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关注的班公湖

来源: 征观天下 作者: 托尔斯泰山 时间:2022-08-04 点击:
就在全网沉浸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之时,西部边境中印却悄无声息的办了一件大事!就先让我了解一下美丽的班公湖和中印近几年的边境冲突。
 
班公湖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演进
 
班公湖,又称措木昂拉仁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月12公里处,海拔4242米,呈东西走向,全湖面积为604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为413平方公里,约占68.5%;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为191平方公里,约占31.5%。
 
班公湖是中国最长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长最著名的裂谷湖。CNN于2018年公布了一个“全球自然奇迹Top50”榜单,班公湖以第9位入选。班公湖由3个狭长的湖泊组成,相互间有水道相通,呈东西走向,长约160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最窄处仅50米。
 
班公湖湖水十分清澈,能见度通常为3-5米,由于湖中有盐分和光照、深浅、亮度等因素,阳光下远远看去,呈现出墨绿、淡绿和深蓝等不同的颜色。
 
受地形与气候影响,班公湖有一个奇特的地方,那就是同一个湖,东边是淡水,西边为咸水,也就是在我国境内的是淡水,在印度控制区为咸水。位于中国境内的班公湖,水色碧绿,水质好,周边景色非常秀美,四周群山环绕,远处雪山点点。
 
1846年之前,班公湖东侧的拉达克并不存在所谓的“印度人”,那个时候连英国殖民当局(东印度公司)的势力也还未达到该地区。拉达克传统上是藏区同中亚和南亚交通、贸易的中心和门户,历史上属于中国西藏的一部分,清朝时为受驻藏大臣节制的西藏藩属。
 
拉达克是藏族的传统居住区,有“小西藏”之称,信仰噶举派佛教,无论从地理、民族、宗教与文化等各方面看,拉达克都更接近西藏。
 
从1683年开始,拉达克就年年向西藏进贡。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次大陆扩张的过程中,对拉达克等西藏西部地区日益关注,因为该地区扼住了英国通往亚洲腹地之路。
 
1834年,南亚的锡克王国查谟士邦总督在得到英国的支持下,出兵5000余人突然侵入拉达克,拉达克王派人到拉萨向清朝驻藏大臣求援,但是驻藏大臣却拒绝派兵支援。
 
1835年,锡克军队击溃了拉达克军主力,攻占了拉达克首府列城,拉达克被迫签订城下之盟,沦为了查谟的附属国。

之后,拉达克人不断反抗,在锡克军队1839年第四次入侵拉达克之后,对该地区的统治才得以巩固。随后,锡克王国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西藏阿里地区,遭到藏军与西藏民众的英勇反抗,将侵略者赶出了阿里地区。
 
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由于锡克王国在入侵阿里地区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军力。1845年,英国趁机发动了对锡克王国的战争,战争最终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胜利而告终,至此,1846年锡克王国的部分领土被并入英属印度领地,班公湖从此被强占了1/3。
 
事实上,班公湖问题的由来是当年英国遗留政策的延续。众所周知,印度历史上曾经长期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战结束后,英国已经无力再继续维持自己庞大的殖民地帝国的统治体系,印度也趁此机会,借助当时世界上民族自决和殖民地独立的东风,获得了国家的独立。
 
然而,英国并不想轻易让印度脱离其的掌控,因此,英国在放弃对印度控制权的同时,埋下了许多隐患,典型的就是印巴分治、麦克马洪分治。
 
在印度属于英国殖民地时期,英国的探险家麦克马洪擅自在中国与印度的边境地区划了一条线,在这条线中,把很多原本属于中国的领土也划给了当时的英属印度,因为这对英国来说是有利的。
 
后来随着印度的独立,这条被英国人划定的“麦克马洪线”也成为了英国留给印度的“遗产”,成为了印度自己所认定的边境线。而对于中国来说,这当然是无法接受的,这也就是中印边境问题长期以来难以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班公湖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阿克塞钦地区最大的湖,也是连接阿克塞钦和达拉克地区的交通要道。阿克塞钦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从新疆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而且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如果印度要从达拉克地区进攻中国就必须仰攻,这在极度缺氧的阿克塞钦地区来说,无论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几乎都毫无胜算的可能。 
阿克塞钦距离新疆喀什约460多公里,距离拉萨约1200公里,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约500多公里,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约499公里。从地缘战略角度看,阿克塞钦位于正中间的位置,向南,可以威胁印度首都新德里;向西,可以与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遥相呼应。
▌中印近几年的边境冲突
第一次发生在2013年的达拉克-阿克钦赛地区的严重对峙事件。该事件的苗头其实在2011年就已经有了苗头。当时印度在非法占领地区建立了永久性的楚马要塞,中国军方主动出击拆毁该要塞。在拆毁该要塞之后为防止进度再一次的不法行为,在实控线中方一侧开始建立了一个四个帐篷的营地,而印度也在附近建立了八个帐篷的营地,双方发生严重对峙。中国军方火速做出反应,印度看到中国的决心以后派外交部长访华沟通协调此事。最终双方结束对峙。因此事印度政府的火速认怂态度,印度议会开会期间反对党一度与执政党爆发肢体冲突,导致议会被迫休会。印度反对党认为这是1962年以来的又一次国耻。
第二次就是发生在2017年著名的洞朗对峙事件。当时很多人认为中国政府的行为过于偏软,吴京的《战狼》得益于本次冲突票房大卖。但事实是中国军队首先铲除了印度实控线一侧的两座碉堡。紧接着又在中不边境开始修路,印度越境阻挠中国修路,发生对峙。8月5日《解放军报》发表评论文章《不要低估我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对印度提出了战争警告。8月28日对峙结束。整个过程中国不仅铲除了印度非法建设的碉堡,顺利的修完了路,还顺带建立了一个可以容纳上千人的训练基地。
第三次也是最近的一次大规模对峙冲突发生在2020年中旬。印度试图在非法占领区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以达到永久占领的目的。中方提出抗议。双方因此在5月发生了对峙冲突,双方互有损伤。紧接着6月份印度又试图越过实控线拆除中国军队的帐篷营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双方爆发大规模的械斗。在械斗过程中我方团长祁发宝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战士肖思远、战士王焯冉不幸牺牲。印度方面包括一名上校在内的20人死亡,76人受伤,10人被俘。印度在德普桑平原失去了250平方公里的控制权,在班公湖失去了50平方公里的控制区。 
自此,中印关系再度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避免事态的进步恶化,中印重启了军长级会谈。时至今日,军长级会谈已经展开了15轮,但依旧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所以随着第16轮军长会谈日期一经敲定,无论是中印双方还是国际媒体都给予了莫大的关注。


▌中印最新的谈判
 
据印度《印刷报》消息,第16轮军长级会谈已经于7月17日上午如期举行,中印代表都本着致力于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的想法,争取进一步解决中印边境西段实控线地区的有关问题。 
据印度媒体近日报道,此次军长级会谈中,中方率先拿出诚意,称会在加勒万河谷等地后撤2.5公里!印度在接收到中国的诚意后,也表示会从撤离地区撤出部分军队和车辆! 
至此,美丽的班公湖又离我们远去一步,将来再去恐怕需要印度的签证!

(本文以及图片均转载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联合国回应佩洛西窜访台湾:重申遵循一个中国政策
    下一篇:龚正:面对百年变局,浦东是我们的“王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