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永不消逝的电波”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楚悦 时间:2021-10-10 点击:
2021年9月,李康将在家中接受采访。 李楚悦 摄
1946年1月19日,李白全家合摄于上海。李白烈士故居供图
李白被捕后在监狱里写给夫人裘慧英的最后一封信。 李白烈士故居供图
 
      ■记者 李楚悦

      “嘀嘀嘀,嗒嘀嗒,就是‘再见’了。”

      93岁的李康将举起手,指尖向下,在空气中有节奏地按动。这是她最熟悉的动作,发电报的动作,这也是她和战友们致力一生的工作。

      2021年6月,国家安全部解密披露了一份绝密档案,内容是1948年中央情报部电台与上海“峰台”的联络情况。泛黄的纸页上寥寥数字,背后却是电波两头惊心动魄的一夜。

      73年前,在中央情报部担任电台报务员的李康将收到来自上海“峰台”一封以“再见”结尾的电报。很久以后她才知道,那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李白发送的最后一封电报,是他以生命写就的绝笔。1948年岁末,李白被捕入狱,数月后牺牲。

      73年后,李白烈士之孙李立立在大银幕上第一次看到了彩色版的《永不消逝的电波》。9月28日,李立立受邀赴京参加影片重映典礼。4K彩色修复版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亮相,并于10月6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李立立看过许多遍《永不消逝的电波》,每看一次都离爷爷的内心世界更近一些。这是亲人的故事,也是共产党人的故事,是隐蔽战线上的战士们,为了新世界的到来,付出爱与生命的故事。

      国庆前夕,记者在京沪两地寻访,尝试重新连接73年前的电波两端。在这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听见英雄的生命在历史中敲击出重音。余音回响七十载,依然让人震撼。

      “等一等……再见”

      北京刚刚入秋,暑气消退,风也沁爽。李康将精神矍铄,坐在沙发上捧着一摞老照片开始回忆,70多年前在隐蔽战线工作的往事历历在目。

      “你看,这个是当时报务员们在西柏坡的合影。”李康将指着黑白照片,满脸笑意。照片上都是20岁上下的年轻面庞,青春洋溢,那是支年轻人组成的队伍。

      李康将年过九旬,依然灵活敏锐,能亲自翻箱倒柜找老照片,说话没有半点含糊。老人现在的作息极其规律,早上6点起床晚上6点入睡。但在70多年前,夜晚才是隐蔽战线上报务员们的工作时间。

      今年,她从国家安全部离休已有36年,当年的电报记录档案解密后,这位党龄65年的隐蔽战线老战士,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李康将来自革命家庭,包括她本人在内,家族中一共走出了4位革命者,她的父亲母亲都是中共优秀的情报人员。她的姨母关露是著名的左翼作家,曾先后打入汪伪特务总部76号和日本特务机关主办的刊物,开展情报工作。

      上世纪40年代,十七八岁的李康将来到延安,“李伯伯”安排她学习报务。“李伯伯”指的是李克农,中共隐蔽战线的著名领导人之一。

      培训班持续了好几个月,窑洞里光线昏暗,李康将和其他学员们只能轮流坐到窗边,在一小片日光中学习。在中央军委三局电台实习了两三年后,李康将被派往总台,负责联络隐蔽战线上的电报业务。李康将对接的“峰台”是潘汉年情报系统在上海的主要秘密电台之一,李白就是这个电台的报务员。

      与其他报务工作相比,联系地下情报工作者需要极度的谨慎与高效。身处危险之中的地下党员收到的报文底稿要及时销毁处理,无法查阅,发报的内容来不得半点差错。

      “一定要非常准确!”说起在总台的工作要求,李康将眼里闪着光。

      最惊心动魄的时刻发生在1948年12月29日。那天,夜幕低垂,20岁的李康将在西柏坡的电报机前坐下。每晚九、十点钟,是她开始工作的时间。时值隆冬,寒风凛冽。此刻是1949年到来前最后的黑夜,用于取暖的火炉里闪烁着炽热的光。

      起初,一切平静。李康将像往常一样,在约定波段附近寻觅频率。她从未见过电台彼端的战友,但通过电波的联系,对其发报手法已非常熟悉,即便不出现在规定频率,只要在频率附近,李康将也能找到。

      时间过了零点,电波那头有些异常。为了让中央电台能够一次性抄收准确,“峰台”每次发报时都很慢。但那天夜里,对方突然加快了速度,然后急促地拍出了一个“等一等”的信号。

      李康将等了许久,对方拍出了“再见”,时间是凌晨1点50分。

      1948年12月30日的电台《逐日工作报告表》显示,零点到2点20分,西柏坡共抄收4份电报,发出1份电报。报告表“值班人”一栏,写着“将安”两个字。“将”就是李康将,“安”是那天的实习报务员王永安。

      此后,西柏坡再也没有收到过“峰台”的消息。

      “电台重于一切”

