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伊核谈判开启,能否破局?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安峥 时间:2021-12-29 点击:
伊朗称将聚焦“新的共同草案”,涉及取消制裁和核查等问题

12月27日,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委员会政治总司长级会议在维也纳举行,宣布启动第八轮美伊恢复履约谈判进程。 新华社 发

      ■记者 安峥

      2021年,本是恢复伊核协议的希望之年。美国拜登政府甫一上任便摆出重返姿态,协议相关方自4月起在维也纳举行多轮谈判。但由于美伊分歧严重、伊朗政府换届等原因,谈判走走停停,至今逡巡不前。

      12月27日,美伊恢复履约第八轮谈判在维也纳举行。有评论称,各方都有紧迫感,会谈气氛“谨慎而充满希望”。外界关心,本轮谈判较以往有何不同?重点谈些什么?最大分歧在哪?能为伊核协议重启注入多大动力?

      规划路线图

      27日晚,第八轮美伊恢复履约谈判在奥地利首都启动,伊朗、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相应官员与会,美方通过“穿梭外交”间接参加会谈。

      这是继12月17日第七轮谈判结束之后,各方时隔10天再次聚首。相较第六轮和第七轮之间长达5个月的停滞,本轮复谈启动得格外迅速。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27日表示,本轮谈判将重点讨论一份“新的共同草案”,涉及取消对伊制裁和核查等问题,是各方在上一轮谈判中达成的。伊方指出,最重要的目标是解除制裁,最重要的问题是恢复石油无限制出口。自2018年以来,伊朗原油日出口量已从280万桶骤减至20万桶。

      “自4月启动以来,维也纳谈判大致可分为两阶段,伊朗鲁哈尼政府时期的前六轮为第一阶段,莱希政府上台后的后两轮为第二阶段。”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指出,本轮谈判可以说是第七轮谈判的延续。

      按照西方说法,第七轮谈判取得“温和进展”,可以理解为两方面。李绍先指出,一是欧洲国家认为,鲁哈尼政府时期前六轮会谈的主要成果(目前仍保密)被莱希政府所认可;二是伊朗提出的两份建议草案,被欧洲三国及美国大致接受。在此基础上,本轮谈判旨在将上述“温和进展”文字化、协议化。这不是说双方可以一蹴而就地达成重返伊核协议,而是会为未来的谈判制定框架和路线图。

      紧迫感上升

      除了与上轮谈判间隔较短,更引人关注的是,本轮谈判刚好赶在圣诞节和新年假期。

      舆论认为,各方都有一种紧迫感。相较伊朗、俄罗斯和中国,美欧外交官态度不甚乐观,他们认为时间正在耗尽,这可能会是最后一轮谈判。

      “与几个月前相比,谈判背景更趋复杂,时间似乎越来越站在伊朗这边。”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指出。

      从美国方面看,拜登政府制定了重返伊核协议的新目标,但行动上还是特朗普时期的老一套。自从撤军阿富汗以来,美国在中东的收缩态势更加明显,对伊朗施加影响、迫使其就范的手段和能力日趋减弱。但拜登政府既想在协议中夹带更多新内容,比如限制伊朗地区扩张、限制其导弹发展等,又不放松制裁。美国表现出的自相矛盾也成为维也纳谈判陷入僵局的原因之一。

      从伊朗方面看,莱希政府立场更偏保守,反美可以说是其政治底色,就伊核协议与美国妥协的空间较鲁哈尼政府更小,不可能接受2015年伊核协议之外的要求。再加上针对美方举动,伊朗自2019年5月以来逐步中止履行协议部分条款,在离心机数量、浓缩铀丰度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可以说占据更多主动。

      从中东层面看,地区因素某种程度上正向着有利于伊朗的方向发展。今年春天以来,地区大国间互动增多,伊朗与传统对手沙特的关系出现缓和迹象,海湾地区形势趋于降温,这使得伊朗所受压力有所减轻。不过,以色列对伊朗仍持强硬立场,甚至还在伊朗军演后发出打击其核设施的威胁。

