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论语》这些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鲍鹏山 时间:2021-10-19 点击:
——鲍鹏山教授在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的演讲
思想者小传
鲍鹏山 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出版有《风流去》《孔子传》《孔子如来》《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先秦诸子八大家》《论语导读》《新说水浒》《致命倾诉》等30余部著作。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家可能都读过《论语》,或多或少对《论语》有所了解。《论语》里看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子曰”,书中一开头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就是夫子说话的意思。但孔子并不是一天到晚一个人在那儿说话,孔子说话前一般都有人提问,然后再“子曰”。这个“曰”,实际上就是回答的意思。《论语》中所有孔子讲的话,都可以把它看成老师和弟子之间的问答。
一位宋朝学者说过,读《论语》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把孔子当成自己身边的老师,把弟子提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这样学下来就会有收获,就能真正得到人生的启迪。
孔子有脾气有坚持有原则,不会无原则地迁就学生
孔子的众多弟子中,绝大部分已经不可考了,今天还保存下来的有70多个名字。这70多个弟子都是身通六艺之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那个年代基本的知识框架。一个人身通六艺相当于是一个百科全书式人物,非常了不起。
在众多弟子中,有一名叫樊迟的学生是特殊的存在。研读孔子和樊迟的多次对话,可以看到一个生动、严厉又个性鲜明的老师形象。
孔子在生前划定了“孔门十哲”,就是学生中最厉害的十个人,比如颜回、子路等,其中并没有樊迟。事实上,孔子与樊迟的关系是很亲近的,他对樊迟的教育可以说是很用心的。
举个例子,有一天孔子带着樊迟去见孟懿子。孟懿子是鲁国最有权势的三家大夫之一。当时,鲁国的大权并未掌握在鲁国国君手里,而是落在三家最有权势的大夫手里,分别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因为这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所以我们一般称其为“三桓”。这三家掌控鲁国大权400多年,一直到鲁国灭亡。
孟懿子同时也是孔子的学生。孟懿子拜师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问孝。他问:我父亲去世了,请告诉我孝顺的道理。孔子的回答特别有意思:无违。这两个字是半句话,并不是一句完整的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不要违背”。不要违背什么呢?孔子没有明说。
为什么孔子只回答半句话?要知道,孔子对学生是有很多要求的。学习没有主动性、自己不努力的学生,他是不教的。他跟学生之间还有一个口头协议,规定了老师应该干什么、学生应该干什么。
孔子打过一个比喻:一张桌子有四个拐角,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我只教你一个角,其他三个角,需要学生自己听出来。学生如果听不出来或者不愿意听,那孔子也不教了。
所以说,孔子是有脾气、有坚持、有原则的,他不会无原则地迁就学生。恰恰是因为这样,才能教出好学生。因为他逼着学生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不纵容学生的懒惰。这也就能解释,他在这段回答中为什么只说了“无违”两个字。
孔子从孟懿子家出来后,樊迟为他驾车。在车上,孔子主动把这个问题告诉了樊迟。樊迟马上就问:“无违”是不违背什么呢?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很多人说孝顺父母就是不违背父母,其实不然。如果父母做错了,也要告诉他们、指正他们,不能毫无原则地顺从。
鲁哀公还问过孔子一个问题:一个国君不管讲什么大臣都听,这是不是叫忠?一个父亲不管做什么儿子都听,这是不是叫孝?孔子听了很生气,很瞧不起鲁哀公。
那么,一个人最需要听从的东西是什么呢?孔子认为是道义。所以,后来荀子讲了一句话: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最应该服从的是至高无上的真理,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国君也不行,父亲也不行。由此来看,孔子讲“无违”,不是指不违背父亲,而是特指不违背礼。
孔子严厉地批评学生,实际上是提醒他们反思自己
这里,还要纠正一个刻板的观点,那就是认为孔子是一个诲人不倦的老师。
实际上,孔子很有个性、“脾气很大”,有些问题孔子不回答,有些学生孔子还不收。我们今天的很多老师跟孔子比起来才真的是诲人不倦。换作孔子,他只会给你讲解一道题目,然后让你举一反三,自己独立解答更多题目。你做得不对的话,他会严厉地批评你。但孔子对樊迟不一样,对他是真正做到了诲人不倦。我们仔细去读《论语》,就能看出孔子对樊迟的一些特别之处。
一般来说,《论语》只会直接记载一个学生问的一个问题。比如,“司马牛问仁”就一次;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但“颜回问仁”也只有一次;“子贡问仁”“仲弓问仁”都只有一次。
但樊迟是个例外,《论语》中记载他两次问知、三次问仁,并且孔子都回答了。而且还有一个现象,孔子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样,他回答的是事物的不同侧面,并且每次都有更深的含义。
不过,有一次孔子拒绝了樊迟的提问。樊迟说,请告诉我怎么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农民。孔子少年时候家境艰苦,其实是会种庄稼的。但孔子拒绝回答,说我不如老农。这个话是绵里藏针的,语气中有很大的不满。
樊迟的反应有点迟钝,老师已经声音不好听了、脸色不好看了,他却接着又问了一个更傻的问题:那请告诉我怎么种白菜?孔子接着说,我不如老圃。这个时候,樊迟才反应过来,赶紧走了。
