家庄回京接班。王海燕说出了和梁续明恋爱结婚的打算,没想到她妈大发脾气,一个耳光打在了她的脸上,还说就算在家当老姑娘,也不准她和农村小伙子结婚。
 
1980年春天,在父母的强烈干涉下,王海燕回到了北京,在北京待业一年后,才顶替她母亲的岗位,接她母亲的班到印染厂当了一名印染工人。
 
两年后,王海燕偷偷跑回梁家庄,和梁续明领取了结婚证,她把梁续明带回了北京,让梁续明暂时住在了她姑姑家的那半间棚子里。
 
没多久,王海燕的父母就知道了王海燕和农村青年偷偷登记结婚的事情,王海燕的母亲气得呜呜大哭,并把王海燕赶出了家门,还说从此断绝母女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当时王海燕已经怀孕了。
 
王海燕被赶出家门后,王海燕的姑姑心疼她,就让梁续明和王海燕继续住在那半间棚子里。等王海燕生了一个女儿,王海燕的父亲才原谅了女儿,并让女儿女婿搬回家里居住了。后来王海燕的弟弟结婚用房子,王海燕和梁续明就在外面赁了一间房子,当时梁续明已在环卫处当了临时掏粪工人。
 
到了1988年,梁续明才享受了知青家属的待遇,转成了正式工人,也转成了非农户口。那年,在王海燕父母和梁续明父母的资助下,梁续明和王海燕有了一间半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
 
1998年秋天,印染厂倒闭了,王海燕下岗了,那年她的女儿刚考上高中。
 
下岗后,王海燕自谋出路,买了一辆三轮车,到菜市场做起了小买卖。在菜市场干了六年,菜市场动迁了,王海燕又到一家餐馆后厨做了洗碗工,一直干到2009年,她办理了退休手续,王海燕才不到餐馆洗碗了,是梁续明心疼她,说啥也不让她再去打工了。
 
到了2012年,梁续明老家的耕地被国家征用了,他家得到了一大笔补偿款。后来他家的房子又赶上拆迁,梁续明家分到了两户楼房,还有额外的补偿款。似乎就在转眼间,梁续明家就成了暴发户,他家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
 
梁续明退休后,和他妻子又回到大兴去生活了,他们北京原来的平房拆迁后,回迁的楼房给了女儿。那里离女儿的单位很近,女儿女婿上班都很近便。
 
讲述完自己的故事,王海燕笑着说:“我初中毕业赶上了下乡插队,插队期间经历了大地震,回城接班又摊上了下岗,我这半辈子是吃尽了苦头经历了坎坷,现在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在数以万计的知青中,王海燕的经历很坎坷,她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可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终于苦尽甘来了。在这里,衷心祝福王海燕夫妻俩以后的生活就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祝愿他们以后的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
 
     朱成金(笔名:草根作家),男,汉族,一九六六年出生于山东平阴。
    本人现生活在吉林延边,自由撰稿人,从事网络写作,中国乡土文学论坛散文栏目版主,今日头条特约作者。著有长篇乡土爱情网络小说《山水情深》、中篇乡土爱情网络小说《悠悠陕北情》——接续路遥前辈的人生、《草根诗歌集》等,作品散见于《新文化报》、《老年日报》、《长白山诗词》、《家庭百事通》、《延边广播电视报》、《读写新天地》等报刊杂志,业余时间从事自媒体创作。

(晓歌  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台海对峙时,我的两次逃难经历
    下一篇:电闪雷鸣中的陌生姑娘,你在哪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