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命运的十二天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雅娟 时间:2021-02-04 点击:
2019年7月10日,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市文化小学六年级学生王雁池在给参观者讲解。她是该纪念馆的“红色小小义务宣讲员”之一,做红色精神义务宣讲近两年。记者曲俊燕/摄
1935年1月7日,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迎来一支士气不算高昂、极度疲乏的部队。
在这之前,曾任纳粹陆军参谋长的冯·西克特——有人称他是希特勒最得意的将军之一——和另外几名德国顾问帮助蒋介石布置了第五次“围剿”。距离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东北全境沦陷已一年多,但对于当时的国民政府来说,更大的威胁来自国内——日益壮大的中国共产党越来越像是一个会夺走政权的对手。“剿匪”成为蒋介石坚定不移的目标。
第五次“围剿”开始后,共产国际派来的德国顾问李德搬用正规的阵地战经验,令装备很差的红军同装备优良的对手打阵地战、堡垒战,遭遇一次次惨败。1934年9月,敌方各路军队加紧进攻中央苏区,眼看已无在原地扭转局势的可能,红军被迫踏上转移之路。
“战略转移”其实更像是一次无目的的搬家——美国记者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长征》一书中提到,毛泽东曾抱怨说:“长征事前并无计划,没有让我参加长征的准备工作。”军队带着许多辎重,其中甚至还有办公桌椅和档案资料。另一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了解到,当时多达5000人参与运输工作。这显然拖慢了行军速度,以至于一夜只能翻过一个山坳。这支庞杂的队伍从江西出发后就一直向西北方向行进,敌方不难预见红军的动向,并布下口袋阵。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这是红军历史上不堪回首的一页。
李德的指挥引起越来越多的不满。他甚至对每门炮的位置以及哨兵设在哪里等具体问题都要指示。这让聂荣臻很恼火。
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城恭城书院举行紧急会议,毛泽东说服大家前往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
几天后,在贵州黎平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主张继续向贵州西北前进,王稼祥、张闻天也都支持他。李德因病没有参会,会后,周恩来把会议决定的译文拿给李德,李德看到这份完全异于自己主张的会议决定后,非常生气。周恩来的警卫员记得,周恩来和李德用英文吵架,周恩来气得拍桌子,拍得桌上的马灯都跳起来。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遵义。1月15日至17日这3天,每天晚上7点钟,举行了后世所称的“遵义会议”,通常每天持续四五个小时。
在此后的数年乃至数十年里,这次会议都是一个巨大的谜。杨尚昆记得,书记员邓小平坐在角落里忙着记笔记。但在颠沛流离的战时,当时的笔记全都丢失了。1936年,斯诺采访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时,似乎也没人提到这次影响深远的会议,至少斯诺没有将它写入《红星照耀中国》(又译《西行漫记》)。
直到1948年,遵义会议决议公开发表,外界的人们才终于了解到会上讨论了什么。
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的文件,严厉批评了博古和李德:“政治局扩大会认为××同志(指博古——记者注)特别是华夫同志(即李德——记者注)的领导方式是极端的恶劣,军委的一切工作为华夫同志个人所包办,把军委的集体领导完全取消……对军事上一切不同意见不但完全忽视,而且采取各种压制的办法,下层指挥员的机断专行与创造性是被抹煞了。”
遵义会议召开30多年后,关注中国的海外学者们还在争论:会上遭受严厉批评的“华夫”到底是谁?决议中隐去的人名“××”和“×××”分别指谁?
1985年,遵义会议召开五十周年之际,陈云手稿《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发表,人们终于弄清了遵义会议的召开日期和参会人员。
1935年1月7日,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迎来一支士气不算高昂、极度疲乏的部队。
在这之前,曾任纳粹陆军参谋长的冯·西克特——有人称他是希特勒最得意的将军之一——和另外几名德国顾问帮助蒋介石布置了第五次“围剿”。距离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东北全境沦陷已一年多,但对于当时的国民政府来说,更大的威胁来自国内——日益壮大的中国共产党越来越像是一个会夺走政权的对手。“剿匪”成为蒋介石坚定不移的目标。
第五次“围剿”开始后,共产国际派来的德国顾问李德搬用正规的阵地战经验,令装备很差的红军同装备优良的对手打阵地战、堡垒战,遭遇一次次惨败。1934年9月,敌方各路军队加紧进攻中央苏区,眼看已无在原地扭转局势的可能,红军被迫踏上转移之路。
“战略转移”其实更像是一次无目的的搬家——美国记者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长征》一书中提到,毛泽东曾抱怨说:“长征事前并无计划,没有让我参加长征的准备工作。”军队带着许多辎重,其中甚至还有办公桌椅和档案资料。另一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了解到,当时多达5000人参与运输工作。这显然拖慢了行军速度,以至于一夜只能翻过一个山坳。这支庞杂的队伍从江西出发后就一直向西北方向行进,敌方不难预见红军的动向,并布下口袋阵。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这是红军历史上不堪回首的一页。
