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年代 热情的青年——上海支边知识青年到兵团
来源: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张浩波 时间:2021-02-05 点击:
先讲讲动员的事。1963年,周恩来总理、农垦部王震部长要求上海每年动员两三万知识青年去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什么要去新疆?当时主要是基于三个原因:第一,边疆形势紧张。1962年新疆发生大规模边民外逃的"伊塔事件",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关系紧张。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是当务之急。第二,新疆兵团的人口老化。在新疆屯垦戍边的主要是八路军老战士,年龄越来越大,急需补充新生力量。同时也要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要求,提高兵团文化水平、科技水平,需要补充有知识的青年。第三,解决就业问题。由于"三年自然灾害",上海很多工厂下马了。工厂下马,加大了就业困难。当时对毕业生的教育口号是"一颗红心,多种准备"。"一颗红心",就是要求青年服从国家需要;"多种准备",包括升学、进工厂、下农村、到部队,实在不行就当一段社会青年。
1963年,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市领导曹获秋、宋日昌、杨西光抓动员青年去新疆工作。我们把动员青年去新疆作为教育青年,提高青年思想觉悟,做革命接班人的重要方式,引导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走革命化的道路。区委、共青团、妇联、总工会、学校、街道、工厂、家长的单位等等,一起来做工作。还请兵团的同志到上海来做报告,介绍新疆的情况。要讲新疆是个好地方,也要把困难讲夠讲透,包括有沙漠、戈壁,要艰苦奋斗,要流血流汗。王震部长也到上海市团校礼堂发表演讲,讲边疆的形势、建设边疆的作用、兵团的光荣传统,从南泥湾大生产到在新疆开荒造田,讲拖拉机、条田、林带、渠道等现代化建设。动员青年到新疆参加建设的工作就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学雷锋看行动"、"好儿女志在四方"、"把祖国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我们的青春",成为那个火红年代的热词。这场运动,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力安排,而是变成了一场社会教育运动。不仅是工农子弟、职员子弟踴跃报名去新疆,高干子弟、资本家子弟、名人子弟、科学家子弟也报名去新疆。到新疆去成了很光荣的事,变成一种好的社会舆论。当时最出名的就是农一师的鱼姗玲,坚决要去新疆。最后临上火车了,她妈妈给她塞了400块钱,说你带着,看看不行,就当作路费回来。她坚决不要。她说,我既然下决心到新疆去,就要在新疆扎根。我会回上海来看你们,但是我不会做逃兵。
1961年、1962年已有少量的上海青年去新疆,1963年去了二万多人,1964年有三万多,1965年也有两三万,加上1966年的,共计有九万多,号称十万。这个数字很了不起!这么一批青年勇敢地站出来,响应祖国的号召,到边疆去、到农村去,从上海这个大城市跑到四五千公里之外的边疆去,确实是个壮举!
再讲讲慰问的事。1965年,为了巩固上海支边青年在新疆扎根,市委书记王一平指示,以上海市的名义组织慰问团去新疆。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亲自点名宋日昌副市长带队,我担任副团长,成员有共青团、劳动局、教育局等部门的,还有民主人士、资本家、著名演员。有三个分团。我在第一分团,主要在农一师。农一师有上海支边青年有四万多。我在新疆一共九十三天,在农一师前前后后大概两个月,每个农场都去了。考察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是物质缺乏,有的住地窝子,还有管理支边青年的方式方法问题。南北疆差别很大。农八师、农七师、农五师等单位都还可以。回上海后我们向市委汇报,建议搬一些工厂到新疆去。1966年新疆兵团第二政委张仲瀚到上海,带来一个大单子,要求上海支持。后来由于"文革"爆发,动员知识青年去新疆工作告一段落。
上海知识青年到新疆,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大事.把上海知识青年在新疆工作的珍贵老照片,征集编辑成书,再现了火红的年代,再现了青年的壮举,也再现了知青的贡献!
(编辑组根据兵团《史料选辑(12)》采访记录《火红的年代,热情的青年--上海知识青年到兵团》,并参考上海《青年学报》采访记录《到江西去,到新疆去--张浩波动员上海青年支援外地工作琐事》摘录编辑成稿。于2019年10月31日上午,向张浩波本人报告,请他听读全文略作补充后签名同意,作为本书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