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建党100年100版”详考选登(三)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郭泉真 时间:2021-06-27 点击:
1945年5月2日《解放日报》第1版。 资料照片

      ■首席记者 郭泉真

      1943·人心“金句”

      新中国成立时,有一首歌因为唱出了人们的心声而广为流传。不过据党史专家逄先知记述,1950年的一天,毛泽东听到女儿在院子里唱这首歌,便立即给她纠正,加上了一个“新”字;后来,毛泽东又把这个问题正式提到中央会议上,从此歌中的这句话就改过来了。

      这首歌,便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原词与歌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泽东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原词与歌名,出自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一篇社论的同名标题。

      1943年3月,国民党以蒋介石的名义出版《中国之命运》一书,污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新式军阀”,暗示两年内一定要消灭共产党。7月,国民党军队向陕甘宁边区挑衅,企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

      受中共中央委托,刘少奇负责部署反击国民党的反共宣传。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掀起抗议斗争,并得到国际舆论支持。第三次反共高潮没有发展为大规模武装进犯即被制止。

      这场成功的舆论战中,《解放日报》发表的系列文章里,就有在头版醒目位置的这篇社论。

      1943年8月25日《解放日报》第1版

      【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昨日本报发表了两个极端重要的文献:即《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和《共产党抗击的全部伪军概况》。这两个文献以铁一般的事实和数字,彻底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所散布的无耻谰言和荒谬宣传,鲜明地证明了这一个真理:即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那就没有了中国。

      近年来国民党反动派在国内外进行了无数的狂妄的荒谬宣传。

      事实证明了:(让我们套几句《中国之命运》来作本文的结束吧!)“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如果中国共产党革命失败了,那亦就是整个中国国家的失败。简单的说,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在中国共产党。”

      从文中可以看到,当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句话,是“套几句《中国之命运》”的句式而来,为针锋相对地加以批驳而说。逄先知写道:“当时那样说,是为了针对国民党提出的‘没有了中国国民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的说法。”

      “中国之命运”究竟如何,已被历史明示。而在斗争实践中应运而生、一语道出真谛的“金句”,因为说出了人民的心声,反映着历史的意志,往往会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1943年,词曲创作者曹火星,随群众剧社到平西抗日根据地宣传抗日,读了《解放日报》这篇社论后,创作出同名歌曲唱遍全中国。

      也是在1943年七八月间,同样在《解放日报》,另一句斗争实践中应运而生、反映历史意志、凝结人民心声的固定短语,出现在头版同样位置上。

      1943年7月8日《解放日报》第1版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

      王稼祥

      回顾中国共产党二十二年的历史,便是为中国民族解放正确道路的斗争史,也是寻找、确定和充实中国民族解放正确道路的历史。

      中国民族解放整个过程中——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正确道路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中与实践中所指出的道路。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塞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

      文章首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概念提出后,很快被全党同志所接受。

      同年7月,刘少奇在《清算党内的孟什维克思想》一文中,号召全党“用毛泽东的思想来武装自己”。

      两年后,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4·人民至上

      中南海新华门,警卫挺立拱卫正中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成为经典画面与鲜明宣示。

      这五个字,也出现在伴随周恩来总理直至他生命最后一刻的一枚徽章上。

      邓小平第一次为《人民日报》题字,写的也是这五个字。1946年,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的他,把毛泽东提出的这五个字,题赠给创刊之际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

      而这一切,源于一位普通战士。

      在这位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身上,毛泽东敏锐抓住了蕴藏于平常中的不平凡。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自觉力行的一种伟大思想理念,在他的即席讲话中升华呈现。

      这篇即席讲话与现场细节,原汁原味印刻在《解放日报》那天的头条。

      1944年9月21日《解放日报》第1版

      警备团追悼战士张思德同志

      毛主席亲致哀悼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是死有重于泰山”

