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激情是人生最美的记忆
来源:人文温州 作者:周瑞金 时间:2021-03-04 点击:
我的小老乡江蓓玲女士,在原平阳县驻上海办事处主任任上退休以后,与我暌违多年。不想日前,她倏然笑嘻嘻地带着家乡土特产上门来看我,兴致勃勃地向我说起,新年初在泰顺举办平阳县知青到大兴安岭支边50周年纪念活动的情况,并要求我为他们编写的纪念文集作序。
我这才知道,50年前我的家乡平阳,有一支197名16岁到19岁的男女知识青年队伍,满怀豪情奔赴黑龙江最北端的中苏边境,参加艰苦卓绝的祖国边疆建设的感人事迹。
1971年1月3日,他们告别亲人,告别家乡,登上知青专列,从金华火车站出发,一路向北。经过七天七夜的长途跋涉,于1月10日抵达当年我国铁路最北端的黑龙江樟岭车站,行程近万里。然后,由铁道兵3006部队用军车把他们送到几十公里外白卡尔山下,一片白茫茫的林海雪原。这里没有铁路,没有公路,没有房子,没有人烟,只有部队为他们搭建的帐篷。时值三九严冬,滴水成冰。就在这种艰苦严寒的条件下,这支知青队伍组建了铁道兵3006部队民兵3连(后改编为21连)。在铁道兵部队带培下,肩负起从樟岭到古莲120公里铁路线上,在白卡尔山隧道的山洞口修建铁路路基的艰难任务。
一开始,从温暖的江南地区,到零下40几度的严寒北疆;从父母亲人关怀的温馨家庭,到荒无人烟的铁路建设现场;从每天享受鱼米之乡大米饭鱼肉菜的幸运儿,到天天吃高粱米等粗粮加土豆大白菜的民兵战士。面对如此强烈反差的环境和条件,又实行军事化管理,经常冒严寒进行军事操练和备战演习,白天从事繁重危险的开山劈石筑路的高强度体力劳动。这对一帮未成年或刚成年的十七八岁小伙子小姑娘来说,是多么严酷的磨炼。难怪开始有许多年小体弱的知青忍耐不住掩面痛哭,这哭声打破了工地沉睡千年原始森林的寂静,也悲壮地表达了平阳儿女从苦寒的煎熬中走向顽强、坚韧、豪迈的心声。
经过十个月的奋力苦干,民兵3连的平阳儿女终于提前完成了原定铁路路基修建的任务,赢得铁道兵部队首长的好评,夸奖他们是年龄小、个头小、力气小、干劲大的“三小一大”好战士。接着,他们转移战场,奉命调到呼中碧水铁道兵东北指挥部总字505部队参建纤维板厂工程。改编为民兵21连的平阳知青,再次发挥“苦干加巧干,能吃苦、能干活、能办事”的战斗作风,圆满完成了建设纤维板厂的任务,1973年5月碧水纤维板厂正式建成投产。
他们沉浸在庆功的喜悦中不久,想不到传来了樟古线铁路白卡尔山隧道渗水的信息。由于铁道兵部队首长看中平阳知青特别能施工苦干,具有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顽强战斗力,于是民兵21连又马不停蹄奉调紧急奔赴白卡尔山隧道工地,参加打斜井导漏水的工程,再次出色完成了任务。紧接着,他们又转战新建的阿木尔火车站,突击完成收尾工程,实现了新建铁路向地方铁道部门顺利的移交。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民兵21连的平阳儿女圆满完成了樟古线铁路建设和纤维板厂建设两大任务,终于顺利结束了铁道兵的带培,结束了民兵的军事建制。从此,他们分散下放到大兴安岭地区所属各林业局和有关单位当职工,从事日常性的艰苦体力劳动。多数分配到十八站林业局,也有的分配到塔河贮木场和马林林场等地。他们离开铁道兵部队各奔东西,活跃在祖国北疆林海雪原各处。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中有一批知青开始结婚成家。这样,197名平阳知青又面临着新的工种、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生活方式的严峻考验。
他们不愧是大兴安岭的开拓者、创业者、建设者、奉献者。北疆艰苦的岁月磨炼了他们的意志,日常繁重的体力、精神压力丰富了他们的人生,也成就了他们的未来。一直到1979年全国出现知青返城浪潮以后,从1980年开始到90代年初最后的离开,这一批平阳支边儿女在远离家乡十多年后,大多数人终于陆陆续续地返回了自己老家亲人的身旁,并在家乡找到了各自适合的工作岗位。