李德的指挥引起越来越多的不满。他甚至对每门炮的位置以及哨兵设在哪里等具体问题都要指示。这让聂荣臻很恼火。
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城恭城书院举行紧急会议,毛泽东说服大家前往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
几天后,在贵州黎平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主张继续向贵州西北前进,王稼祥、张闻天也都支持他。李德因病没有参会,会后,周恩来把会议决定的译文拿给李德,李德看到这份完全异于自己主张的会议决定后,非常生气。周恩来的警卫员记得,周恩来和李德用英文吵架,周恩来气得拍桌子,拍得桌上的马灯都跳起来。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遵义。1月15日至17日这3天,每天晚上7点钟,举行了后世所称的“遵义会议”,通常每天持续四五个小时。
在此后的数年乃至数十年里,这次会议都是一个巨大的谜。杨尚昆记得,书记员邓小平坐在角落里忙着记笔记。但在颠沛流离的战时,当时的笔记全都丢失了。1936年,斯诺采访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时,似乎也没人提到这次影响深远的会议,至少斯诺没有将它写入《红星照耀中国》(又译《西行漫记》)。
直到1948年,遵义会议决议公开发表,外界的人们才终于了解到会上讨论了什么。
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的文件,严厉批评了博古和李德:“政治局扩大会认为××同志(指博古——记者注)特别是华夫同志(即李德——记者注)的领导方式是极端的恶劣,军委的一切工作为华夫同志个人所包办,把军委的集体领导完全取消……对军事上一切不同意见不但完全忽视,而且采取各种压制的办法,下层指挥员的机断专行与创造性是被抹煞了。”
遵义会议召开30多年后,关注中国的海外学者们还在争论:会上遭受严厉批评的“华夫”到底是谁?决议中隐去的人名“××”和“×××”分别指谁?
1985年,遵义会议召开五十周年之际,陈云手稿《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发表,人们终于弄清了遵义会议的召开日期和参会人员。
参加遵义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委员
不管当时和后世的争论多么纷乱,人们能够确定的是,毛泽东重新掌握了军队,此时他被完全剥夺红军指挥权已达两年多。而德国人奥托·布劳恩——他在中国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李德——从此离开中国共产党的权力中心,1939年离开中国。
贺子珍回忆,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向她感叹:“办什么事都要有个大多数啊!”她注意到,这次会议后,毛泽东变得更加周到,更善于团结别人。
疲劳到极点的红军也在遵义得到了喘息之机。
20世纪80年代,索尔兹伯里查阅众多史料,沿着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开车行进,采访了许多长征幸存者,写成《长征》一书。他在书中写道:“在遵义,战士们有了新草鞋,有的人还有皮底鞋,厚实的衣服,竹编防雨斗笠和新的草编雨帽。他们的米袋里装满了粮食,医疗队从药铺里补足了碘酊和氯仿,也补足了草药。甚至还有新的手电筒、电池,此外还储存了不少煤油、糖和盐。”
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张小灵告诉记者:“遵义是长征途中扩红(即‘扩大红军’)规模最大的地方之一,有四五千人参加红军,大部分是年轻人。”
在这四五千名普通人中,少数几人在史书中留下了名字。
有一个年轻的遵义女孩给陈云留下很深的印象,陈云化名为廉臣所作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中写道:“尤有一事可记者,当红军在遵义成立革命委员会时,有一女学生名叫李小侠者,年约二十,同情红军,在大会上演讲,后被举为革命委员之一,为当地学生中之长于交际者。当红军退出遵义时,李小侠亦随红军而去。”
16岁少年陈万清也在此期间加入红军。4个月后,他所在的连队将担负强渡大渡河的任务。营长在该连队点了16人,正准备出发。陈万清哭着从队伍中跑出来,要求一同执行任务。他成为强渡大渡河的第十七名勇士。这些普通人书写了未来共和国的历史。
遵义会议期间,形势越发紧张——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想要围歼中央红军。但毛泽东复出后指挥的第一战并不顺利。在川黔交界打响的土城战斗,因为情报有误,红军失利。博古讥讽说“狭隘经验论者指挥也不成”。
一个月后的娄山关大捷,再次证明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这是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四渡赤水,则是一次富有想象力的战争奇迹。遵义会议纪念馆循环演示这场战争:红军虽势单力薄、且处于重围之中,但胜在灵活,神出鬼没。敌军则如同步履笨重的巨人,跌跌撞撞地追赶,但总是晚了一步。3万多人的中央红军如同一只灵巧的猴子,在兵力十倍于己的敌军中往来穿插,最终跳出重围,掌握了主动。
原本士气低落、身心俱疲的红军,终于又看到了希望。
党史学家倾向于将遵义会议看作一个连续的系列,此前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前奏,党内领导人对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逐渐达成共识;其后的“鸡鸣三省”会议、苟坝会议等,则进一步明确了毛泽东的领导权和新一代领导集体。
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学过中学历史的人大都耳熟能详。索尔兹伯里写道:“遵义会议结束了。长征继续进行。毛泽东在掌舵。中国的道路——至少今后半个世纪的道路——就这样确定了。”(记者李雅娟)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