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后,为何纪念“一二·九”?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 时间:2015-12-12 点击:
回溯历史,百年沧桑。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12月9日则是掀起抗战序幕的“一二·九”运动爆发80周年纪念日。




“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高潮。 资料照片


  自1931年东北全境沦陷后、日本开始实施侵吞华北进而独霸整个中国大陆的既定国策。日本凭借绝对的军事优势,在经济上掠夺资源,在政治上制造分裂,急遽策动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欲将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日本对华北蓄谋已久,早已厚养兵力、弯弓待发。国民党政府屈辱签订的《塘沽协定》、《秦土协定》(亦称《察哈尔协定》)与《何梅协定》 等,更促使日本加快侵占华北的步伐。11月25日,日本指使汉奸殷汝耕悍然成立割裂中国领土主权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而国民党政府却仍坚持一味妥协的不抵抗政策,甚至准备成立半独立政权性质的“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华北危在旦夕。

  图存救亡之历史必然

  面对日本侵华狂飙与空前加剧的民族危机,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史称《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市委的具体领导下,12月9日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东北大学、北平第一女子中学、北师大女附中等大中学校等6000多名学生举行请愿游行。而国民党军警竟以棍棒、大刀镇压学生,学生奋起抵抗,请愿游行遂变为示威游行。当天,全市学生共30余人被捕,百余人受伤。此即震惊中外的“一二·九”运动。
  为抗议国民党军警的镇压,12月10日,北平全市学生实行总罢课。16日上午,万余学生齐集天桥广场举行大会,通过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日和爱国自由等八项决议案。随后,学生再次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和坚定支持。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学生相继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广州、上海及沪杭甬等地铁路、邮务工人举行集会,声援学生运动;上海等地纷纷成立救国会,呼吁抗日救国。1936年1月初,平津学联联合组成“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华北农村宣传抗日救国。“一二·九”运动是中华民族图存救亡的历史必然,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中共领导之巨大影响


  史实证明,“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共领导下发动和进行的。面对日本吞并华北的图谋,民族矛盾已明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党的首要任务。1935年11月,中共河北省委适时改组成立中共北平临时市委,成为指导“一二·九”运动的领导班子。
  为遏制国民党政府妥协投降,临时市委决定于12月9日由北平市学联出面,组织学生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临时市委对活动的原则、方法和请愿路线等做出细致的部署。12月16日,临时市委在组织规模更大的第二次大游行时,更加周密地制定讲演及讲演后的撤退计划等。1936年1月初,按照临时市委的具体部署,平津学联联合组成“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平汉铁路沿线的华北农村,向广大民众宣传抗日救国,并在斗争中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挽救民族危亡这一主题,顺应历史大势,采取正确的方针和策略的结果,因而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近代以来的图存救亡史实深刻地告诉我们:学生运动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之下,才能把炽烈的爱国热情化作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


  不可忘却之爱国行为

  凭吊往古,借鉴来兹。“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在于:第一,“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坚决遏制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极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整体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真正凝聚起来、团结起来,这才是能够取得抗战胜利的最根本力量、最根本保证;第二,有力地配合红军北上抗日,形成全国抗日运动的新高潮,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9年12月9日,毛泽东在“一二·九”运动四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一二·九”运动是“伟大抗日战争的准备,这同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准备一样”,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
  时光荏苒,“一二·九”运动已经过去80载岁月。今天,我们纪念“一二·九”运动,不仅是缅怀过去、追念先人,更是为了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神圣而又伟大的爱国行为,牢记国耻,永远不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
  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下,我们仍然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的征程上,我们不仅“需要英雄精神”,更需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回望历史,学习先人的智慧,向革命者致敬,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中美英语教育专家顶层研讨会”在新清华成功召开
    下一篇: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今日举行 将进行“烛光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