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是最好的尊重 ——知青图书文化的发展演变
来源:上海市知青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孙加琪 时间:2021-01-09 点击:
一、鲜见知青书籍的时期
1、第一个下乡十年(1955 一 1966)
天津是中国知青运动的重要发源地。早在 1955 年 11 月,为响应团中央号召,天津组织了天津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黑龙江萝北荒原,建立了天津庄。随后,1957 年又有了王培珍等一批青年学生,赴河北省插队。再后,一批又一批天津知青奔赴甘、新、宁、蒙等地。 至 1966 年文革前,天津下乡知青约 5.3 万人。十余年间涌现出王培珍、
邢燕子、侯隽等一批知青典型。其间,也有移民。如 1950 年向察哈尔省北部移民 1500人,1956 年万人移民青海。这是另一个性质,在此忽略不计。
这一时期的十年间,社会上时有对知青生活的反映,主要是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集中在地方报纸、青年杂志等,鲜有书籍类文学作品。当然也有例外。1961 年当年,
竟出版了三本宣传王培珍的书,分别是《王培珍》(连环画),《新型农民王培珍》,《我在农村落户》。
2、第二个十年(1968 一 1978)
1968 年文革中掀起下乡高潮。约 40 万天津知青分赴晋、冀、蒙,辽、吉、黑等农村边疆。到 1978 年大返城时,又是一个十年。
这一时期是知青运动的高潮阶段。人数达 1 千几百万,但是仍少有关于知青方面的书籍,多是新闻报道,主要是对知青典型宣传。天津有下乡内蒙的张勇,黑龙江的孙连
华。张勇有图片报道《壮丽青春献人民》,(黑龙江新闻照片)。孙连华有书籍《愿将热血洒边疆》。还有少数关于知青先进事迹的文件汇编(天津市劳动局编)等等。就是榜样类书籍也极少。此时也有极少数知青创作的文学作品,如带有当时政治色彩的张抗抗的小说《分界线》(1976),小说《延河在呼唤》(1976),《知识青年在延安》(多册文集)(1972)等。
二、知青文学崭露头角时期(1978 一 1990)
1978 年是改革开放元年,随着思想解放,文学回归了。一批知青作家如孔捷生、张承志、梁晓声、叶辛、肖复兴、天津的王爱英等开始活跃于文坛。但这时期文坛主将是以王蒙、刘宾雁、邓友梅、张贤亮为代表的一大批"右派"作家,他们被称作"重放的鲜花"。相比之下,知青文学和知青作者队伍,还是一个少数,但崭露头角了。以小说形式为主,也出现一批有影响的作知青文学作品和书籍,如《在小河那边》、《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小说集)等。王爱英的《当代骑士》1985 年出版,是当时鲜见的知青类长篇小说。
三、知青文化蓬勃兴起时期(1990 一至今)
以 90 年代为始是因为一本书一一《北大荒风云录》。这本书是文集,是知青人自己写自己,大众化书写,形式与内容类似 50 年代的《星火燎原》。我同意一个说法:从年龄段看,历来的革命与运动多是青春的激荡。如果说,《星火燎原》是青春激荡的"硝烟版",那么《北大荒风云录》就是青春激荡的"炊烟版"。自此以后,知青文学由少数人的精英创作向广泛的知青书写转化。由"被表现"到“自我表现",由"写我们"到" 我们写",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持久不衰。
1993 年,天津知青学者杜鸿林的《风潮荡落》是比较早的知青书,显得孤零。而到现在,从省区到市县,从农场到连队,从公社到小队,不论哪个规模群体的知青们,都在出书。千花齐放中给人的感觉是:我要述说。而书籍的承载量恰好能够滿足,它比其他形式要大的多!
四、天津知青文学创作现状
简单讲,有"三个一":
一是一张报,《中老年时报》。创刊 28 年,在全国数千份报纸中,独树一帜"知青版"。有蹉跎岁月、知青话题、我与老乡、知青记事、知青诗草等多个栏目,两周一版,成为天津知青创作发表的重要园地!
二是一个社,知青文学社。成立以来月月有活动(今年除外)活动有主题,交流心得,切磋技巧,发表文章,搞作品展,开办讲座,部分知青作者还走进了市作家协会的大门。
三是一个"群",书媒文友群。本为出书建的作者群,书出了,大家不想散。文友们在群里沟通交流,发表作品,诗文书画俱全。目前,在天津知青文学作者中,有一定的凝聚力,影响力。
结束语
一, 再版《中国知青图书要目》是件大好事。
二,和衷共济,精益求精,力争少留遗憾,不留遗憾,把好事办好!
孙加祺,男,68 岁,原赴黑龙江兵团知青,天津二商集团副总经理。现为天津作家协会会员。曾在《经济管理》、《经济与管理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刋发表论文 70 余篇,在《瞭望》《书屋》《世界文化》《中老年时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 200 余篇。
编著有《青春纪事》《北大荒知青影像》《枫林霜叶》《五大道的孩子》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