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纪实文学的独特历史价值》

来源:一壁残阳 作者:张穗强 时间:2021-10-18 点击:

▲四卷本文集《永远的知青》
是海内外知青征文的优秀作品汇编
 
2019年9月,多个文学团体在北京举办“中国知青作家杯”征文优秀作品颁奖仪式,同時举行文集《永远的知青》发布和“中華知青作家學會”成立大會。《永远的知青》含四卷共370篇纪实散文和小说节选,是从参加“中国知青作家杯”3000多篇海内外征文作品中评选出来的,其中纪实散文占了较大比例。作为一次海内外知青文学作品征文的成果汇编,《永远的知青》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定层面反映了知青群体的社会历史状况,展示了知青纪实文学的强大生命力,凸显知青纪实文学在当代华夏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价值,令人关注,值得研究
一、源于蹉跎岁月凝聚时代价值
  知青纪实文学源于知青群体,源于这个群体在当代历史进程中的特殊地位。1968年中国知青大规模上山下乡至今已经超过半个多世纪,当年十几岁的天真浪漫青少年,如今都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个为数众多的老年知青群体今天如何回眸足迹,如何总结人生,成为很受关注的社会现象。知青作为是当今华夏大地一个独特的年迈群体,既云集了大批社会精英,也涵盖为数众多的弱势人士。这个群体虽然早已远离职场,但他们的思想并没有边缘化,他们当今的一举一动,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精神世界,一定程度揭示了当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笔者认为,今日的知青不是一个简单的群体,而是一个时代符号,一个社会窗口。今天,越来越多的老年知青加入笔耕之列,把尘封厚重又千姿百态的知青岁月再现读者面前,催谷越来越多的知青文学作品尤其是纪实性图書问世,既是一股文坛新风,也是全新社会现象,令人鼓舞,值得重视。
▲当年天真浪漫的青少年
如今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
  知青纪实文学源于知青岁月。一代老三届人经历的文革10年和下乡10年,是一段极不寻常的岁月,是中国当代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知青作为亲身参与这段岁月的经历者,见证了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他们的喜怒哀乐伴随着神州风雨进程延续至今,让他们的笔下作品无可避免留下了历史印记,闪烁着时代光辉。也正因为这段岁月的熏陶,知青作家笔下的纪实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一篇篇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纪实散文虽然写的是一个个独立故事、独立个人,但字里行间展示的,却是一个时代的画卷,是我们民族的兴衰荣辱,是一代人的赤字之心和家国情怀。
  正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历史大环境下,这些年或为回眸足迹,或为感悟人生,或为思乡怀旧,或为分享情谊,各类知青图书在神州大地如雨后春笋般问世,成为华夏文坛的全新现象。这些图书既包括大量的纪实性作品,也包括小说、诗歌、影视、乐曲等创作性作品,并形成一个为数庞大的知青写作群。受蹉跎岁月的耽搁,这个知青写作群虽然多数人没有接受过科班文学训练,但他们走过一条刻苦拼搏,自学成才的艰辛之路,促使他们晚年奋力笔耕,持之以恒,用自己的感悟、血泪、毅力和才华,完成一部部优秀的纪实岁月作品,为华夏当代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文集《永远的知青》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优秀代表。  
▲为数庞大的知青写作群体,
走过了自学成才、奋力笔耕之路。
二、再现岁月风尘展示时代风采
  综观当今已出版的各类知青纪事文学作品,笔者认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岁月情怀,这方面文集《永远的知青》表现尤为突出。文集中有一篇《怀着身孕赴高考》的纪实散文,看后令人心绪难平。作者是一位文革前的女高中生,在农村插队度过9年的知青岁月。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的时候,已经身怀数月身孕的作者克服种种困难,勇敢接受挑战,奋力走进考场。1978年3月,她的女儿出生了,同年5月她迈入了高校大门。开学后作者蓦然发现,自己所在班仅有的7位女同学中,竟有3位是带有着不满周岁孩子的母亲。四年的高龄大学生岁月让她感受到人生的艰辛,感受到知識力量的重要,留下了知青学人的深层思考。