      前景不明朗

      尽管取得一定进展,尽管各方都表现出对话意愿,但不可否认,各方分歧仍较明显。欧盟谈判代表27日称,在接下来的几天和几周内,各方都需要努力工作,华盛顿和德黑兰必须做出“艰难决定”。

      “我对谈判前景始终持谨慎乐观态度。”李绍先指出,乐观在于,无论美国还是伊朗,恢复协议是一种共同追求。拜登自竞选时期就作出承诺,尽管有障碍,但确实在向前推进。美国的中东政策调整实际上围绕这一既定方针展开。随着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收缩,其主要地区盟国的政策也在调整,如沙特和伊朗改善关系等。地区国家各自寻找出路,两面下注。伊朗也想解除制裁,只是莱希政府出于现实考虑采取更强硬的姿态,不将谈判置于政治议程核心地位,不把石油出口作为年度预算的重头,只是将其作为锦上添花的目标。但无论如何,双方都在作出努力。

      谨慎在于,双方核心诉求南辕北辙。伊朗要求美国及欧盟解除制裁;美国则要求伊朗恢复履行伊核协议的义务,限制或冻结核活动。由于美伊严重缺乏互信,“谁先走第一步”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这是目前主要障碍之一。此外,美国制裁能解除到什么程度、伊朗如何回到协议约束之下,都将成为问题。特朗普时期新增大量制裁,理由包括侵犯人权、支持恐怖主义等,掺杂在国会两院通过的相关法案中,要想废除非拜登一人可以决定。

      “第八轮谈判能否形成约束性文件来规范下一阶段谈判,我认为是有可能的。这是各方期待所在。”李绍先说,如能实现,也是阶段性突破。

      “这些年来,伊核问题既是美国和伊朗之间的问题,也是地区性问题、全球性问题。”刘中民说。自2003年伊核危机发生以来,国际原子能机构、欧盟、联合国等各种机制都无法找到解决之路。直到2015年各方谈成伊核协议,但特朗普政府又因为觉得“吃亏”而单方面退出。总的来说,美伊之所以没有基本共识,根源在于伊核协议只是美伊关系的一部分。双方自1979年以来基于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的长期对抗至今没有解决。维也纳谈判的前景仍不明朗。

      美国陷困境

      美国在中东究竟要干什么?外界发出这样的疑问。《世界政治评论》网站称,美国试图在该地区的尝试大幅降低外界期望——全面参与问题管理,但没有重大突破,没有变革性调整,更没有民主繁荣……

      “从伊核问题看,尽管伊朗受伤较深,但美国也陷入困境——谈不拢、打不动、压不服。”刘中民指出,拜登政府上台快一年,在中东投入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伊核问题和伊朗邻国阿富汗的撤军。但总的来说,拜登政府缺乏克林顿、奥巴马时期的地区战略安排,中东政策鲜有建树。

      原因何在?有分析称,美国很难把握对付伊朗、安抚盟友和大国竞争三者之间的平衡。

      刘中民认为,美国想通过重返伊核协议一揽子解决海湾地区的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未来真正想解困,就不能一味地把伊核问题、伊朗地区政策、美国盟友关切等问题捆绑在一起。正如中方提出的,伊核问题与海湾地区安全问题不是一回事。中国倡导要分两条道路走。如果未来美国真正淡出中东,海湾出现以地区国家为主的安全机制,以解决各国对伊朗发展核力量的忌惮,这可能会给伊核问题的解决带来更多希望。

      不过,虽然美国加快战略收缩,中东格局随之出现调整和重组迹象,对抗和冲突的程度有所缓和,但“破坏性”仍不容小觑。“美国在伊核、巴以等传统问题上影响力仍在,仍能时不时造成地区热点问题的僵化甚至恶化。”刘中民说。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新华社体育部评出2021年中国十佳运动员
    下一篇:外交部揭露近期美赴华航班大面积取消真相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