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解读疫情话题:以平常心抗疫 曙光必在前

来源:中国网 作者:伍策 一丁 时间:2022-03-11 点击: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成簇本土病例,迎来了一波境外输入病例与本土病例叠加的严峻考验。3月7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其个人微博发表长文,透露他目前大多数时间在做救治工作如何保持免于发生医疗挤兑的数学模型分析,以及考虑可能采取的防控模式调整措施。张文宏表示,与病毒并跑的阶段最为辛苦,也会有一定监管区域病例不断会被检出,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他认为,2022年,以平常心抗疫,依然相信曙光在前。

      张文宏在题为《严守新一轮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探索更智慧的动态清零模式》的长文中说,在今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近期防疫的总体工作目标。输入病例或者本土病例可能一直会有,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始终将流行控制到极低水平,不引起规模性的反弹,不引起医疗资源的挤兑,这样我们就有条件通过精准防控来尽量保证民众正常的生活。这点应该是非常明确的总方针,无论我们采取的是清零政策、动态清零政策、精准动态清零政策、逐步动态开放的政策,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将是我们的防疫底线。

      张文宏透露,他近期主要是和临床救治团队的专家们一起总结经验,在高输入病例,甚至在输入病例与本土病例叠加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救治工作,防止出现医疗资源不充分影响救治成功率的被动局面发生。

      据了解,3月7日,张文宏团队完成了上海近6个月的2266例病例的分析,发现在所有病例中疫苗接种的比例已经达到94%左右,在疫苗高接种率的背景下,如果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所有病例均未发展至危重症,无一例死亡。重要的是再次明确了疫苗接种与重症病例发生率的强相关性。

      “两针疫苗接种后,仍有一定比例会发生至需要吸氧的重症状态,但是在加强第三针免疫接种后的病例中,重症发生率降低至0.1%,更无一例发展至危重症。”张文宏如是说道。

      针对香港疫情,张文宏表示,香港防疫团队与内地支援团队密切合作,充分应用了各种有效的抗疫核心技术:疫苗接种,分级诊疗,扩大检测。统计数据显示,在香港第五波疫情发生以来,已有1561起死亡病例,其中94.7% 为年长者;91.3%未完成疫苗接种。在所有病例当中,完成两剂接种的病死率为 0.04%,未接种疫苗的,病死率为1.25%,高达前者的31z倍。如果是80岁以上年长者未接种疫苗的,病死率更是高达8.6%;如果已接种两剂疫苗,病死率为1.57%。目前,老年人接种率近期已有显著提升,80岁或以上人群接种率达51%,70至79岁逾78%,60至69岁逾88%。全人群第二针新冠疫苗的接种率达78%。第三针的接种人数近200万。

      对于未来抗疫,张文宏认为,疫苗策略的布局将是重中之重。根据近期沪港经验,以及国际上如新加坡和新西兰等地的经验,疫苗接种的意义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这种趋势只要维持下去,再通过很好的医疗分诊体系,包括中国香港在内,全球在未来走出疫情是可以预计的。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成簇本土病例。全国范围内迎来了一波境外输入病例与本土病例叠加的严峻考验。抗疫进入第二阶段,这些考验在上海1月份的两会期间,委员与代表均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与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抗疫各界力量当时已经为后期的应对作了全面的布局。包括:隔离用房、疫调追踪、核酸筛查,扩大隔离区的物质保障等等,各区政府为此也做了具体的预案。

      随着抗疫进入深水区,“动态清零”的策略得到了更清晰的贯彻。所谓“动态”的内涵展现出了更多的治理智慧和多样性。各地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在动态清零方面的尺度把控会有差异,这主要是取决于疫情防控的目标与成本效益比。特别是近期,在全国各地的动态清零过程中,难免会封控了一些机构,也包括医院、学校和商场。引起了社会上的一些反响。部分民众也产生了一些恐慌和怨言。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张文宏强调,抗击疫情到了新的阶段,既要避免一刀切,也不能发生“规模性的疫情反弹”失控,期间衡量的主要标准是抗疫的成本效益,如何既达到抗疫的工作目标,又不要盲目一刀切,以牺牲正常生活为代价达到所谓的清零目的。要力求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力争在常态化防控和疫情处置的各个环节采取最优的防控措施,做到以最小的防控成本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

      张文宏说,当前,我国在全面推广疫苗的加强针接种,贯彻优化的疫苗接种策略,同时布局系列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研究。我国防疫的能力在实战中终究会不断地得到提高与优化,同时近期我国的疫苗策略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中国已经进入全球三期临床研究的药物也一定会取得成功。

      “战胜疫情的曙光已经出现,在全球疫情出现逐渐回落的今天,依靠中国的生物医药成果、中国社会的治理能力,一定能够走出特立独行的最低病死率,逐渐回归正常生活的创新之路。”张文宏如是说道。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让美核武器回家 普京为何警惕乌克兰"拥核"?
    下一篇:中国代表张军就乌克兰生物安全问题阐述立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