      【本报讯】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同志,今年才三十岁,但为党为人民已战斗了十二年,走过雪山草地,受过长期艰苦的锻炼,□曾光荣地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不幸于今年九月五日在安塞石峡峪烧炭遇险殒命。中央警备团团部特于九月八日下午二时,在××广场开会追悼,到会者千余人,毛主席亲临讲话。主席台四周布满花圈和挽联,中悬毛主席亲笔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几个大字,与会者无不深感死者的光荣。大会在哀乐声中开始,该团政治处张主任介绍死者的光荣历史后,毛主席即缓步登台,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死者表示敬意,继作历时一时半之久的讲话,对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意义,阐述至详。

      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这个团体,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团体中的一个。”

      毛主席又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为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人死去,就比鸡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所以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毛主席又教导我们大家要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他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这一个革命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亲历了这一幕的罗青长(时任李克农秘书)回忆,当时中共中央社会部领导的中央警备团,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了保证中央机关和部队度过严冬,中央警备团派出一支小分队到安塞烧木炭,战士张思德不幸在炭窑崩塌时牺牲。他牺牲的消息由中央社会部负责人李克农同志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听后说:要在枣园机关里举行一个追悼会,我要去参加。

      9月8日,中央社会部“在枣园机关的沟口为张思德同志举行了追悼会”。《解放日报》这篇报道里的“××广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出于保密考虑。

      会后,李克农同志指示整理毛主席的讲话稿。罗青长回忆,整理好的文稿,“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并由新华社转发到各解放区报纸和国民党统治区重庆的《新华日报》,在党内外引起巨大的反响,成为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的不朽名篇”。

      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对“为人民服务”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这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宗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

      从延安枣园到中南海新华门,向世界宣示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宗旨的这五个字,仔细看:“人”字一捺,动势疾快;“民”字向上钩的一笔,也气势十足。这两字的这两笔,是五字书写里笔意最为鲜明突出的。“为”字起势深含意蕴,“服务”二字收束稳重。就在这种互动呼应中,“人民”二字呼之欲出,又与其它三字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1945·人心向背

      1945年5月2日,《解放日报》以连续六个版,全文刊发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1945年5月2日《解放日报》第1-6版

      论联合政府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之政治报告)

      毛泽东

      那末,我们的主张是什么呢?我们主张在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

      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制度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说来,这是我们的最低纲领。实行这个纲领,可以把中国从现在的国家性质与社会性质上向前推进一步。

      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之下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地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确定党的政治路线——“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把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总结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全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达到空前团结,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深厚基础。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致闭幕词,表示“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两个月后,他毅然飞赴重庆。

      1945年8月29日《解放日报》第1版

      为商讨团结建国大计

      毛主席飞抵重庆

      【新华社延安廿八日电】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同志,偕同周恩来同志、王若飞同志,已于今日正午十二时乘机飞渝,商讨团结建国大计。

      延安各机关团体代表数百人到机场热烈欢送。

      【新华社重庆廿八日廿二时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志,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同志已于本日下午三时半由延飞抵重庆。

      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特派代表周至柔将军赴机场迎迓。到机场欢迎者尚有参政会秘书长邵力子、副秘书长雷震、中国民主同盟领袖张澜及左舜生、黄炎培、冷□秋、周□冲、郭沫若等。当晚八时蒋先生设宴洗尘,毛主席等应邀赴宴。

      【路透社重庆廿八日电】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将军于今下午到达重庆机场时称:“我应蒋委员长的邀请到重庆,商谈团结建国大计。我们希望中国一切抗日党派及爱国人士团结起来。”毛泽东将军与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偕来,下榻赫尔利少将官邸。今日午间共产党领袖离开延安机场时,有成千群众热烈欢送。

      从文中可见,毛泽东飞赴重庆确实万众瞩目,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被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为“弥天大勇”。

      在抗战结束之际,中国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敢于中流击水,为国为民奔赴,深处是以非凡勇气担当,担起沉甸甸的历史之责。

