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红色之旅

来源:暮耕老牛美篇 作者:暮耕老牛 时间:2021-05-03 点击:
今天是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一个劳动人民的伟大节日。为了让这个节日过得有意义,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红色之旅。
 
  第一站直奔一大会址。从地铁上下来,沿黄陂南路往北行走不远,首先就看到重建后的太平桥绿地。绿地中的湖面扩大了好多,湖的西侧是一排四列崭新的石库门建筑,这就是新建成的一大纪念馆。记忆中,北面的那两幢是原先就有的,但经过整修了;而南面的两幢应该是新建的。
 
  湖的四周是新布置的绿地,有新型的花坛。哦,这里应该也是今年国际花展的展区之一,难怪刚才看到好几位穿着“上海植物园”衣服的志愿者。这些花坛将一大纪念馆装点得更加美丽。
 
  装修一新的纪念馆,青砖的封面上有红砖勾勒出的线条,显得十分庄重。南北各两列房屋间是一不大的广场,南面那列面对广场的房屋的由红砖构成的门楣上缀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十七个毛体大字。纪念馆尚未布展完毕,还没对外开放,但小小的广场上已经聚焦了许多的观众。从口音上可以得知,许多都是趁五一长假来沪的外地游客,他们特地来到这里瞻仰一大会址,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广场傍湖处有一巨大的花坛,半空飞舞的红丝带下是繁花簇拥的建党100周年的标识,人们纷纷在此拍照留念,纪念这个即将到来的百年华诞。
 
  与纪念馆隔着一条马路的,是中共一大会址。这个 二层的石库门建筑也已经修缮一新,同样也没有开放。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的观赏热情。
 
  几位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会址前朗诵毛主席的诗词,严肃而认真。也有家长带孩子来的,竟然还有家长一边给孩子录像,一边还如同电视台录制节目那样张着写上字的纸为孩子提示,俨然是在制作视频节目。
 
  这是一家三口特意来此参观的,孩子原本累了扒在爸爸身上睡着了,爸爸先抱着他拍了一张,等他醒后又特地再拍了一张。
 
  这位长髯飘飘的长者,颇有仙风之气。从他摄影马甲上的字看,估计是位摄影协会的会员,他热情地组织着给他人拍照,却也成为我镜头中最美的模特。
 
  我向保安询问,会址何时能对外开放,他也不清楚,估计是在六月下旬。届时,这里一定更加热闹。
 
  会址纪念馆旁边就是新天地了,今天是五一长假的第一天,新天地里的露天咖啡馆、酒馆都坐满了人,还有不少的外国游客,面对国外疫情依然加剧的情景下上海如此繁华、热闹的景象,不知他们会是怎样的感想。
 
  离开一大会址,我向第二个红色目标前进,路上看到了这双层巴士也换上了红装,成为寻找上海红色印记的专车。
 
  第二站是渔阳里——又一个石库门里的红色策源地。弄堂旁专设了个广场,靠弄堂的墙壁上有浮雕,展示相关的革命内容,一支巨大的火炬熊熊燃烧,上有闪烁的星星,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广场上正在组织纪念“五四”的活动,因为这里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诞生地,前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不知是哪个学校的学生在此举行入团仪式,这让我想起半个多世纪前自己入团的情景,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那场“革命”即将来临之际的1965年,是班里的第三个团员,班干部中的唯二(另一个是工人家庭出身的劳动委员),前两个都工人子弟,在那样的年代里,这是可以理解的。
 
  穿过拱形的弄堂,转个弯就到了。
 
  这是个原住民仍在的纪念地,充满了烟火气,这从弄堂里仍然飘着“万国旗”中可以体味到,也就更显出平民味。
 
  进馆后迎面墙上是以俞秀松、施存统、叶天底为代表八位先哲的全身雕像,他们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的创建者。
 
  在这里建立的外国语学社,曾经培养了一大批中国革命的伟大人物,比如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王一飞、肖劲光、蒋光慈、曹靖华等。
 
  来此参观的有很多年轻人,有的是带着孩子来的,虽然他们还很小。
 
  在上二楼的墙上有一块巨匾,上书“永远跟党走”,这也揭示了当代青年的心声。
 
  从渔阳里出来,时间已经不早,过了马路,对面就是成都南路。到了成都路,何不去二大会址看看?于是我又前行。不料二大会址也没有开放。二大会址在我中学就学的学校的东南侧,那时并不知道,否则学校一定会组织前往的。
 
  隔着铁门往里看,平民女校也是一片寂静。回来后从网上得知,二大会址即将于5月4日重新对外开放。这又将是一个百年建党纪念日来临时的红色打卡地。
 
  匆匆赶向回程的地铁站,又路过茂名路上的甲秀里毛泽东主席旧居,这里竟然是开着的,虽然时间已晚,但还是决定进去参观。这里在我小学学校的后方,那时也不知道,我回沪定居时曾在对面的弄堂里赁屋居住,来过好几次的。
 
  正对弄口处,主席一家四口雕像依旧在,只是多了一束鲜花,是哪位来参观的游客敬献的吧!
 
  旧居收拾得干干净净,十分庄重。
 
  室内的布置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原先的住房、人物塑像都已经没有了。可喜的是在这些场馆处,我多次看到孩子的身影,而且往往是一家三口齐到的。
  
离开甲秀里,已经是夕阳西斜的时刻,虽然肚子已空,但我心中却是十分的充实,因为我不仅是补充了精神食粮,更看到了希望。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百代小楼揭牌
    下一篇: 纪念安徽黄山茶林场知青十一烈士 彩云飘过的山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