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研究会召开优秀会员和光荣在党50年党员座谈会
来源: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傅慧娟 文/图:宁志超 时间:2021-07-28 点击:
2021年7月22日下午,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在上海市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召开了优秀会员和光荣在党50年党员座谈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主题的座谈会气氛热烈,发言踊跃。
座谈会由研究会副会长刘铭君主持。首先由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同志发言。周公正、虞翠芳、沈国建、朱根娣、戚瑞珍、章黎明、翁卫军、王要武、傅慧娟等交流了在党50年的感言,袒露了不忘初心、坚守信念,给纪念章增光、为党旗增辉的心声。随后两届研究会优秀会员庄蔓青、林嗣丰、龚麟生、沈永宝、李亚飞、李凤吾、杨永青、马琳、朱盛镭、宁志超、王礼民、李玉棠、谢敏干、李松、吴佩珍也都一一相继发言,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表达了永远跟党走,为知青研究无私奉献的心愿。
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虞翠芳从“感恩党教育我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为我走好人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听从党组织的安排,服从党组织的决定,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发挥党员作用,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入党52年的感悟。
有56年党龄的朱根娣谈到,在新疆干了33年,曾得到过很多次的先进和优秀的光荣称号,受到过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接见,退休回沪后又在街道工作而获得荣誉。她说:我的这些荣誉称号,虽是有我自己的个人努力,但与党的一路培养、引领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已第二次退休在家,但我还是不忘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党员。
戚瑞珍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连队的第一个知青党员,已在党51年。她说:接受了党组织对我大半生的教育培养和任用。听党话、跟党走,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我坚守的准则。现在有了这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更让我倍增荣誉感和责任感。
章黎明50年前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入党,她在发言中深切缅怀了自己的入党引路人、可敬可爱的连队指导员。她说,这是一位很有思想水平也很儒雅的抗战老兵。在他的引导下既坚定了我严于律己、注重自我修炼,同时也启发了我要从党的理想宗旨高度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要立志为党的事业奋斗,为社会进步为人民服务承担更多责任。
傅慧娟谈起最难忘51年前在黑龙江被审批入党的那一刻。她说,这是我一个刚步入社会的纯真青年人生道路的郑重选择,也是我在那个特殊年代发自肺腑的“永远跟党走”的初心和承诺。在党组织的悉心教育培养下,从兵团知青到上大学、留高校,经历过学生思想教育、党务和纪检监察工作多个岗位的历练,得到成长,逐步成熟,并得到过组织的多次奖励。建党100周年之际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党对我的褒奖和鞭策。在有生之年我要一如既往地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本色依旧,初心不变。
有51年党龄的沈国建回顾了自己在吉林插队时入党及以后的工作经历。他说: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已是一名共产党员,岗位可以变,但不忘初心,努力为党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时刻不能忘。
翁卫军在发言中回顾了51年前入党及在党的哺育和自己努力下政治上不断成熟、学习上不断进步、事业上不断有为的人生历程。
周公正1968年到云南西双版纳,1970年入党。他说习总书记在建党100年之时要求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现在我的理解不忘初心:一是不忘当年的“为共产主义奋斗”志向,二是不忘当时自己入党情景。感谢党中央不忘记我们这些普通党员,给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王要武是在1971年刘胡兰牺牲的纪念日那天在黑龙江入党的。她回忆了老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父亲的入党过程,以及受父亲影响。她说不管碰到什么挫折,我都会保持初心不变。
优秀会员李凤吾以“初心与使命激励我奋进”为题,回顾了历经5年考验后入党以及获得劳动模范称号的的经历。他说:我的晚年要对得起党组织的教育与培养!我的言行要对得起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我的一生要对得起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光荣称号!