      “为国为民”——机场迎接人群中,有一人四年后也说了这四个字。

      上述版面文字里,出现了许多人名。其中,王若飞在半年后,与秦邦宪、叶挺等13人乘机回延安时,因气候恶劣,飞机撞山坠毁,不幸全部遇难。毛泽东悲痛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王若飞在临行前,向周恩来道别说:“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由此,周恩来在《“四八”烈士永垂不朽》中动情写道:“若飞!你最后一席话,是为中国人民及其代表所受到的统治者的压迫鸣不平的。我记住,我永远记住。”

      另一位在重庆机场迎接的著名民主人士张澜,成为共产党的坚定支持者。1949年10月1日,长髯飘拂的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站在了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

      开国大典前,毛泽东曾专门设家宴盛情招待他。不过,桌上只有普通的四菜一汤。

      毛泽东说:“我没有好酒好菜招待您。我们共产党人最注重谦虚谨慎,勤劳节俭。”非常感动的张澜回家向儿女们感慨道:“共产党真是为国为民的党。谦虚谨慎、勤劳节约,真是他们的伟大之处。”

      其实,整个1945年,乃至整个建党百年,都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人心向背。

      1947·时光书写

      遴选解放日报百年党史特刊《印迹——一百个版里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所有版面时,自1921年1月1日起,按照日期逐日检视的三报百年版面中,这是印刷最模糊、辨认最吃力的一个。

      但是,编写组仍然一致认为,这个版面值得入选。

      1947年3月27日《解放日报》第1版

      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谈话

      卖国贼阴谋必然失败

      【本报讯】关于西战场蒋军动态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昨日对记者称:二十四日胡宗南以六七个旅约五万人之众做了一次武装大游行,由延安游行到安塞,扑了一个空,毫无所获,廿五日留了一部分在安塞,其余游行回延安,胡宗南并派出小部,在延安附近李家渠拐峁等地做工事,延长仍在我手,现在延安及其周围,蒋军屯了十一个旅之众,没有饭吃,据俘虏□,已经改吃每日两餐。

      蒋介石五路进攻之目的是要打击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首脑机关,他的宣传机关不断猜测中共中央机关那里去了。其实□□猜测□是□□,我们□早公布过中共中央机关仍在陕北,蒋介石的宣传机关又造谣说某人被俘,某人被击毙,这也是枉费心思,其实他们是一无所获。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令胡宗南率25万军队,从南、西、北三面进攻陕北解放区。3月18日、19日,中共中央机关和陕甘宁边区部队主动撤出延安,开始了艰苦的陕北转战。

      13日当天,《解放日报》在延安照常按时出版。14日开始转移,15日起在子长县(今陕西省子长市)史家畔一带坚持出版到27日最后一期。从版面上可见,这是《解放日报》自1941年5月16日创刊后的“第二一三〇号”,报头下方印有“今日出版一小张”。

      当时化名“李德胜”(有“离得胜”之意)的毛泽东在撤离延安前豪迈地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习仲勋等亲自指挥下,西北野战军不断调动敌人,使之疲于奔命。最后一期的《解放日报》报道转引俘虏交代,蒋军补给困难,士气低落,一天只能吃两顿饭。

      出版地所在的子长县,也是一个光荣的名字,因陕北红军领导人之一谢子长烈士而得名。1947年3月25日,转战陕北途中,毛泽东与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在子长县王家坪会合。同日,毛泽东听任弼时介绍了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就义事迹,动情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也就在25日当天,根据中央指示,彭德怀、习仲勋等指挥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一举包围胡宗南整编第三十一旅旅部及第九十二团,激战1个多小时,毙伤俘敌2900余人,其中包括敌旅长等3名少将,并缴获大量装备辎重,从而在党中央撤离延安7天后,就取得了第一个胜利。