▲1977年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
一批高龄知青奋力迈进大学考场,
成为新一代高校学子。
▲一纸《准考证》改变许多
高龄知青的人生命运。
  另一篇纪实散文《一双渴望的眼睛》也很感人。作者下乡插队时曾担任乡村学校教师,首次上课时他发现台下有一位带三岁弟弟来上课的女生,作者出于“学校不是托儿所”曾训斥了她,当时就被她一双带歉意而渴望的眼睛所动。课后作者从校长口中得知,因农村极端贫困,这种情况在当地学校十分普遍,不久这位女生就因家境困难退学了。作者为此十分内疚,多次家访动员女生的父母送孩子回校,又千方百计为她筹集学费书本费,但最后仍然无法如愿。而作者每次家访时看到那位女生的一双渴望眼睛,却在自己心中留下难忘印象。这位女孩后来再也没回到学校,作者回城后也没有再当教师,但多年来这位农村女孩那一双渴望的眼睛,却常常出现在作者的脑中,刻下那一代人无法抹去的岁月印记,留下插队知青对当年农村贫穷孩子的深厚情谊。
▲乡村的贫穷孩子给当年插队的
知青教师留下难忘记忆。
  两篇纪事散文的篇幅都不长,写的都是很平常的小事,但两个故事都深深打动了读者,再现了一段尘封的社会风貌,展示一代人深厚的岁月情怀,读后让人仿佛觉得时光倒流,回到那不堪回首的年代。文集《永远的知青》中的这类小故事很多,内容情节都很简单,但都有“一粒闪光海沙”的魅力。可见知青纪实文学的历史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时代价值是无法抹去的。
三、回顾心酸往事印刻人生沧桑
  一直以来,纪实文学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综观当今已出版的各类纪实性知青书籍,笔者发现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再现一段沉痛往事,留下一段岁月创伤,文集《永远的知青》这方面表现尤为强烈。文集中那篇《知青史上的一曲悲歌》,读后悲情难掩,催人泪下。
▲海南晨星农场那场暴风雨惨案
的部分遇难知青。
今日晨星农场留下的遇难知青墓群。
  作品讲的是1970年10月16日发生在海南岛晨星农场(时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6师2团”)的惨案。28位从各连抽调到养猪场的优秀知青和军垦干部,被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洪水之中。在当时的极左思潮和革命精神驱使下,他们奋不顾身与洪水搏斗,保护集体财产,其中22人献出宝贵生命。多年来,这段往事一直是海南兵团知青的心结,6位死里逃生的幸存者每当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仍然心有余悸,难掩哀伤。笔者作为当年海南兵团知青的一员,也从未忘记这件惨痛往事。我尤其没忘记那次事件中牺牲的一位名叫梁愉辛的广州女知青,是笔者熟悉高我两级的小学、中学校友,当年那场惨剧对她父母和家人造成的伤害,至今深深印刻我心中。
  还有一篇《一个重庆知青与山村寡妇和六个孩子的故事》的散文,看后也让我心绪难平。一位重庆男知青下乡期间与当地一位有四个孩子的农民夫妇结下深厚情谊。那位农民丈夫不幸患绝症后,重庆男知青不仅贴身照顾还立下誓言:“嫂子和侄儿我会负责到底”。农民丈夫逝世后,这位男知青兑现承诺,年仅21岁的他毅然同31岁并带着4个孩子的寡妇结婚,勇敢挑起家庭重担。数十年过去了,这个特殊的知青家庭不仅没有散伙解体,而且还增添了2个孩子。这位知青父亲后来更放弃回城机会,夫妻合力把这个8口农村家庭维持至今,并把6个孩子抚养成人。
  阅读此文后让我想起著名左联作家柔石上世紀三十年代写的长篇小说《早春》,文革前这部名著被改编為电影《早春二月》:江南小镇教师萧涧秋同情烈士遗孀文嫂的孤儿寡母困境,一度准备放弃与女友陶兰的爱情而娶文嫂为妻,但受到当地封建礼教势力猛烈抨击,同时也让陶兰十分伤心。后来文嫂难以忍受封建礼教的舆论压力自杀身亡,萧涧秋、陶兰得知后悲憤而远走他乡,逃离那个是非之地……。想起电影《早春二月》我便感慨万分,这位重庆男知青不就是真实的“当代萧涧秋”吗?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个特殊的农村知青家庭?当年这场违背人性伦理的上山下乡运动,为一代知青和他们的后代应该留下什么启示?
