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碑略介

来源: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王礼民 时间:2022-02-04 点击:

《中国知青馆》一书的知青地面纪念物中,设了“知青碑”条目,计碑67块。
 
知青碑条目编写条件,一是有照片,二是至少有二个不同渠道的报道和报道方式。




 
知青碑与知青石的条目界限,如果石上刻有“碑”字,归在碑类,如上海的“中华知青文化碑”,就是插在草坪上的一块自然巨石。
 
碑为知青亭附件的,或碑上罩有知青亭的,归在“亭”类。
 
另外,还有一些建在知青园区的知青碑,如果,编辑时未找到碑的照片,就不再单独列入碑类。64团知青纪念园有三块纪念碑,照片,文字素材俱全,经沟通,归在知青园条目,其中的知青碑不再单列。
 
知青烈士墓碑归在“碑类”,主要是习惯写法(单人墓碑);也有归在“园区类”。
 
因此,知青碑远不止67块,但是这67块作为样本,还是可以窥探知青碑建设发展的大致规律,始于知青死的“伟大”,高潮在下乡40周年,50周年的时间节点。是纪念,怀念,反思还是什么,看耸立在田野或围栏内,听无言知青碑的诉述……
 
没有单独列为知青碑的也有: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北井子村丹东中国知青文化园,同时落成的还有知青纪念碑,正面刻着:“大地之子,一代栋梁”。背面则是“知青纪念碑志”。
 
2017 年招远市青龙湖知青博物馆知青功德纪念碑。
 
2016 年湖南省永州市金洞管理区知青事迹陈列馆永州市祁阳县小金洞村金洞楠木主题公园“华芳岁月知青情怀”纪念碑。
 
2018 年广西柳城县洛崖知青城知青亭自 2015 年 5 月 23 日发出筹建知青亭的倡议,便得到 375 名知青的善举和热情,集善款 15 万元,经一年努力,知青纪念亭与知青纪念碑,同时落成。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张家寨茶场知青亭 2020 年 5 月 24 日,50 余名知青和部分张家寨籍春晖人士、群众代表、企业代表云集茶山,共同见证张家寨茶场知青纪念碑、知青亭成立揭牌仪式和知青上山下乡 46 周年庆典活动,共同追忆那段特殊的历史岁月。
 
陕西省延安市仙鹤岭北京知青园“延安插队期间已故知青纪念碑”上面刻录着近百人的名字,虽然有名,但似无名,此碑就如同历史上的无名纪念碑一样,为知青这两个字竖立起一块具有历史代表性的纪念碑。
 
2009 年跃进(46 团)知青纪念园 有三块知青纪念碑。
 
1、碑文为“我们的青春之火曾在这里燃烧”的“燃烧”建于 2008 年知青下乡四十周年际;
 
2、2018 年下乡五十周年时,为长眠在黑土地上的 24 名知青,建“亡故知青建立纪念碑”;
 
3、2019 年立“知青岁月”纪念浮雕碑,建成知青纪念园。
 
  读《云南知青纪念碑》
 
                  王礼民
 
    2020年8月18日,在云南花乐姆知青颐养基地举行了《云南知青纪念碑》落成仪式。
 
    我关注这座云南知青纪念碑有段时间了,但是,揭幕当天,友人发来文字,现场录像,还不太敢想信此碑竖起了。
 
    该碑的碑记有句话,“以青春为代价,用芳华铸苦难,慷慨怆然地书写了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在我接触的知青纪念碑中,这块碑(也有称为墙或塑像)的个性太强了,直到更多的云南知青,友人信息传来,才将该碑列入《中国知青馆》的新增条目,在归在知青碑类。
 
    碑记又云,由一场民间死谏触动了社会神经。“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促成了上山下乡运动的终结。
 
    何等悲壮,豪气!
 
请看塑像:
    三男三女六个男女青年形象,分别象征着云南知青上山下乡主要来自的五个区域(北京、上海、成都、重庆、云南)。左边拿笔膝上放书的女知青,代表着知青对知识文化的渴求,中左肩扛犁铧的知青正准备下田耕地,中间女青年是收割水稻的场景,右边男知青用力拉犁,右边女知青奋力推耙, 前面持机枪的机枪手是缅共知青的形象,他们代表着上山下乡的各个领域知青。
 
    “知青”已是敏感词,“缅共知青”敏感度加一成,说说也就罢了,塑像堂而皇之的揣着机枪摆在那里,还在“知青名录”中,勒石铭记。
 
    那是一段荒唐的,虔诚的,革命的,无为的,会有不同解读的历史。
 
    如今,容许表述与展示,可视为文明一大步。云南知青纪念碑的建立可为一例。
 
    留存知青历史(资料)的意义就在于此。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她的笑容温暖着我——忆丰一吟
    下一篇:两度获茅盾文学奖 我国著名作家张洁离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