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西部内陆城市的“破圈”出击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林 墨 时间:2022-09-01 点击: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邓稼先、王淦昌、于敏、朱光亚等9位两弹元勋和成千上万的科技精英扎根绵阳,“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奠定了绵阳在军工科研生产领域的特殊地位。
当认真务实的绵阳开始加速优化、加快开放,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正在重焕光彩,肩负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使命的科技城正在提能升级。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一个新绵阳,值得被看见。
和成渝相比,“四川第二大经济体”绵阳的光芒似乎不太耀眼。
曾经的绵阳在西部乃至全国都无限风光,1997年在西部地区仅次于成都、重庆、西安、昆明,此后其辉煌却逐渐暗淡。标兵渐远、追兵紧逼,在新一轮产业转型与城市竞争中,绵阳如何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是摆在地方执政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绵阳亟须一场深刻的变革。


 
 
2022年5月,历经11轮谈判,从对接到达成协议,用时仅一个半月,总投资规模280亿元的巨星稀土先进材料产业园入驻绵阳。量产以后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将填补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空白。
 
除了巨星集团,近半年来,还有两个百亿级重大制造业项目落户绵阳。绵阳加速推动招商引资的红利,正在向全市拓展。
 
加速带来的紧迫感,缘于开放的高层。今年以来,绵阳市党政一把手接连和企业家座谈,聊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
 
很大程度上,这种紧迫感也传递给了在绵阳工作和生活的许多人,41岁的邓黄是中广核医疗科技(绵阳)有限公司和中广核同位素科技(绵阳)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这是他到绵阳工作的第二年。
 
谈到举家定居绵阳两年的感受,邓黄说,他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绵阳党政机关危机意识更强,不止一次恳切地“希望我们能够在核医疗方面吸引产业集群,以助力绵阳的高质量发展”。
 
1、“危机感”
 
危机感,或许是由于绵阳这座城市的名片还不够响亮。
邓黄说,来绵阳之前,他没有听过“中国科技城”的名号。来之后才发现,这里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以及依托于此生长开来的富集的科技资源。
 
不仅是科技,这座双脚伸进江里的城市,还有由历史层层叠加出来的厚重感。
绵阳设县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建汉第二年,在此设县,名字叫“涪”。
涪江江水抱山流。一般而言,江河汇流的地方,都是文明的繁衍之地,绵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身处古代蜀文明连接巴国的水路交通要道,两大文明共同造就古时涪城今时绵阳——既有蜀文明的野居闲趣,也有巴文明的勇毅恣肆。
 
或许也只有藏于这山水之间的文明融合,才能孕育出治水的大禹,养蚕缫丝的嫘祖,奇诡浪漫的诗仙李白。
 
可这些,若不是有人刻意提起,又有谁会把这些人物、山水和绵阳联系起来?以至于今日,曾挂任绵阳市副市长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向朋友介绍绵阳时,话尾还总会带一句:“绵阳不仅是科技城,还是李白的出生地。”
 
绵阳务实踏实的性格,甚至隐藏在六十年来的产业建设里。20世纪60年代,被中央选中成为“三线建设专区”的绵阳,如同一艘载满希望的摇船,来自五湖四海的知识青年和热血工人在这里相遇。
群山连绵间,坐落着中国“两弹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邓稼先、王淦昌、于敏、朱光亚等9位两弹元勋和成千上万的科技精英扎根绵阳,“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奠定了绵阳在军工科研生产领域的特殊地位。
在绵阳,仅城中一条宽10米、长500多米的跃进路,就汇聚了长虹机器厂、涪江机器厂、华丰无线电厂、涪江有线电厂等项目,创下的电子行业产值占据当年四川全省的三分之一。 
然而,不少当地人却慢慢发现,让人记忆犹新的是长虹、九洲等知名企业,而非绵阳。
即便到了2000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为中国唯一科技城之后,囿于国防军工的神秘,绵阳也始终难以把这些优质资产转化为撩拨人心的城市形象。
“(绵阳的)有些产业、有些贡献的确不太好宣传。”孙福全说。但悖论就在于,在强调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注意力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像过去那种深藏功与名,在如今已不太适用。
如果大部分公众、企业家对绵阳的概念还停留在军事工业、国企等标签上,“那这座城市剩余的绝大部分价值在公众眼里都是‘隐形’的,也就很难吸纳各式各样的市场主体”,一位学者如此评价。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绵阳科技城的建设发展,在不少业内人看来,这是绵阳加快技术、资本、信息、人才和设备设施等资源要素融合互动的明确信号。
 