      首胜青化砭,再胜羊马河,三胜蟠龙镇,三次都是歼灭战,“三战三捷”歼敌1.4万余人。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一步步被粉碎。

      青化砭战斗打响那天,毛泽东为刘胡兰写下题词的地点,离正坚持出版的《解放日报》仅数公里。

      在《解放日报》这期版面上,还有一篇用事实说话的“数据新闻分析”。

      华东解放军歼敌比例前四个月毙多于俘后四个月毙少俘多

      【新华社华东廿六日电】华东人民解放军在八个月爱国自卫战中(去年七月至今年二月止),已歼灭蒋军廿八万余人,地方武装民兵战绩尚不在内。据统计在被歼之蒋军二八一六六一人中,毙伤一一五〇四八名,俘虏一六六六□三人。如分期观之,则俘虏比例愈来愈大。

      从上列统计数字,明□看出前四个月是毙伤多于俘虏,而最近四个月已变为俘虏多于毙伤。

      后文进一步分析,“毙多于俘”变为“毙少俘多”,“这显示着一个规律,即蒋军愈采取重点主义,集中兵力,齐头并进,则被歼灭愈多。这便是人民解放军愈战愈强,蒋军愈战愈弱的有力说明,同时也说明不论蒋介石采用什么办法,都不能挽救其已注定的失败命运”。

      1948年4月,延安重新回到人民怀抱。

      1949年4月,党中央决定将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报名,交给中共中央华东局,用于创办华东局机关报兼上海市委机关报。5月28日,在上海解放的欢庆声中,接过光荣报名的《解放日报》在上海创刊。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

      1948·人民战争

      被俘后的杜聿明念念不忘,淮海战役最后时刻,他一封“上、中、下三策”的亲笔信,整整十天“插翅难飞”,无法由特使乘机直送南京蒋介石。

      新中国成立后,他依然对那一场连夜降临的漫天风雪——尤其是风雪中的困顿军情与弥漫着的绝望心情,记忆清晰:深陷解放军重围的1948年12月19日,“午后,舒适存偕空军总司令部第三署副署长董明德乘C47型飞机降落到陈官庄”,带来蒋介石亲笔信,要在“空军全力掩护,并投掷毒气弹”下突围,具体由董“协商一切”。

      杜聿明“连夜亲自写好”回信,提出上、中、下三策(决战、和谈、突围),报蒋做“最后的决定”,“不料当晚风雪大作,一直到十二月二十八日,连续十天无晴日,董、舒二人无法起飞”,直到整整十天之后的29日,终于放晴才成行。

      这位最后时刻送急信的蒋介石“特使”董明德,应即后面《申报》文中的“空军某军官”。

      “经十一天地狱战场生活”后,他“飞出报告”,从国民党立场详述了在战地亲见的一线实况,并“以坚决语气称”:“我负责说……他们到底是十多年的老部队,决不会瓦解,而且必可负荷他们在整个江淮战场上的重任。”

      见报5天后,解放军发起总攻,杜聿明很快被俘,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1948年12月31日《申报》第1版

      杜聿明部艰苦奋战实况空军某军官自萧永地区飞出报告

      (本报南京卅日电)十二月十八日搭乘林冠雄队长所驾C47空运机,在萧永地区杜聿明部驻在地机场落地之空军某高级将领,经十一天地狱战场生活,完成其任务后,于廿九日搭乘陈显宇、李仲□所驾之TT□7号蚊式机飞离杜部防地来京。

      此空军人士,首以坚决语气称:“我负责说,杜聿明所部在萧永地区青龙集、陈官庄所起的作用,不是京沪后方人士所能了解的。邱清泉、李弥两兵团,目下官兵士气很坚定,生活虽然惨苦,他们到底是十多年的老部队,决不会瓦解,而且必可负荷他们在整个江淮战场上的重任。”

      记者询以杜氏所部人数时,渠以肯定语气称:“现有廿四万人,装备齐全。”

