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载同舟路,心手相连谱华章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耿海鹏/任伟/何汉林/ 时间:2021-04-23 点击:
海军官兵在院校组织快闪活动

组织舰艇开放日活动

海军官兵义务献血

外舰来访

临检拿捕

轻骑破浪

扫雷训练

编队航行
 
      ■本版撰文 耿海鹏 任 伟 何汉林 汪贵贤

      华东门户、浦江两岸,人民海军与申城上海在滔滔汇入的两江之水中血脉相融。

      东方明珠、吴淞军港,国际都市与国际军种在初心不改的奋力前行中相得益彰。

      七十二载风雨同舟,人民海军在上海这片红色土地上依然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七十二载心手相连,上海在人民海军这面蓝色旗帜下始终璀璨繁华、屹立东方。


      从人流如织的南京路、淮海路,到楼耸入云的徐家汇、陆家嘴;从中外游客集散的浦东机场、邮轮码头,到联通陆路水路的虹桥枢纽、汽车总站……4月的上海,随着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2周年到来之际,全城正式进入“海军时刻”,全民尽情沉浸在蓝色的海洋。

      “向海图强,挺进深蓝”透过大气磅礴、活力四射的海军主题公益宣传片,我们仿佛看到,朝夕为伴的上海与海军诉说着数不胜数的感人故事;血脉相融的海军与上海,正孕育着双拥共建的时代华章。

      在人民海军阔步深蓝的伟大航程中,上海将蓝色海军文化与城市建设规划布局和产业特色发展相融合;在上海走向国际的时代步伐中,人民海军也将申城大气谦和的精神内涵耳濡目染给每一名朝气蓬勃的水兵。

      伴着东方海上初生的朝阳,战舰解缆起航,繁忙的浦江两岸又续写着这片海与这座城的壮美篇章。

      信仰的历史华章

      沿黄浦江逆流而上,两江交汇处的沙洲湿地绵延至吴淞炮台湾公园,一尊锈迹斑斑的古炮如同老者一般临江远眺,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硝烟弥漫与风云变换,也从另一个视角见证着这个东方民族的蜕变新生与苦难辉煌。

      127年前的一声炮响,不仅惊醒了表面岁月安澜的清朝政府,也打开了中华民族百年危亡的时代巨幕。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更是让那支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0余艘战舰葬身海底,数千名将士埋骨黄滔,轰轰烈烈的洋务救国运动也随着固若金汤的万里海防轰然倒下。

      89年前,淞沪抗战的浴血奋战依然历历在目,与日军激战数月的十九路军将士奋勇抵抗、舍生忘死,数千将士虽用生命与鲜血唤醒了全民抗战的民族精神,但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依然椎心泣血。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民族的信仰又又在哪里?民族百年的屈辱历史一次次叩问世人,有海无防的满目疮痍一次次痛彻心扉。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历史的呼唤在激荡,时代的强音在召唤。

      这一天值得历史永远铭记。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占领国民党统治的南京政府。而同一天,位于江苏泰州白马庙小楼中的第三野战军东线渡江战役指挥部,也在召开着一场海军建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正式诞生,而这一天也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人民海军建军日。

      栉风沐雨、不忘初心。与新中国同岁的人民海军白手起家、逐渐壮大,一步步发展为一支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海军陆战队和岸防部队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兵种。

      作为近代海军发祥地之一的上海,更是与人民海军渊源深厚。这里不仅建造了新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也见证了人民海军第一支舰艇大队、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的组建与成立。这一件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光辉事迹无不记录着人民海军在忠诚于党的精神信仰下,不断谱写出的历史华章。

      繁华的上海,不仅是中国经济、贸易、航运的重要中心,也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港口城市。这个城市的呼吸和脉动,牵连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为了确保港口和航道安全畅通,人民海军第一支扫雷舰大队也在上海光荣成立。

      时光荏苒,初心不忘。那年,长江口海域,一场反水雷作战悄然打响。大队官兵沉着冷静、熟练操纵灭雷具,快速接近水下可疑目标,投放灭雷炸弹、撤回灭雷具、“引爆”灭雷弹,动作紧张有序,一气呵成。随着一朵水上巨大“莲花”的绽放,隐藏在水下30多米深的水雷被一次性猎爆,成功实现了海军扫雷史上的“四个突破”。

      而绝技的上演者,正是该大队霍邱舰猎扫雷班长谭爱峰。作为扫雷的主攻手,他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几乎翻阅了所有可以查阅到的猎扫雷实战案例,他结合平时的训练,提出了猎扫雷部署改进方案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并多次组织模拟实战猎扫雷场景。通过一次次时间精确到秒、位置精确到厘米的预先训练,他成功遥控某型扫雷具扫爆水雷。

      近年来,在谭爱峰的指导和传授下,越来越多的“扫雷达人”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在“以老带新”中不断传承发扬,也在“齐头并进”中逐步成长壮大为一支“扫雷士官专家组”。他们不仅共同参与、见证着人民海军由弱变强的巨大建设成就,也孜孜不倦地谱写着人民海军忠于党的时代新曲。

      开放的奋斗乐章

      七十二载春秋栉风沐雨、薪火相传;七十二载冬夏玉汝于成、勇立潮头。作为国际都市的上海与国际军种的人民海军仿佛注定会在岁月的长河中相生相伴、相得益彰。一个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一个忠诚使命、英勇善战,他们如同兄弟般携手谱写着一曲开放自信的奋斗乐章。

