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届——最庞大、最特殊的知青群体

来源:彩虹晚晴天地 作者:知史 时间:2022-06-27 点击:

(彩虹天地编者按:
       上海最庞大的知青团体是上海市属国营农场的农场知青,有44万之众,占上海知青人数近40%。其中1968年起进农场的知青分为老三届(66、67、68届高初中毕业生),中三届(70、72、73届毕业生)和新三届(74、75、76届毕业生)。唯独就是没有69届,因为那时“一片红”,他(她)们几乎全部去了外地的军垦、农场和插队落户。)
 
       应当说69届知青是最庞大、最特殊、经历最坎坷的知青群体。本文作者是69届知青,此文基本上反映了69届知青的概况。
 
       如果说到“知青”这个只有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代表了整整一代人坎坷命运的名字时,人们自然而然联想到的是“66、67、68”这三届初高中毕业生的“老三届”,而很少有人提到我们69届。
 
       而实际上,我们69届初中生不仅和68届毕业生成了“一片红”(毕业分配全部去上山下乡)的光荣花,更重要的是我们69届初中生文化程度最低,去农村的人数最多,在农村的时间最长,上山下乡时年龄最小的一届。
 
       当然之后的70、72、73、74、75届,虽然也有去农村的,年龄也是很小的,但他们的毕业分配是“四个面向”。就上海而言,他们到农村,基本上是上海的市属国营农场,而且时间也没有69届那么长
 
       由于在农村的时间最长,所以我们之中的更多知青在农村生活吃的苦也更多,对于农村生活的体会也更深。
 
       一般来说,“老三届”更多的含义是指“文革”初期在学校“停课闹革命”的“红卫兵”,他们是运用“大字报”、“大辩论”、“大串联”直接参与“文革”的急先锋。而“红卫兵”的一切所作所为,“69届”以及后来的几届初中生由于都是“小屁孩”,而被排除在外。
 
        “69届”初中生更多的含义就是“知青”,他(她)们在1968年到1978年上山下乡运动中人数最多、在农村时间最长的“知青”群体,69届的这一届最具有知青的代表性。
69届初中生的特殊时代背景
       50年代初,是新中国诞生不久开始进入一个改朝换代的时期。社会主义的中国大地焕发出了火红的热量,劳动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对新生活激发出了极大的热情。与此同时,迎来了一个人口出生的“光荣妈妈”高峰期。人口的高出生率,客观上造成了5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孩子们,必然经历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而这批“光荣妈妈”的产物——最早的一批,就是1953年(生肖蛇年)出生的,后来成了上山下乡一片红中的“光荣花”——69届知青。
 
       就以徐汇区的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来说,69届又是历年来学生最多的一届,竟然有14个班级,并且每个班级都有50个学生之多。69届初中生在“一片红”毕业分配政策下,几乎是一个不留地统统去了农村。难怪仅仅1970年这一年,就有12万上海69届初中生被“一片红”送到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的统计记录。
 
       69届初中生,严格地说仅仅是一个小学毕业生。1966年小学毕业前夕,国家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当时他们还是个懵懂少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唯一能感受的就是街上闹哄哄的,大批判、大辩论、大批斗……学校老师不能再上课了。在将近停课一年之余后,按照当时“就近入学”政策,被送进了中学。
 
       初中的两年多中,基本上没有接受连续的常规文化课教育。学工、学农甚至学军,一晃两年多过去了。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的批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号召发表后,全国出现一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上海的68届和69届初中生,他们的毕业分配政策被规定为“一片红”,也就是全部到农村去。
 
       69届初中生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他们在文革初期的所谓革命洪流中,是被抛弃在一边没人管没人问的——既不能参加“革命大串联”,又不能加入“红卫兵”争当革命的急先锋。二是进入初中后没有接受过一天正规的初中数理化等文化课的学习。三是毕业分配全部去了农村,全部成了知青。