      以下均为某军官的话。这一个大兵团为何从徐州南下攻匪之背,而成今日驻□萧永地区廿余日之久?今后动向如何?作用如何?这都不是报纸所能揭露的事,这是国共双方部队气质、习惯、战略、战术等特性相系而成混凝团。有一点很重要,除非自垮,这么大的装备齐全兵团决不会被目下力量单薄的匪方吃掉,以杜氏的将才,佐以邱、李,决不会自溃。

      杜部驻地面积并不太大,村落房屋不多,士兵多在战壕中露宿,幸有空投弹药所用之降落伞被士兵□用庇寒,近日大雪,得免雪侵入致死。

      官兵弹药不缺,最初十日,挖掘民粮充饥,空投粮食后,粮源解决,但廿公斤及四十公斤一包之米袋纷落时,每日约打死击伤官兵三四十人。匪方最初十日,每天发炮千余发到驻地圈内,其后十日中,每日仅有百十发炮弹射入,炮弹毁伤力很小,匪军在纵深战壕内□着国军,全采心理战术,炮弹发射仅如点缀。

      相对喊话

      犹如演剧

      其心理战术具体表现为喊话,国军方面亦由士兵讪答,例如:

      匪军:“你们过来罢,没吃的还打什么?别吃苦!”

      国军:“谁说的,我们有空投!”

      匪军:“空投什么东西?”

      国军:“罐头牛肉,大饼,面包,你听罐头响声!”士兵敲空罐头声。

      ……

      国军方面五色缤纷的降落伞所支撑的蓬,如巿场,如蒙古包,其下的士兵,卧战壕日复一日,杂有伤兵及产子之军眷产妇哼声,使地狱浮现于提马灯的查夜者。

      香烟一支

      价二百元

      该军官并称:杜聿明将军未受弹伤,体健如恒,对飞来共艰苦之空军,亲切如弟兄,给予棉鞋、棉被、大衣为之御寒,暇时常与此空军将领及医务处长等作桥牌戏,不断以京沪慰劳的香烟供此空军,战地香烟每支价二百元,吸一口十元,有□无钱者常有四五人围住一有烟吸者而等其烟尾之享受。邱清泉、李弥等以下诸将领,均全部安全,仅师长二名受有弹伤,官兵伤者均亟盼空投盘尼西林等药品,更盼香烟。由于燃料缺乏,投粮亟宜改投到手可食之大饼、面包。

      文章中讲述的解放军采取“心理战”,侧面反映了我军当时按照军委统一部署,部队修整20天,暂时对杜集团的“围而不歼”。杜聿明也回忆“解放军停止攻击二十天”,同时“展开政治攻势,广播、喊话、送信、架电话、送饭吃等等”,“经常有整排整连的官兵投降解放军”。

      著名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正是毛泽东此时为前线写的广播稿。

      杜聿明记得:“到19日以后,风雪交加,空投全停”,美蒋还“特从美国调来雷达,临时训练三个伞兵使用”,以指示空投粮食,“哪知一着陆机器就发生故障,无法使用”。29日天晴,可“飞机怕被解放军打落,飞得很高,投的粮食到处飘落”,部队抢粮互相械斗,“指挥部也无法维持”。

      军心涣散,1949年元旦“曾投下蒋介石一封亲笔信,一个士兵拿到即将它撕毁,边骂边跑了”。

      与敌人方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43万民工积极运送数亿公斤粮食等军需物资到我军前线,陈毅动情感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解放军进抵长江,全国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

      从《申报》一文及杜聿明回忆清晰可见,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的根本因素。

      包括那个敌方阵营的蒋介石特使所说——“有一点很重要,除非自垮,这么大的装备齐全兵团决不会被目下力量单薄的匪方吃掉”,其实也从反面写下了历史注脚。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 组诗---《信仰的回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下一篇:新生——“建党100年100版”详考选登(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