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我们接你回家”

来源:腾讯网 作者:中国青年报 时间:2021-09-17 点击:

图片来源:视频截屏

      阔别地球90天,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即将结束太空之旅返回地球。

      9月16日8时56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分离前,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撤离前各项工作。接下来,3位航天员即将启程回到祖国怀抱。

      截至目前,3位航天员已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航天员在轨时间越长,也意味着返回后适应难度越大,这就要求返回阶段地面搜救工作时间要短、效率要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神舟十二号是返回东风着陆场的第一艘载人飞船,这将是对东风着陆场的全面检验和考核。

     卞韩城说,气象条件是制约神舟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的重要因素,及时捕捉天气变化是确定返回窗口的重要基础。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接近尾声,气象保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

      东风着陆场地处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腹地。9月,这里秋高气爽,气温明显下降,但对流性天气仍时有发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短期预报组负责人王刚说,戈壁滩上的天气瞬息万变,气候情况异常复杂,这对气象保障是不小的挑战。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飞船返回程序一旦启动,就没有“可逆”的余地。

      “主着陆场的气象条件是飞船能否按时返回的关键,能否准确预测风向、风速和雷电,是确保飞船准确返回预定着陆区域的关键,而所有的气象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地面浅层风的大小。”王刚说。

      王刚介绍,飞船返回舱将在距离地面10公里左右的高度打开降落伞减速,然后缓缓飘向地面。如果风力过大,返回舱有可能飘出指定着陆区域,增加救援难度。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气象室主任杨静俭说,在飞船返回前50天,气象参试人员就开始对着陆场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预测预定返回月气候,开展高影响天气专题技术分析。在飞船返回前30天,他们组织机动天气雷达在各站点值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加密值班。在返回当日,则将每3小时发布一次订正预报,按标准发布危险天气警报。

      临近飞船返回日,气象机动保障车也进驻着陆场,这将为返回和搜救提供更有力的气象保障。

      着陆场所在的巴丹吉林沙漠,享有“上帝划下的曲线,苍天缔造的神奇”美誉,不过地形复杂,沙丘起伏落差大,极易遮挡视线。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年一场沙,从冬吹到夏。”这就提高了搜索处置和运输的难度。

      搜索分队测绘小分队队员万向东说,“人定胜天,只要我们全体搜救队员齐心协力,就没有攻不下的山头。”

      卞韩城说,东风着陆场曾经是载人飞船返回的气象备份着陆场,技术基础相对薄弱。确定作为空间站工程阶段飞船返回着陆场后,着陆场系统先后组织了搜索、导航、通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20余项技术改造,如今已经具备了执行载人飞船搜索回收任务的能力。

      据卞韩城介绍,为完成此次搜救任务,搜救分队从今年5月开始就开展岗位基础性训练,7月开展了任务针对性训练,主要进行测控、通信、搜索回收等设备操作训练。他们还组建了一支尖刀队,队员全年进行陆上、水上、空中搜救训练。除了体能、理论等基础训练外,这支尖刀队的队员还进行了无人机操作、直升机索降及抗眩晕训练等30多个项目训练。

      “这群搜救队员始终把确保‘舱落人到’作为最高准则,要做到测量通信立体连续,落点预报快速准确,搜索救援舱落人到!”卞韩城说。

      返航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还完成了一项重要试验。9月16 日13 时38分,神舟十二号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绕飞及径向交会试验,成功验证了径向交会技术,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卞韩城说:“让我们预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一起接航天员回家,再说出那句:‘你好,欢迎回到地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习近平在上海(三)(2)
    下一篇:上海:北外滩将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核心承载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