我们今天常常说,老师不要伤孩子的自尊心。但仔细看《论语》会发现,孔子专门“伤”学生的自尊心。然而,在孔子这样长期密集的“打击”之下,他的学生自尊心都特别皮实。怎么去理解?大家一定要记住,自尊,自尊,首先要自己“尊”,不是别人来“尊”。你要让别人尊重你,先得自己要做好,就这么简单。
孔子这样严厉地批评学生、指出他们的问题,实际上是时刻提醒他们反思自己——我在某些方面做得够好了吗?够优秀了吗?鼓励他们坚强一点、努力一点、上进一点。孔子就是这样一个有个性的老师。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一些有个性的老师,不要套用一种刻板的标准。
再来看另一段对话:
有一天,师徒两人在舞雩台下散步,舞雩台是鲁国国君求雨的一个高台。此时,樊迟又提了三个问题:如何提高德行?如何消除不正当的欲望?如何辨别生命中的疑惑?孔子给出了三个字:善哉问。
为什么樊迟问学稼、学为圃就是“小人”,而问崇德、修慝、辨惑就是“善哉问”?曾经有人就此批评孔子,认为孔子之所以拒绝回答樊迟的学稼和学为圃,是因为他歧视劳动人民、歧视体力劳动。事实上,孔子从未歧视过劳动人民和体力劳动。对樊迟不同提问的不同态度,实际上是在说教育的轻、重、缓、急。
对学习来说,学知识很重要,也很必要,但还有一个东西比它更重要、更必要的,那就是价值判断力,即学会如何判断是非、善恶和美丑。
光知道能做什么不行,还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事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君子不器”的价值理念。
我在大学做演讲时,一个法律系学生问我:什么叫“君子不器”?我回答:假设你通过4年的学习只掌握了一些法律专业的基本常识、基本知识,那就是“器”。相较而言,良知、判断力对于法律专业的人来说,可能比知识更为重要。
君子跟“器”不一样,“器”只有功能,而君子是一个人,人有主体性,有自己的德行、良知和判断。举个例子,一把菜刀就是“器”。你拿菜刀切菜,它有意见吗?它没意见。你拿着菜刀上街砍人,它有意见吗?它也没有意见,这就叫“器”。如果学了很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用这个去干好事,你干;用这个专业去干坏事,你也干。那你就是“器”,对你的教育本质上可以说是失败的。
还有一次,我在给机关干部培训时,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大学里有两种课程,一个叫专业课程,一个叫通识课程,这两个课程有什么区别?我说,我不讲它们内容有什么区别,只讲它们功能有什么区别。专业教育让我们有能力做什么事。通识教育一般被称为人文教育,读人文类书,读孔子、读苏格拉底、读鲁迅,是为了什么?读这类书就是要让人知道不能做什么事。
简单来说,专业是让我们能干什么事,通识教育是让我们懂得不能做什么事。一个人光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情不行,还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事。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句流行话叫作“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要想走遍天下,数理化必须学会。这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学好数理化,你就有能力做很多事,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
有一次,子张向孔子问行。孔子回答了6个字:言忠信,行笃敬。然后接着说:一个人如果言忠信、行笃敬,走遍天下、走到蛮夷之地都会行得通。一个人如果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即便在自己本乡本土也混不开。
前面提到的樊迟三次问仁,其中有一次提问也可看作樊迟问行。孔子用9个字回答: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平常保持恭敬,做事情的时候敬业、认真、负责,跟人打交道的时候忠诚,愿意帮助别人,你做到这些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
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致良知”
人生有两种知识是必需的,第一种是专业必需,第二种是人生必需。
孔子曾经和子路讲过一句话: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在我看来,孔子是在教导学生,人生中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就把它搞清楚,而不必要的知识可以不去学。为什么?人生短暂,你的人生要分清楚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不必要的。
后来,庄子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世界上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注定会失败的。因此,学习知识要有所区分、有所取舍。
无独有偶,德国思想家尼采在他的自传开头,也提出一个问题:我,尼采,为什么这么聪明?他给出的答案是,自己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这些伟大的哲人、思想家都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不要盲目地学很多东西,先把必要的东西学会、学精,然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什么是必要的东西?一是你所从事的职业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二是分辨善恶、是非、美丑的基本判断力,即生而为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要知道,人生的问题主要不是知识问题,而是伦理问题;不是认知事物,而是判断价值。人不可能遍察万物,但可以慎独一己。人可以“无知”,这个“无知”不是指什么都不知道,而是说不要仅仅把掌握知识作为终极目的,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致良知”。 (整理人:周丹旎)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