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这两张照片时就想到党

来源:原创 作者:朱根娣 时间:2021-03-01 点击:
     
  我叫朱根娣,1945年11月7号出生,今年76岁。现党龄56年。我是1964年11月30日入党的,从那时起我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3年8月28日。我积极响应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从上海出发到新疆去支援边疆建设。这一张照片就是我穿上军装,离开上海要到祖国边疆前一天拍的照片。瞧,这一张照片多神气、多精神抖擞、多英姿飒爽啊!当年我才17岁,是个稚嫩的上海小姑娘。



 
到了祖国边疆后,在党的教育培养下,64年11日30日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我就方方面面以身作则,以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处处事事给群众做好榜样。我在新疆一干就干了三十三年。其中,在新疆兵团一师七团当生产排排长3年,当人民教师30年。在这期间,我曾得到过我们团里和师里三十多次的先进生产工作者和优秀先进教师的光荣称号。为此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也曾经接见过我两次。
       1995年从新疆退休回上海后,我就在江浦街道和平凉街道里当居委宣传.治保和居委主任、书记等工作十几年。
       瞧这一张照片也挺神气稳重的吧!当时,我正拿着居委会的公章,在给一份居委年终总结文章敲图章呢。


        我在上海社区里工作的十几年里,也曾经被评为街道、区里、市里的多次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
        我的这些荣誉称号,虽是有我自己的个人努力,但与党的一路培养、一贯引领是分不开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我怎么能从一个稚嫩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党的干部,为党为政府为人民去胜任一系列工作呢?
       目前我已第二次退休在家,但我还是不忘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党员。现在,我老有所乐,老有所为。2013年我写了一本30万字的《塔里木的上海知青》的书。2014年11月,这本书还获得了全国出版局和全国图书馆评选的全国50种优秀书籍。(百度上写此书名就可查到)
        目前我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知足常乐地常常在公园里和大家一起跳跳广场舞、新疆舞,做做健身操,走走步等,在锻炼身体哦。

( 最后 附上一则 我在边疆开荒造田的小故事吧)
  《 南干渠清淤泥》
   1964年11底,团党委命令我们 :每个连队要抽掉100名 青壮年男女棒劳力,上南干渠去清淤泥。这条南干渠长15公里、宽60米、深18米。一年里春夏秋时期,渠里的水是从天山顶峰上融化出的雪水流下来的。冬天,一定要大动干戈把三个季节沉淀下来的淤泥挖到渠外去,否则水就不能畅流。而我们团里两万多人,吃水喝水用水全靠这条南干渠。
       那个年代是没有什么大型挖掘机器的,全靠我们职工用简单的工具手挖肩挑来清除渠里淤泥的。
      我和 我们连队100个身体好的上海男女知青们,在64年11月底,我们背上生活必须用品,走到离我们团部15公里外的南干渠边。下午我们就在靠着渠边的地方,大家亲自动手在地上搭建了一个个用草铺成的床,我们戏称为“草铺软床”。我们人人都露宿在天地之间。真可谓是天当被来地当床啊!因为是冬天,又是在露天,我们发的床垫子,被子又不够厚。白天我们都在用劲干活,並不感到多冷。但到了夜晚,天气就越来越冷了。那种冷啊!只有老天和我们自己知道了。平时,我们白天干活非常卖力。随着大渠越挖越深我们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我们碰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在通往渠顶的渠坡上,我们想方设法挖出了许多一阶一阶的土楼梯。每天,大家都用劲把装满柳条筐沉重的泥土,一担一担的挑出了大渠外。这种工作量,您可以想象到是多么的繁重啊!但我们还是苦中作乐,班和班、排和排、连和连之间还展开了劳动竞赛。文教要每天公布每人、每班、每排、每连共清淤的土方量。每个职工都在比进度、比成绩。你们挖了多少米,我们挖了多少米?你追我赶,比进度。真奇怪,当时再苦再累,我们也不在乎!只在乎我们连、我们排、我们班得了第几名?排在第几位?像似是打了鸡血、吃了兴奋剂一样。您一定觉得那时候我们这些上海知青挺有趣、挺有劲、挺可爱吧!
       通过我写的这个片段、这个小故事,您就可以了解到我们当年上海知青是如何听党的话在新疆是怎样地开荒造田、屯垦戌边,建设祖国边疆的经历了吧!您可以从中窥一斑而见全貌哦!
        朋友,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我认为:虽然当年我们经历过许许多多艰难困苦的劳动经历过程;但我认为:那时候同时也磨练、锻炼出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也让我们学会了许许多多生活生存的本领。现如今,我们已百炼成钢啦!我们退休在上海后,什么苦活、脏活、累活我们都会干哟。
        现在我和我的新疆知青朋友们,大都数都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安居乐业,在享受国家的退休工资、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在安度晚年。我觉得我们还是很幸福的!中国共产党给了我们安居乐业的幸福晚年啊!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无字丰碑上 有你的名字——献给在脱贫攻坚战场牺牲的英烈
    下一篇: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绞刑架下精神永恒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