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加大开放,优化产业布局,聚集创新资源,告别“内陆意识”,上述学者认为,低调的绵阳才能有更多机会。
 
2、“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
 
开放本就是绵阳的基因。
 
绵阳人说,绵阳依山而立,傍水而生。的确,在水边的城都是向水敞开胸怀的,涪江、安昌江、芙蓉溪水三江汇流的绵阳,怎么能锁闭自己呢?
 
要定义绵阳的多元包容与开放自由,以老牌国企九洲集团命名的九洲大道也是一张合适的名片。
 
2022年,总人口531.2万人的绵阳,拥有两院院士3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4.7万。这意味着,每100个生活在绵阳的市民当中,就有4位技术人才在这里讲述着产业迭代变革的故事。
 
人才跟着产业走。王岩在这组数据中看到了绵阳的未来,“机会在哪里,人就往哪走”。
 
高考之后,老家在河南的王岩入川深造。2017年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小喜欢电子技术的他选择了绵阳。在这里工作的5年,很少有人给他贴上外地人的标签,他说,很庆幸在本地人眼中,他是“创新变革的年轻人”。
 
有时候他也会私下和生活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里其他城市的同学比较,他觉得“近一年来自己在绵阳感受到的活力,他们未必能感同身受”。
 
王岩工作的地方就在九洲大道上,绵阳科创的基因就在道路上流动。空中俯瞰,白色建筑组成的星形建筑群极具设计感,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科技城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国家高新技术成果发布中心分布其中,为科创人员提供一站式的创新服务。
 
不远处,科技城创新中心三期拔地而起。按照规划,招商引资后,这里将聚集超千亿元的创业产业集群。


 
 
绵阳的交通线承载着绵阳对外开放的又一大期待。宝成铁路、西成客专纵贯南北,成兰铁路加快建设,中欧班列成渝号(绵阳)常态运营,绵遂内铁路开工在即。2022年6月20日,中欧班列成渝号(绵阳)首发,满载50个集装箱开往欧洲。自此,“绵阳造”直抵欧洲舞台展开竞技。
 
进军国际市场之外,绵阳开拓国内市场的战役远未停步。东进厦门,南下东莞,“绵品出川”行动耳目一新,彰显绵阳大力实施“开放活市”战略的定力和决心;亮相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消费端引领带动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推动实现“绵阳品牌”的打造。围绕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产业转移城市布局,绵阳将原来的驻外点调整为7个驻外投资促进中心,聚焦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等专业化招商引资。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绵阳新签约项目80个,签约总金额775.63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制造业项目55个,签约总金额500.13亿元。三个月后,签约招商项目已攀升至147个,总投资达1447.63亿元。
 
传统的国字号企业在升级,围绕它的产业布局也在加大开放。绵阳人希望,撒进去一颗种子,就能长出一片中小企业。“链主企业缺什么,下游中小企业就生产什么,这种订单式生产,将让整个产业链更加牢固。”绵阳市经济合作局负责人如此形容。
 
中电光谷绵阳科技园就承载着绵阳的勃勃野心。这个用地面积498亩,专门为高新区内龙头企业做配套生产的智能制造园区,将围绕长虹、京东方、九洲等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100家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链上的优质中小生产企业,在更短半径内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协作,有利于加速打造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不少投资人也观察到科技城正在发生的变化——科技动能与日俱增,引进其他产业项目的力度和速度也有目共睹。“今天的绵阳,已经成为一处充满希望与梦想的未来之城,正处在资源多、要素优、潜力大、前景好的最佳投资时期。”在“科技之城·宜居绵阳”2022年绵阳市地产招商推介会上,新疆金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蓉这样评价。
 
