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盯着中国清明假期消费 全球复苏先预演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倪浩 青木 辛斌 时间:2021-04-02 点击:
摄影/日升
记者 倪 浩 本报驻德国、新加坡特约记者 青 木 辛 斌
中国即将迎来3天清明假期,德国新闻电视台1日报道称,在欧洲迎来复活节之际,中国将有1亿人次去旅游。中国各大平台的统计显示,清明节和五一假期旅游产品、机票预订量均超2019年同期,春季出游热潮即将到来。东吴证券零售与教育行业首席分析师吴劲草4月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清明节3天小长假期间的整体消费大概率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不但明显高于2020年,甚至有可能会超出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创下新纪录。
多项数据回到疫情前
路透社4月1日称,尽管3月并非旅游旺季,云南西双版纳温度已近30摄氏度,景区内如织的人群游览的热情和当地的温度一样居高不下。这也折射出后疫情时代中国国内游大市场正蓬勃待发。根据携程的预测,清明节期间,中国出游人次将达到1亿。相比之下,2020年有4325万人次,2019年为1.12亿人次。去哪儿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1年清明假期出行的机票预订量已经是2019年同期的1.3倍,机票价格也回到疫情前水平。此外,各大旅游平台预订清明节时期的景区门票的人次已经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1日称,中国低风险地区人员可凭健康码“绿码”在境内通行,带来清明节拼假回家的“补偿式返乡”人群激增。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分析称,2021年春节假期多地响应“就地过年”倡议,返乡、旅游需求延期释放,清明、五一假期将在很大程度上释放春节积压的出行需求,刺激旅游消费市场的全力恢复。
“最大亮点有可能体现在被压制已久的旅游需求的爆发,”吴劲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20年清明节因为中国疫情刚刚得到控制,各地旅游景点仍然实行疫情防控措施,人群出游以周边游为主,城市居民活动平均半径只有3.6公里,出游人次也只有2019年的四成。吴劲草认为,2021年清明假期将明显不同,长期被压制的出游需求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较为宽松的防疫措施下,会得到比较充分的释放。吴劲草认为,2021年清明假期出游人次超过2020年不成问题,且大概率超出2019年,旅游半径也将明显超出去年。
电影、餐饮消费人气旺
除了旅游业,清明假期消费受益行业还包括电影院线和餐饮业。业内人士预计,在即将到来的假期中,这两个行业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增长1倍以上。《联合早报》称,清明假期前后,将近有10部中国国产电影争相上映,竞争激烈。
网络和实体店的购物潮也将再次涌现。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两个月,中国零售额同比增长33.8%,达到6.97万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而清明节的消费热潮,也为今年第二季度GDP大幅增长奠定基础。
吴劲草认为,中国整体消费形势都在迅速好转,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消费超越2019年已明显体现出国内消费需求的旺盛。“无论是线下商品零售还是服务消费,包括餐饮在内,人气都极为火爆。在此基础上,清明假期的旅游和消费会顺势进一步释放,甚至出现报复性消费都是可以期待的。”除此之外,化妆美妆的需求会进一步稳定,黄金珠宝的消费也会有所表现。而“新疆棉”事件后,国货服装消费也将成为清明节期间的消费亮点。
“欧洲盼望中国游客早日归来”
路透社称,疫情期间,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在规模上悄悄地超过曾经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市场。尼泊尔旅游商业新闻称,中国迅速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复苏,为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全球旅游业带来希望。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旅游业收入损失1.3万亿美元,是2009年金融危机时损失的11倍之多。
瑞士《商报》4月1日称,每年4月开始,是中国游客赴欧洲游的旺季,但今年预计最早要在下半年才能迎来中国游客。《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到,今年德国复活节气氛异常冷淡,商店紧闭,博物馆等旅游景点也少见人影。德国巴伐利亚旅游局公关主管赫尔曼女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欧洲盼望中国游客早日回来,现在大家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希望欧洲疫情早日遏制,通过“疫苗护照”加强中欧人员交流。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