在人生的后大半辈子,他们又进入了刻苦学习、艰难创业,努力改变无学历、无职称、无技术的生活新阶段。他们与命运顽强拼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在平阳、苍南两县的教育、宣传、电视台、卫生、计生、公检法、交通、水利、经贸、银行等部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还十分孝敬年迈的父母,认真负起赡养照顾的责任。同时,又倾注心血照顾家庭,教育子女。大兴安岭的艰苦生活和工作磨炼,造就了他们成为勤劳、坚强、忠孝的一代人,把忠心献给国家,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子女。
岁月如流。跨进2021年,迎来了奔赴大兴安岭支边50周年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年这支“三小一大”、特别能吃苦的平阳知青儿女,虽然如今都已步入退休的老年人行列,却重新燃起了当年青春的激情,隆重举办了盛大的欢乐的庆典仪式。参加此次活动的有200多人,热心的组织者白洪明曾担任一排副排长,回平阳任县经贸局科室主任兼平阳县食品公司总经理;林斌曾任塔河贮木场团委书记,回平阳任平阳电视台新闻部主任等;而当年年纪最小(14岁)的苏丽蓉,在温州大学做财务工作,这次任纪念活动的筹委会财务组组长,尽力做好会务工作。当年年龄最大的林淑润,是与订了婚的女友一起支边的,这次成了参加50周年纪念活动的78岁最年老者。值得一提的是,这次50周年纪念活动,他们还不忘邀请当年带培的铁道兵部队的老战友参加。遗憾的是找不到当年的指导员、连长等人了,只请到了地方带培的副连长、上海知青徐玉珍、许梅英、魏国芳前来参加,也是弥足珍贵了。纪念活动中,大家充满当年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战友情、兄弟情、姐妹情,处处是亲切的拥抱,时时有激动泪水的挥洒。回首往事,当年的艰苦煎熬成了今天的爽朗笑谈,当年“可怜无数山”的种种无奈,都化为今天“毕竟东流去”的坦然豁达了。
从平阳知青的支边,联想到1966年至1976年“文革”十年间,我国有1700多万城镇中学生上山下乡,支农支边。他们或在农村插队落户,或在兵团军垦拓荒,或在草原牧马放羊,或在农场林场植林耕田。他们中不少人是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代儿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大都受到英雄主义的熏陶,充满了理想主义,有着肩负历史责任的朦胧自觉。因此,在艰苦磨难当中,在逆境曲折当中,大多数知青以青春的激情,不怕苦不怕累,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奉献。他们在荒原戈壁、热带雨林、边疆山村,屯垦拓荒,辛勤耕作,修桥筑路,教书育人,传播知识,抢险救灾,医疗济困,在苦难中铸就辉煌,用青春激情造福一方。
应当充分肯定,共和国这一代知青儿女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建设祖国的信念是崇高的,他们意气风发、一往无前、忘我苦干的精神是伟大的。他们今天已渐渐老去,但他们回首青春的激情,依然是莫大的激励,也是由衷的慰藉。在人生漫长的历程中,青春的激情从来都是最美的记忆。
当然,如果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考量,“文革”期间1700万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到边疆、到偏远山区,无论如何说,也是领导决策的一种严重失误。这一代年轻人在最好的年华突然中断了正常的应受的文化教育,小小年纪就过早地承担起繁重的体力劳动,这无论是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的发展,都是一种难以弥补的无形的损失。
好在历史的这一页终于翻过去了。今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举国上下都在强调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制度建设,像“文革”时期那种成千上万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肯定是一去永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