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沙家浜
来源:暮耕老牛美篇 作者:林嗣丰 时间:2020-12-26 点击:
一座被阳光叫醒的城市是幸福的,到常熟的第二天正是冬至的前日,阳光却适时地叫醒了它。胭红的霞光努力驱散着黑夜,把远处长江边的景色送到我们的眼前。
太阳虽然没有露出红红的脸庞,却已经将常熟港的繁忙呈现于晨光之中。
下榻的珀尔曼酒店也醒了,正沐浴在晨光下。常熟是幸福的,它真让常州嫉妒。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从北国边城调到常州,但我的同事都自觉地认为是调回常熟。其实,那时常州在全国是很出名的,因为它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小城市的典范,报纸上有很多宣传的。但它在名声上却输给了常熟,究其原因,只因在那个“大革命”的年代里有一出“样板戏”叫《沙家浜》,戏中的草包司令胡传葵偏偏娶的是“常熟城里的美人”,于是人们就只知常熟而不知常州了。
今天,我们就去沙家浜。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就来到了沙家浜景区门前。沙家浜我是来过的,和家里的兄弟姐妹以及小辈们,因此对它也谈不上新鲜。但是,与知青同仁再来,应该是有别样的感觉的。
你想想,近四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过来,会是一个怎样的阵势?再在景区门口一字排开,咔嚓上那么一张,那毕竟也是很气派的样子,能说没有别样的感觉?
既然是沙家浜,自然是少不了芦苇的。其实,芦苇只是统称,细细看,它还是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成团的,如箭的,似竹的,成堆成堆,成片成片,就这样漫延在阳澄湖的四周及湖中的小岛、水洲上,形成密密麻麻的丛林,保护着这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到处看到纪念那段可歌可泣历史的痕迹,时时提醒着后来者不要忘记那些艰苦的岁月。红石村、春来茶馆、芦苇荡……众多熟悉的地名、场景都会引起你回想那些曾经的日子。
尤其是跨过这个城门,来到横泾老街,《沙家浜》中的场景便一一为你展开了。
高扬的“茶”字旗,不就是阿庆嫂春来茶馆前高高竖起的那杆?
而这风车旁的湖面,一定是当年阿庆嫂急中生智把铜壶扔入湖中引来敌人开枪为湖中伤病员报警的地方。
忠义救国军司令部里,也许就会走出那个胖胖的草包司令,后面就是瘦瘦的刁德一,酒足饭饱的样子,令人憎恨。
伸向湖中的码头,定是沙四龙跃入水中给伤病员送粮送药的地方。
还有酒肆、布庄,林林种种,还原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场景。
舞台上正在演出《智斗》的一幕,阿庆嫂正与刁德一周旋:“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我和团队中的摄影师大宝一路行走,只见到处可见芦苇丛丛,深入芦荡之中,无法知晓它会通向何处。
我们又走过竹桥,来到小岛上。岛上竹林幽幽,曲径不见头,难得有阳光从竹林的缝隙中射下,留下一丝的亮光。这样的地形,正是当年新四军伤病员与日寇敌顽斗争的好战场。也难怪刁德一要想出让乡亲们下湖“捕鱼捉蟹”的歪主意——实在是无法找到伤病员呀!
如今,沙家浜到处都是美景,成为了人们的旅游胜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时值初冬,枫叶正红,如火焰般燃烧着,这让我想起《沙家浜》一剧发轫的沪剧名《芦荡火种》,这灼灼燃烧的红枫,定然是芦荡里的火种演变而来。
走出景区,我又看到了这个红火的造型,上面有“回家过年”的字样。哦,明天就是冬至日了,这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民间的一个重要的节日。从这天起白昼将一天天长起来,离年也起来越近了,而春天也在一天天地走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