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举办催票游行 马英九领唱《团结就是力量》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网络 时间:2016-01-12 点击:

马英九、朱立伦在游行活动现场

原标题:马英九唱的是大陆版的《团结就是力量》吗?

1月9日,国民党举办“为台湾安定而走,你就是力量”大游行,强力催动泛蓝阵营选票。在活动现场,“总统”马英九亲自当麦克风手,带领游行群众高唱“团结就是力量”,为朱立伦和国民党打气。

不过,这并非马英九第一次唱《团结就是力量》,不仅马英九唱过,朱立伦和洪秀柱也唱过,甚至绿营大佬、前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也唱过这首歌。

2014年11月27日,台湾“九合一选举”进入倒计时,国民党举行海外侨胞造势大会。造势大会上,时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携手党内大佬连战、吴敦义高唱《团结就是力量》。

2015年7月19日,国民党全代会通过台“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为2016“大选”提名人。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从头到尾相伴,散场前还拉起洪秀柱的手,与台下同志合唱《团结就是力量》,宣示党内必须团结,携手打赢2016选战。

2013年8月5日,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下午主持朝野党团协商,并在当天晚间达成结论,决定不处理由国民党“立委”李庆华等33人提出的核四(台湾第四核电厂)“公投”案。事后,原来在“立法院”外抗议的反核人士逐渐散去。连占据议场5天的民进党及“台联党”“立委”也于傍晚“收拾行囊、结束夜宿”,还在议场前拍大合照。

时任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右四)除与“立委”们握手致意外,还连唱两次“团结就是力量”

这么多台湾人士会唱《团结就是力量》,不免给人一种错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此曲。作为一首经典红歌,《团结就是力量》在大陆妇孺皆知。但是,在台湾难道也流行唱这首革命歌曲吗?还是说这根本就是两首歌?

大陆版《团结就是力量》

这还要从上个世纪30年代说起。在延安鲁艺的学生中有两个河南徐州同乡,一位叫牧虹,在文学系学习;另一位叫卢肃,在音乐系学习。毕业后两人穿过敌人封锁线,去晋察冀边区开展工作。1943年6月,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农村推动减租减息。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全剧的高潮是结尾的大合唱: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从此,《团结就是力量》不胫而走,从边区流传开来。如今,虽然牧虹和卢肃两位作者已经作古,但是《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作为红色经典至今还在大陆广为人知。《江泽民文选》中列举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艺作品,把《团结就是力量》与国外狄更斯的《双城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及米切尔的《飘》大陆版,我国古代的《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相提并论。2003年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元宵节联欢晚会上,江泽民、胡锦涛两代领导核心与其他中央常委一起高歌《团结就是力量》。

台湾版《团结就是力量》

但是,台湾政坛人士所唱的《团结就是力量》实际并非牧虹和卢肃的作品,曲调不同,歌词也不同。歌词一共只有四句,而且前三句完全相同:“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我们团结是力量”。为和大陆版《团结就是力量》相区别,这里把台湾政坛人士所唱的歌暂记为《团结团结就是力量》。

那么,这首《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又有怎样的渊源呢?

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中国有不少“海龟”热心为外国名曲填词,使之成为朗朗上口的“中国歌曲”。比如《北伐军军歌》就是根据法国民歌《约克兄弟》的曲调填词而成的,《共产儿童团歌》是根据苏联少先队歌曲《燃烧吧,营火》填词改编。语言学家兼音乐家赵元任在1937年淞沪抗日战争之际,用美国的《星条旗永不落》的曲调为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写了填词歌曲《苏州河北岸上的大国旗》。《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也是一样,它是采用了美国歌曲《永远团结》(Solidarity Forever)的副歌的曲调翻译填词而来。

Solidarity Forever的歌词是美国劳工运动领导人Ralph Hosea Chaplin在1915年的创作。这首歌的歌词很长,其中合唱的副歌部分只有4句:

Solidarity forever,

Solidarity forever,

Solidarity forever,

For the union makes us strong.

中文版《团结团结就是力量》的4句歌词就是这四句英文歌词的编译。因为中文“团结”只有两个音节,为了配合“永远团结”原曲的韵律,所以“团结”一词重复了两遍,成为“团结团结就是力量”。

其实,Ralph Hosea Chaplin的《永远团结》与另一首美国歌曲John Brown's Body(约翰∙布朗的遗体)的旋律相同。《约翰∙布朗的尸体》是美国内战时期联邦派们唱的一首著名进行曲。而《约翰∙布朗的遗体》的旋律还与另一首美国爱国歌曲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共和国战歌》)的旋律相同,而且这两首歌曲的副歌也大致相同:

Glory, glory, hallelujah!

Glory, glory, hallelujah!

Glory, glory, hallelujah!

His truth is marching on.

无论是《永远团结》、《约翰·布朗的遗体》还是《共和国战歌》它们的旋律都是一个来源,那就是William Steffe在1856年创作的Brothers, Will You Meet Me(《哥们儿,我们会相见吗》)。由于旋律简单悦耳,所以很快成为流行音乐,很多人都即兴套用这个旋律填词编新歌,可以说是史上填词最多的旋律。

这就是台湾版《团结就是力量》歌曲的由来。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 山西一市纪委书被约谈后称“就这点小事”,省纪委领导怒斥
    下一篇:天价索赔本无罪,歪曲事实难脱责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