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战场,我们是战士!”近万退役老兵火速集结接力守“沪”

来源:文汇报 作者:何 易 时间:2022-04-10 点击:
从服务方舱到核酸检测,从送菜上门到环境消杀——

摄影/日升

      从服务方舱到核酸检测,从送菜上门到环境消杀,申城退役老兵火速集结,24小时接力,只为守“沪”安宁。

       ■记者 何 易
      
       一封倡议书、两个招募令,申城退役老兵火速集结。从服务方舱到核酸检测,从送菜上门到环境消杀,他们24小时接力,只为守“沪”安宁。
      
       截至昨晚,本市退役军人疫情防控志愿力量总规模已达近万人,志愿服务分队近60支。其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首批35名退役军人抗疫医疗志愿服务队经培训后,于前天奔赴杨浦区方舱医院、社区核酸检测等一线岗位。
      
       “这里是战场,我们是战士,一起守住社区这道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退役军人发扬军队优良作风,用实际行动诠释“戎装虽卸、初心依然”的忠诚与担当。
      
       奔赴方舱:曾是军医的他们义无反顾
      
       4月7日凌晨2时,上海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队发布《致全市退役军人的倡议书》,号召大家紧急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践行革命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使命担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同时,总队发布公告,组建“戎耀申城”抗疫医疗志愿服务队,招募具有医疗背景的退役军人服务方舱医院等。
      
       集结号吹响,医护战线的退役老兵向杨浦江湾军休中心集结,他们集合了传染、麻醉、急救、中医等多方面的专业力量。
      
       “大疫当前,责任重大。作为退役军人,必须回到队伍中。”出征前,35名老兵用军人誓词再次宣誓,接受战旗,成立临时党支部。经专家培训后,分别奔赴杨浦区方舱医院、社区核酸检测等岗位。截至目前,报名参与抗疫医疗志愿工作的退役军人总数已超过1600人。
      
       “军人的本色不变。”今年66岁的王引虎,是第一批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他曾担任解放军某医院院长,擅长内外科等诸多领域。虽然年纪大了,但抗疫经验、体力都不输年轻人。“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要到哪里。”
      
       退役两年、从医19年的肿瘤科博士汪颖主动请战。临行前她给父母写下长信,其中写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曾经是一名军医,现在更应该投入到这场战‘疫’中去。”
      
       检测送样:哪里危险就奔赴哪里
      
       清晨5时,退役女兵、嘉定区菊园新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顾吴逸,已在社区核酸检测点位做好准备。她进入楼道逐一敲门通知居民下楼测核酸,同时帮助老年人申请核酸码,维护排队秩序……
      
       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谈家桥退役军人服务站有一支核酸检测三人小分队,他们分工明确:一人负责敲门通知、一人负责维持秩序、一人负责现场消杀。退役军人毛剑卫穿好防护服后,就开始“扫楼”,一上午跑了17栋楼,走了2万多步,浑身湿透。
      
       青浦区有支“老兵车队”,承担着医护人员接送、核酸检测样品送样等任务。“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车队队长王玥说,面对“多点分散”的工作模式,十余名队员不分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3月3日至今已承担核酸检测样品送样等任务共计5676车次、行驶91725公里、接送90872人次。
      
       社区一线:运菜、消杀展现硬朗作风
      
       傍晚时分,一群“大白”和“小蓝”在黄浦区老西门街道一个封闭区域来回忙碌,老式里弄内道路弯曲狭窄,物资运输大多靠人力。一辆黄鱼车、一辆平板车、几辆超市手推车就是这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全部装备。
      
       “黄鱼车一次大概能装20至30袋,手推车8至9袋。”自告奋勇踩黄鱼车的沈明说。年近五旬的他是一名退役军人,这次主动请缨进入封闭区域战“疫”。春夜微凉,但沈明防护装备里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濡湿了好几遍,当晚11时,1400余份物资运发完毕,他随便扒了几口饭,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点位已全面消杀!”连日来,上海虹鹰救援志愿服务队队长、退役军人张磊的手机微信就没停过。3月中旬,虹鹰救援队迅速成立消杀组、后勤保障组、设备维修保障组,派出多组志愿者对相应点位进行全面消杀。
      
       “消杀队员每天身背重达30多公斤的设备及消毒液,连续负重爬近万阶楼梯。不少队员的脚底都磨出了水泡,虽然很辛苦,但是大家依然坚持着。”张磊介绍,“我们的女队员也没有丝毫娇气,而是主动背起弥雾机和男队员一起参与消杀。”据统计,“虹鹰”已完成50余万平方米的消杀任务。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上海将分“三区”进行阶梯式管理
    下一篇:援沪医疗队八方驰援同心守“沪”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