      李康将那天夜里收到的“再见”,是李白在电波中留下的绝笔。

      1000多公里之外,上海黄渡路,李白在凌晨被捕,“峰台”被破。

      如今走进黄渡路107弄,静谧的弄堂里树木葱郁。烈士故居在一幢古朴狭窄的小楼里,木质楼梯通向三楼阁楼,就在那里,共产党员李白,战斗至最后一刻。

      李立立听家人回忆过那个“再见”的场景,也在文字、电影、舞剧……各类形式的作品中见过那个场景,但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仍觉得模糊。

      爷爷为何要成为这样的人,他当时做了怎样的选择,他是在怎样的一种勇气与信念中,发出那句“等一等……再见”,他尝试解读了许多年。

      1937年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白受组织派遣来到上海。当时环境的危险程度他是知道的,但他没有顾及自己的安危,而是把党的工作放在了第一位。李立立震撼于李白当年的选择。

      在日寇与汪伪军警特务严密监控的险恶环境中,李白克服重重困难,于第二年初春设立了第一个秘密电台。这部至关重要的电台,架起了上海与党中央的电波通信桥梁。

      “知重负重。”李立立说。他觉得今天的话语依然能解读爷爷当年的选择,那是共产党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是一个普通人走向英雄时闪耀的光。

      1910年,李白出生于湖南浏阳,15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红四军通信连的指导员。

      当时,电台是极为重要的信息来源。1931年,中央红军无线电通信工作还是初创。凭借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缴获的那部只能收报、不能发报的无线电台,无线电通信队为后来的反“围剿”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从“半部电台”开始,红军逐步建立了无线电队,办起了无线电训练班。

      1931年,李白在瑞金红军通讯学校第二期电讯班学习无线电技术,从此,电台成为李白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李白结业后被分配至红五军团任电台台长兼政委,1934年10月,跟随红军部队长征。艰苦的征途中,他曾向所有无线电队员发出“电台重于一切”的号召。

      后来的岁月里,这一信念成为李白所有选择的理由。

      1930年代,上海滩风声鹤唳,危险重叠交错。如果想要放弃,或者保全自己,李白有太多机会选择。选择逃避、离开,哪怕是稍许顾及自己的安危。
 
      但他一次都没有。

      被捕前夕,李白正在向党中央发送国民党军队在长江的布防情况。他选择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一个新政权的诞生甘冒所有的险。

      李立立听奶奶说,在当时,危险的来临已有征兆。国民党利用电台测讯车,日夜监听测查。为了快速确定准确位置,当时已经开始了分区停电。直至1948年12月30日凌晨,军警特务闯入家中,李白仍在电台前工作。

      那是1948年最后的黑夜,黎明前夕。73年后,夏末的上海日光明亮,碧空如洗,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李立立收到了来自北京的邀请函,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将于10月6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2021年,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单元里,经4K彩色修复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最快售罄。原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在1958年出品,是新中国第一部讲述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经典影片。

      9月28日上午,李立立参加了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首映礼。在中国,“永不消逝的电波”是几代人都熟知的故事,无论是电影还是舞剧都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这个来自真实历史的故事磅礴伟大,也细腻动人。它不仅是荡气回肠的革命先驱的斗争故事,也是充满柔情的爱情故事。

      爱与信念

      李立立从小跟着奶奶裘慧英长大。奶奶说,结婚后爷爷曾经给她重新起了名字叫“慧忠”,这是爱人对她的专属称呼。这个“忠”字,既是承诺夫妻之间忠于彼此,更是他们二人并肩战斗,永远忠于党的意思。

      1939年春天,局势愈发紧张,单枪匹马的李白面临更多挑战。为了协助李白工作,组织找到了在上海一家绸厂做工的裘慧英,安排她与李白假扮夫妻,以家庭作掩护开展工作。

      裘慧英1917年出生于浙江嵊县一个农民家庭,不满12岁就来到上海谋生,辗转在几个绸厂做工。在进步力量的影响下,她与绸厂的工人姐妹一起参加由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工人救国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苏州河畔,裘慧英第一次见到延安来的李白。那时他穿着长衫、戴着金丝边眼镜,全然不是工人打扮。搞工运出身的裘慧英心有疑虑,悄悄去问上级:“这个人没有半点工人的样子,看起来不像我们的同志,是不是搞错了?”

      上级笑着告诉她不必起疑,要是能看出来是我们的同志,还怎么搞地下工作。并且要求裘慧英也去买几身旗袍,要彻底装扮,才能不让人认出来。

      从此,裘慧英成了“李太太”,与化名李静安的李白一起工作、共同生活。李立立记得,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里有一句台词:“相信这个老红军一定能把这个新兵带好。”“老红军”指的是爷爷,“新兵”则是刚刚投入隐蔽战线工作的奶奶。李立立琢磨过这句台词,读到了更多深意。起初,裘慧英并不适应地下情报工作,一心想要参加新四军去前线战斗。爷爷做过政委,做思想工作很厉害,不断耐心地开导、帮助奶奶。

      爱情在革命中萌生。1940年,经组织批准,李白与裘慧英正式结为夫妻。

      渐渐地,裘慧英成长为一名隐蔽战线上的优秀战士。有一次,电报机上有个零件坏了,组织上派了同志到家里维修。邻居撞见随口问了一句,以前好像从来没有见过工人打扮的朋友来你们家?裘慧英冷静地解释,家里电灯坏了,找师傅来修。李白夸她应对有方,同时,原本只掌握收发报技术的李白,决定自学机务知识,以后可以自己维修。