 
       回忆当年,铺天盖地的大红喜报,敲锣打鼓的宣传攻势,对于朦胧中的69届学生娃加上具有强烈翻身感的父母们,当时的“一片红”,有血气方刚的冲动,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在不满17岁的年龄,远离父母,独自去到艰苦的农村,这实际意味着在城市的失学、失业与城市生活的告别。
69届知青特殊的上山下乡经历
       从1968年到1978年漫长的农村生活中,69届知青中更多的人在农村的时间是最长的,他们见证了中国农村的风风雨雨。其间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0至1972年。
       对中国农村的贫穷与困苦,对广大中国农民在农村日出日落的劳动,对发生在他们自己周围的事情,很多时候表现出:在认识上是模糊的、肤浅的,甚至是无动于衷的;而客观上对农村更多的事物感到新鲜,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冲动。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69届知青还不满20足岁,还保留着学生时代的天真,所以在广阔天地里更显得没有任何束缚。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主要的是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和劳动的考验。这个阶段他们在农村中表现出更多的是被动的劳动和生活,也是接受农村生活教训最多的阶段。人生的第一次和第一步都是在这个阶段开始的,所以这段生活在他们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记。
第二个阶段:1973至1974年。
       从时间上来说这个阶段仅仅只有两年,但从69届知青离开城市到农村生活,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这个阶段几乎所有的知青心态都开始发生了变化,普遍地开始为自己的知青人生命运深深担忧起来。周围的情况发生了更多的变化,很多知青开始利用家庭和社会关系,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跳出农村、脱离知青生活。病退、女知青结婚嫁人、投亲调动等等更多的情况开始发生。
       由于当时国家的贫穷,即使是城市人的生活也都在最低的生活水平线上,所以导致社会上出现了普遍的“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在有限的知青招工招生上调机会面前,知青间常常为了一个名额,力争得尤为激烈。当时城市学生毕业,尽管不再是“一片红”,但还是继续不断地有新的人群加入到知青队伍中。现在老的知青还没有走掉,新的知青又来了。
       69届知青在农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69届知青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自信心,很快被现实所击倒,生活的未来显出更多的是无望。也正因为如此,就出现了全国知青问题大暴露的现状。
       1973年福建省一位知青的家长“在呼天不应,呼地不灵的艰难窘境中”,大胆地给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写信“告御状”,反映包括他自己儿子在内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艰难状况。4月26日,毛泽东给这位家长复信:“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毛泽东复信后,中共中央于6月21日发出了[1973]21号文件,国务院也于6月20日至8月7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研究“统筹解决”的措施。之后的一段时间,知青生活得到了社会很大的关注。
第三阶段:1975至1978年。
       
应该说这也是知青们在农村最为艰难的时光。无论是从个人的思想和精神,还是从人对物质的需求上,都表现出一个知青在漫长的农村生活中,已经到了麻木和无所适从的时刻。他们几乎和当地的农民一样,完全融入到农村的村民中去了,出工、干活、记工分。也正是这样,知青们对身边的村民们、对周围的田园村庄普遍都有了深厚的感情。知青间的共同命运和经历也使他们的心态变得平稳起来,共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有了深深的知青情结。
       从1968到1978年,在整整10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69届知青显得尤为特殊。从生活经验上说,来到农村的时候他们年龄最小,生活自理能力最差;从智育上来说,他们是仅仅停留在能写一封家信的文化基础上;而从在农村出工干活的能力上来说,当时仅仅处于一个还没有发育成熟的青春期。所以说69届知青有着更多不被人们理解的痛苦与迷茫。在农村招工、招生上调过程中,69届知青遇到更多不公的待遇。甚至其他“老三届”知青一个“比你早来农村”的理由,就让你最终还将在农村继续生活等待下去……
       在1978年后的知青大返城中,69届知青同样也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值得反思的是:当年69届初中生在“一片红”的分配政策下,去农村的时候是义无反顾的,去得最坚决;而在大返城时,69届知青也是回来人数最多、离开农村最彻底的群体。大批69届知青的回城,又面临着住房、就业的更大压力。他们将面临着人生博弈又一个战场。
69届知青是中国体制变革的阵痛中受伤最重的一代
       知青大返城和全国恢复高考后,知青的命运自然有了改变。而69届知青在恢复高考时,尽管他们的年龄相对于“老三届”知青小一些,似乎还有优势,但实际上,由于69届知青的数理化文化程度最低,甚至是“零”,所以就恢复高考来说,实际这扇门好像是为“老三届”开设的。更多的返城69届知青是通过顶替才有了回城后的工作,生活才开始稍稍步入稳定……由此最终的结果,69届知青就成为了中国体制变革的阵痛中受伤最重的一代。
当69届知青生活刚刚回归正常、自己做了家长之后,他们的子女大都集中在2005至2008年这三、四年中大学毕业,由于高校不再毕业分配,其后代在需要就业或寻找工作时所面临的困难,也是最多的。
       历史造就了一生坎坷磨难的“69届初中生—69届知青”,在未来的人生途中,69届这个特殊的知青群体,还将继续不断地去付出更多……
       当我们在回眸反思知青岁月的种种酸甜苦辣与磨难之时,但我们依然会不忘初心、自强不息地开拓进取,在新时期发生历史巨变的条件下,积极地面对未来,建树自己最有价值、最有现实意义的夕阳人生。

责任编辑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创龄人物采访系列之:红色传承人——葛元仁
    下一篇:民进党调涨电价能否解台湾缺电之忧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