      去年11月,第三届进博会在上海如期举行。来自全世界150多个国家、超过3600多家企业的数万名中外人士促成了这一全球盛会。“一带一路”的共同发展理念受到世人认可,上海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也得到广泛传扬。而这背后离不开的是上海数万各界人士和海军数千安保官兵戮力同心的坚强保障。

      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开放之都,上海同时也是一座活力四射的奋斗之都。

      就像《星辰大海》中所唱的那样,被称为“魔都”的上海,不仅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为它奔赴而来,还成就着无数青年人为梦想而奋斗的星辰大海。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同样开放自信的上海市民也连续多年劲吹起一股投身海军的参军热潮。这块蓝色的方阵,这片火热的军营有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征途和人生舞台。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上海是中国城市的先行者;中外军事文化交流,人民海军同样也是各军种的先行者。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接待苏联海军舰艇访华,地点就在上海扬子江码头。1956年6月20日,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巡洋舰“德米特里·波日阿尔斯基”号、雷击舰“智谋”号和“启蒙”号在舰队司令切库罗夫海军中将的率领下访问上海。这也是外国海军舰艇首次访华。

      来而不往非礼也。人民海军组建36年后,第一次派军舰出访国外也是从上海出发。1985年11月16日,由“合肥号”导弹驱逐舰和“丰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特混编队,在上海吴淞军港起航,开启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的正式友好访问,迈出中国海军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刘华清上将专门在回忆录中写道:“虽然,和现代强国的海军相比,人民海军还有不少差距。但我们的舰队终于驶离海岸,走向远海,来到了大洋。”

      仿佛就在昨日,在人民海军成立68周年那天,由海军长春舰、荆州舰和巢湖舰组成的浩荡编队从黄浦江畔再次起航,沿着“一带一路”的万里航线,执行出访23国的光荣任务。这次出访创造了人民海军历史上访问国家最多、出访时间最长的远航记录。

      伴随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坚实步伐,上海作为海军对外开放的窗口,也见证了人民海军外事交流的无数个第一:第一次接待外国海军舰艇访华;第一次军舰出访,第一次编队访问4大洲20余国……迄今为止,上海与人民海军接待了数百批的外舰访问交流,一次次展示了上海与海军的光辉形象。

      犁波远航,人民海军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上海支撑人民海军全面崛起成为全民行动,强国强军思想也融入到了城市血脉。

      这座城市正以开放自信的姿态、谦虚务实的奋斗,与人民海军一起,联手打造着最亮丽的中国名片。

      共建的双拥新章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句毛主席赞颂“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诗句,成了几十年来上海双拥共建的真实写照。

      从“南京路上好八连”到“霓虹灯下好水兵”,海军与上海,七十二载军民一家、鱼水情深;从传承百年的江南长兴造船厂到见证外滩巨变的扬子江军港码头,上海与海军,七十二载深度融合、挺立潮头。

      前不久,有这样两则报道刷爆了笔者朋友圈:第一则是现役军人、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凭证件免费乘坐上海市公共汽车、电车、轨道工具和轮渡;第二则是驻地海军部队组织无偿献血活动,332名官兵积极踊跃报名,累计献血10.32万毫升,有效支援了上海驻地血库库存。

      看到这里,想必无需多言,上海人民与人民海军风雨同舟、血浓于水的鱼水深情始终在延绵不绝、源远流长。

      翻开海军与上海携手走过的七十二载双拥岁月,一个个片段犹如昨日重现。APEC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海世博会、G20峰会、进博会……一直以来,驻沪海军多个舰艇部队和防化分队担负会场安保任务,从场内到场外全方位立体保障会议安全、展示国家形象,在展现部队良好形象的同时,也擦亮了专属上海的城市名片。

      不止于此,在1991年修建号称世界跨度第一的杨浦大桥时,驻沪海军部队就先后历时2年,出动兵力百余次,圆满保障了杨浦大桥的全面建成通车;驻沪海军某部自觉搬离市中心的北外滩百年军港“扬子江码头”,顺利配合上海市完成滨江沿岸贯通工作……

      海军与上海因海结缘,更因海读懂彼此。上海长兴岛依江濒海,岛上坐落着百年船厂——江南造船厂。一艘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巨轮和战舰,在这里建造下水,驰骋在深海大洋。

      海军首艘新型万吨级驱逐舰就诞生于此地,该舰先后突破大型舰艇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是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国产万吨级驱逐舰的成功下水,成了上海与海军深度融合发展的有力见证。

      百年船厂、百年海军,人民海军似乎命中注定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割舍不断。

      海军官兵永远不会忘记,上海市双拥办举办“军功章上的荣耀”活动,请立功受奖官兵亲人喜看上海,先后让1000余名海军官兵带着家属共享这份特殊的尊崇;近年来,上海在全市建立基层拥军优属组织多达1600余个,参加基层拥军优属活动的社区单位多达4700余个,对各部队实现了双拥工作网格化服务;20多年来,年均开展100多项拥军优属活动,受惠人数超10万余人次;2012年至今,超百名随军家属通过重点安置收获满意的工作岗位,近300名官兵子女进入理想的学校就读;在全面停止有偿服务的道路上,上海市各级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责任担当,让停偿工作顺利高效推进,走在全国前列……

      继往开来,初心不忘。在建党100年到来之际,海军与上海必将风雨同舟,心手相连,再创军民共建新篇章。

      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上海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国家安全机关披露: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拉拢内地学生内幕
    下一篇:习近平出席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集中交接入列活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