      隐蔽工作艰难且危险,风暴藏于平静之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以裘慧英为原型的女主人公兰芬,有一个经典的造型是穿着旗袍,摇着蒲扇,那是上世纪上海里弄生活中颇具烟火气的场景,现实中也确有一段故事。

      夏日,穿着旗袍的裘慧英在弄堂口乘凉,迎面走来一位组织上的同志,两人只是眼神交汇了一瞬,没有打招呼。裘慧英不确定对方有没有认出自己,在白色恐怖之下,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为了避免暴露身份,李白嘱咐她不要再到弄堂口乘凉了。

      许多年以后,裘慧英与那位当年的战友重逢。谈起那次相遇,战友感慨,我怎么会没有认出你呢,为了避免暴露,后来每次回家我都要绕好大一圈路啊。

      即便是在这样紧迫压抑的环境中,生活俭朴的李白依然乐观。李立立听奶奶提起过,爷爷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的眼睛吃过了”。中秋节,李白领着裘慧英去街上的商店逛一圈,指着橱窗里的月饼说,这是豆沙的,这是莲蓉的,我们饱了眼福就等于吃过了,这个节就过得很好了。

      但1942年,李白夫妇没能过好节。中秋节前夜,日军闯入李白家中,将夫妇二人逮捕,分别关押,刑讯逼供。日本宪兵分别向二人谎称对方已经说了,你也不必坚持。酷刑之下,这对革命伉俪在对彼此的爱与信任中,在对信仰的忠诚与坚守下,坚不吐实。

      1个月后,敌人不得不放了裘慧英,将李白秘密转移到极司菲尔路(现万航渡路)76号汪伪特务总部关押。直至1943年5月,经党组织营救,李白才得以获释。这次被捕的经历,李白瞒着湖南老家的亲人,只说是自己重病一场,不便见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度被调往浙江的李白夫妇回到上海,儿子李恒胜出生,那是一家三口珍贵又短暂的平静生活。那时,李白曾给在湖南老家的父亲写过一封家书。信中表达了胜利的喜悦,期盼要加紧国内团结、早日实现建立新中国的梦想,归家的日子也不远了。

      但他归家的许诺再也没能兑现。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在发给西柏坡那声“再见”后被捕。在连续几十小时、用刑数十种的逼供下,在高官厚禄的诱惑下,他始终坚贞不屈。

      “天快亮了,你们不要再来看我了。”1949年5月7日,是李白39岁生日。他对前来探监的裘慧英说,你们会和全国人民一样,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临别之际,他对着儿子大声说,爸爸过几天就回来抱你!

      是夜,李白、秦鸿钧、张困斋等12位同志被押上囚车,在浦东杨思戚家庙被枪杀。那天,距离上海解放只有20天。

      李立立说,奶奶生前聊到爷爷时,常常要落泪,但还是忍不住时时回忆。她总觉得,爷爷曾经逃过日本人的枪口,也一定能逃过国民党特务的枪口。那时候,奶奶跑遍上海所有的监狱都未曾找到爷爷。后来就去所有的行刑地,终于找到爷爷的尸体。听周边的老百姓说,烈士遇害那天,天色极好。爷爷和战友们高喊口号慷慨赴死,举枪的人不敢行刑,手都在抖。

      永远跟党走

      “后来他再也没出现了。”李康将缓缓回忆道。

      因为严格的保密要求,李康将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联络的对象是谁,也无法得知“峰台”发生了什么,只能如实记下当天对方失联。

      此后,根据中央情报部的指示,李康将每天坚持在电波里寻找“峰台”的消息,但始终杳无音信。在连续写下20多个“未听到”后,关于“峰台”的记录停在了1949年1月23日,档案上留下的最后记录是“停止守听”。

      后来的岁月中,李康将始终从事报务工作,她常常想起这位素未谋面的战友。很久以后,她才知道那天深夜电波彼端的故事,以及那句“再见”的意义。李康将说:“如果我有机会能见到他,要亲切地握手拥抱,向他表示敬意。但是啊,没有可能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6月24日,国家安全部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致敬革命前辈的功勋,也动员青年干警继承革命传统,担当时代使命。李康将步入大礼堂,获颁了纪念章。老人特别高兴,她觉得这枚纪念章不能看作是给自己个人的,应该是发给隐蔽战线上,那些曾经一起战斗的战友们。

      “我今年93岁了,参加革命后,是党把我培养成现在这样一个战士,我想看到党带领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李康将感慨。临别时,她给青年干警题字,写的是“永远跟党走”。

      初秋的北京阳光明媚,风吹得轻柔。李康将现居的大院里还住过许多隐蔽战线上的传奇人物,在小楼间行走有如在历史中穿行。70多年前,这里的老人们曾参与一个国家的缔造,见证她的诞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采访结束离开时,大院里回荡起一群老人们的歌声,坚定悠扬,他们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薛鲁光诗一组
    下一篇: 冰雕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