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外交人士看中美握手50年:“世界需要合作”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姝徵 时间:2022-02-27 点击:
摄影/日升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开启举世瞩目的“破冰之旅”,他的中国之行被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
50年前,一位年仅12岁的上海小学生参与了美国代表团的接待工作。他就是当年中福会少年宫外宾接待小组成员,后来曾担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的桂永浩。
26日下午,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举办了一场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联谊活动,桂永浩分享了这段50年前的往事。
“当时少年宫有许多兴趣小组,当尼克松总统夫人走到合唱组的面前,同学们唱了一首美国民谣《草堆里的火鸡》。她听到后,眼圈都红了。”对这一幕,桂永浩特别难忘。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桂永浩回首50年前的接待经历,“这对我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作为访问学者,桂永浩曾赴美工作生活三年半。回国后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期间,桂永浩推动医院与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建立了“姊妹医院”关系。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他曾先后接待10批、70余位美国同行访华。如今,桂永浩担任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分管民间外交工作。
同样在20世纪90年代,Brantley Turner跟随因公出差的父母,第一次来到中国北京。“我父母那时的经历和感受,也许和赴美留学的中国人有着某些相通之处。”Brantley Turner说。
“我有很多人生大事,是在中国完成的。”在上海,Brantley Turner遇到了另一半成了家,如今她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两个孩子出生在上海。
Brantley Turner在中国已经生活20多年。现在,她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美合作高中——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的美方校长。
联合办学并非易事,教育理念的不同、教育体系的差异……桩桩件件都需要协商合作。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为学校带去了严峻挑战。但就在那个春节假期,学校的外籍教师选择提前回到中国,确保假期后学校能够正常开学。
做出这样选择,“一方面是为了事业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完成使命。”Brantley Turner说:“We can agree to disagree(我们可以求同存异),一起去做需要我们完成事情。”
“在半个世纪前,到对方国家去上大学、普通人在对方国家长久居住……这对于中美双方都是难以想象的。”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Jeffery Lehman如是说。
就在不久前,Jeffery Lehman刚获得上海荣誉市民称号。过去10多年,Jeffery Lehman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中国上海,他为中美合办的上海纽约大学付出大量心血。
在Jeffery Lehman看来,两国的高等教育合作是符合1972年《上海公报》内容和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上海公报》改善了中美两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它改善了科学研究、造福了全人类。”
分歧和摩擦在所难免,“合作总是比不合作困难,”Brantley Turner认为:“但我们必须学会合作,因为世界需要合作。”(完)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中国有足够资源,利用美国漏洞”
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站11月1日发表题为《华盛顿在把中国拒之门外时...多国人士反对美欧人为对华经贸往来设限
综述|要确保我们的公司尽可能自由地开展业务多国人士反对美欧人为对华经贸...莫迪访问乌克兰:刚在俄罗斯拥抱了普京,被评“走外交钢丝”
印度总理莫迪23日将首次正式访问乌克兰。莫迪22日在行前发表讲话时表示:印...日媒:“米动荡”引发民间担忧,日本民众着急囤粮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日本雅虎新闻网20日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报告称...港报:中国促和外交带给世界一股清风
参考消息网7月27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7月26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