在投资人看来,当绵阳开放、包容的性格让越来越多人看见,绵阳就能更容易抓住从无到有的机会。
 
3、优环境:转化科研“家底”
 
机会袭来,挑战也紧随而至。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双城经济圈正式上升为国家级战略。
 
身处成渝双城经济圈,绵阳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刷新”自己的定位,这给新一轮的经济布局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在孙福全看来,成都和重庆在整个经济圈里,仍会作为核心城市承担更多的综合性功能,而绵阳要发挥自己的科技和产业特色优势,主动融入到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甚至可在某个集中的区域共建西部科学城。
 
这样的愿景并非空想。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已建、在建、谋划阶段的科技城(含科学城)已达279个。赛迪顾问联合赛迪科创发布的《科技城百强榜(2022)》中,绵阳位列全国第七,中西部第一,其评语为:“绵阳、成都等地区科技城发展势头强劲,正在带动西部地区加速赶超。”
 
另一组数据更能反映绵阳的科技实力。“十三五”期间,绵阳累计实施省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650余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14%以上,居全国城市前列。
 
“关键是要把绵阳的科技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聚集创新要素。”孙福全说,绵阳的底色就是科技,但这种底色不应该只限于大院大所里,而是要将它转化、应用。“到了那一天,走在绵阳市的大街小巷,你就能感觉到科技元素无处不在,这就是真正的科技城。”
 
如何让科技资源“走出”国防军工,绵阳的回答是,“走向”民用科技,围绕绵阳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引进领军企业,培育创新主体。
 
令孙福全同样欣喜的是,绵阳开放之门越来越大。但问题也随即变成,引进了,还要留得住。
 
绵阳给出的回答是,不断做优营商环境。对企业来说,政府服务的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弥足可贵。
 
一提起绵阳的政商环境,从深圳入川的邓黄感叹,“舒服、不别扭”。当初,他所在的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敢于在绵阳投资核医疗产业,除了这里有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能在技术和创新上给予大力支持外,还有日益优化的营商氛围。
 
2022年5月6日,中广核医疗科技(绵阳)有限公司和中广核同位素科技(绵阳)有限公司受邀参加了市委市政府举办的企业工作座谈会。
 
会场上,不仅是摆在桌面上的参会名单将企业家们排在了市级部门和参会单位前面,而且在安排座位时,也同样是将企业家们排在了市级部门和参会单位前面。
 
“企业家们被邀请与市委书记面对面,书记一家一家听取企业关切的核心问题。”邓黄对这种“礼遇”记忆犹新。会后,市委市政府又制定了专班对接服务机制,责任领导面对面梳理企业困难。当日座谈会现场还专门建起一个涵盖全市规模企业和市级领导、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的“绵阳企业家群”,企业家可直接对话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问题在哪?困难在哪?满不满意?领导们一目了然,有力地推动了绵阳相关部门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一次座谈会,一个“绵阳企业家群”,带动的是绵阳市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之后,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各部门分专题策划实施“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座谈会,旨在解决在绵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截至目前,市级层面已组织召开6场“面对面”座谈会,累计邀请企业180家,收集问题建议375个,已解决270个。各县(市、区)、园区、市级部门相继召开座谈会121场,累计邀请企业1615家,收集问题建议1270个,已解决748个。
 
“软环境”就是硬实力。绵阳优化服务、助力企业的常态化沟通并未止步,一位当地官员援引绵阳市委书记的要求——要树立“店小二”意识,坚持“用户思维”改进相关政务服务,打造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闭环”生态。
 
当认真务实的绵阳开始加速优化、加快开放,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正在重焕光彩,肩负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使命的科技城正在提能升级。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一个更好的绵阳,值得被看见。
 
涪江出川北,潮涌气象新。
 
责任编辑  晓 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警惕罚款式创收冲动:80城市罚没收入上升
    下一篇: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低票价“慢火车”续助农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