优秀会员林嗣丰讲述了从被列入入党积极分子到最后批准入党历时二十五年的曲折过程,以及入党后、退休后和为知青研究如何尽好党员义务的情况。
两次被评为优秀会员的杨永青是1964年去新疆的老知青,曾受到过周总理的接见。她说在中学时代受到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看了大量前辈奋斗经历的书,先烈的英雄事迹和信念深深印在我的心里,入党愿望很强烈。但因为文化大革命等原因,1966年支部审批我入党,一直到1973年才正式批准。在讲述自己入党审批遇到的波折和考验时,她说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我终生的追求和实践。退休回上海后近10年参加了知青活动,做知青史料工作,虽然辛苦,但觉得能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史料是非常值得的。作为共产党员,要永远跟党走,一直奋斗到自己的最后时刻。
同样两次被研究会评为“优秀会员”的李亚飞在发言中首先感谢领导及同仁们的信任和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她说,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奉献就是这种崇高力量的集中体现。作为研究会一员,我将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善于学习,乐于奉献,完成研究会领导安排的每一项任务,力求做到完美,不负所望,不辱使命。
优秀会员朱盛镭在发言时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这个会议主题好。有信仰就有方向,那么,驱动双脚前行的动力是什么?我认为,动力就是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实践也证明,学习对于我们知青一代人是非常重要的。
优秀会员王礼民说:我对共产党的认识,始于理论,读过《共产党宣言》,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我对共产党的认识,更在于入党之后。这是一个带领民众同伴,改造环境,提高能力,走向安定,奔向国家强大,民众幸福的党。我为在党感到自豪。
优秀会员龚麟生发言中说,从《知青时代报》创刊那天起,迄今我已在研究会义务编辑了8个年头,但无怨无悔,没说的,因为我是党员。虽在党还没到50年,但我很早就提出入党申请,不忘初心也超过50年了,我会活到老学到老,不忘初心到底。
优秀会员李玉棠有5年左右的知青经历,将近50年的博物馆经验。他说,进入知青研究会后我一直在做我上山下乡后所从事博物馆专业的事。我抱着一个的信念是,知青的历史只有我们自己、我们还活着的时候要把她真实地保留下来、传承下去。我要努力地做,保留文物、保留文字作为自己终身的使命。
优秀会员宁志超说,是在内蒙古上山下乡,1971年底入的党,离“光荣在党50年”相差5个月。他谈了自己从内蒙到上海,从知青到退休的经历,虽然当过老师,做过宣传、组织、人事等工作和领导,获得过不少荣誉,但仍会一直坚守信仰,要求自己有奉献精神,脚踏实地干实事。
优秀会员沈永宝说,在兵团10多年,回上海后入党。入党后开阔了视野,接受了更多的教育,懂得了许多道理。非常感谢党的教育培养。
曾被市社联评为优秀学会工作者的马琳是68年最早自愿赴黑龙江兵团的上海知青,获得过不少荣誉。他在发言中谈了自己对党认识的曲折过程及最后入党的情况。他说,是党的教育培养,使自己从小有了理想信念,也使自己人生的每一步没有走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从不后悔。
优秀会员庄蔓菁是民革成员。她在发言中说,在老一代民革党员的谆谆教诲下,我牢记自己的身份:努力做好执政党的助手,工作到位,但不越位。
在每一位与会者讲完之后,座谈会主持人、研究会副会长刘铭君也作了发言。她说,自己17岁不到去黑龙江,18岁入党,离50年党龄还差一点时间。我是工人的女儿,入党后21岁当团副政委,回上海后顶替父亲重新从工人做起,在食堂当勤杂工。通过10年读书拿到交大工学硕士文凭。30岁到药厂当党委书记,之后25年一直任企业的党政一把手。25年来始终不敢懈怠,我认为是党培养了我,我的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最成功的是25年来兑现了我的承诺,所有的员工没有一个下岗,且年年加工资,人人家多房。得到过很多荣誉,最在乎的是总工会发给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办企业的十佳好厂长”。我一辈子受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即便离开了工作岗位也都是以共产党员要求自己。在建党100周年,得到老公儿子的支持,七一之前办了遗体捐赠手续。我一辈子搞药,深知医疗上好多疾病没有办法战胜,临床上非常需要这种捐献。
主持研究会工作的副会长张刚也是一位"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他在最后座谈会的总结时说: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优秀会员和"光荣在党50年"党员的座谈会,每位与会者都作了感人肺腑的发言,我们是与共和国同行,同命运的一代。在座的优秀会员和老党员是我们研究会的中坚,研究会的每项工作和成果都离不开你们的支持和努力。在此我代表研究会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