四、知青年代婚恋凝聚岁月情怀
  婚恋情爱是一代人岁月足迹的见证。环顾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婚恋情爱之所以成为永恒主题,是因为它凸显了特定时代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知青作品当然也不例外。近年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知青图书中,无论是纪实散文还是长篇小说,婚恋情爱都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当然也包括文集《永远的知青》。人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回眸昔日的岁月风云,感悟一段人间冷暖。笔者作为蹉跎岁月的过来人,对文集中的知青婚恋故事总是格外关注,也寄托了我对岁月情侣们的深深眷念。
“南燕北鹰”酿就
一段南北疆知青的爱情佳话。
  文集《永远的知青》刊载了笔者一篇多年前撰写的纪实散文《想起南燕北鹰》。故事的女主人公是1968年下乡到海南建设兵团的广州知青,男主人公是同年下乡到黑龙江建设兵团的上海知青,两人相识于“文革大串联”中,在“火红岁月”建立深厚情谊。兩人各自下乡后虽远隔千山万水,但无阻这对南北疆知青鸿雁相通,心心相印,经过8年的爱情长跑,终在1975年喜结良缘,成为夫妻。婚后不久,在当时海南农垦知青已展开大回城之际,受神圣爱情的驱动,女主人公毅然决定从海南农场北迁到黑龙江农场落户,与男主人公在北大荒建立两人的知青小家庭。夫妻倆在黑龙江农场“二次下乡”,继续拼搏,顽强生活,又度过18年的北疆岁月,并双双事业有成。1994年,在加快开放的浦东新区大力引进人才之际,这对知青夫妻以沪籍专才的身份获举家从北大荒调回上海工作,酿就一段“南燕北鹰”的岁月佳话。
在北大荒出生的孩子。
  因笔者与男女主人公有一段岁月交往,当年我曾以“一段南北疆知青的爱情传奇”为题写过一篇纪实散文,曾在国内知青圈中广为流传。男女主人公看后曾觉得这一题目欠妥,认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很平凡,算不上“爱情传奇”。“南燕北鹰”是中国上山下乡大潮中的一朵纯洁浪花,他们的人生固然圆满赢来赞誉,结局也令人羡慕,然而那个年代更多的知青爱情故事,却在一代人心中留下创伤。文集《永远的知青》中一篇名为《三月里的江南雨》散文,就是其中一例。
  当年在湘赣边境罗霄山脉插队落户的知青中,有一对男女知青暗中相恋。男主人公是参加公社水利工程的生产队民工,女主人公是乡村学校的民办教师,双方虽一直相恋但都没正式表白。直至女主人公得知男主人公获取招工回城名額,正准备向心爱者正式表白之时,自己却在一场意外的江河翻船事故中身亡。事后生产队清理死者遗物时,在她的枕头底下找到10封书信,全部没盖邮戳。其中9封是男主人公写的,是套入信封中托乡村小学的学生转交女主人公的,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爱慕。而女主公写的唯一一封回信,是她获悉男主人公获得招工回城准备离开农村之际,首次在信中表达少女的纯真爱情。然而这封唯一的情书回信卻没来得及送到心爱人的手中,自己便与世长辞。当男主人公读到女主人公这封情书后心碎欲绝,无法自已,笔者读后也深感叹息。
英年早逝知青的荒涼坟墓。
  笔者认为,知青纪实文学之所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是因为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记录了一代人的岁月足迹和时代变迁,再现这个群体在特殊岁月的喜怒哀乐和观念碰撞,展示了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步伐。历史是需要文字来承载的,承载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无论内容形式如何变化,它对后人认识历史、评价历史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从这点出发,知青纪实文学对当代华夏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文集《永远的知青》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作者简介
  张穗强,香港资深传媒人、资深专栏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华知青作家学会副主席、香港书评家协会会长、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副理事长、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社长、原海南生产建设兵团广州知青。

责任编辑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这些90后干部用贪腐赌未来,原因何在
    下一篇:改革开放究竟给百姓带来了什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