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毛泽东心中的敬畏之河:可以藐视一切 不能藐视它
来源:凤凰网 作者:顾保孜 时间:2020-06-19 点击:
原题:毛泽东心中有一条敬畏之河,一生都想探究它,一生却无法实现
1964年7月下旬毛泽东来到了北戴河避暑,一向都是在大海里畅游的毛泽东,这一次休闲项目里多了一项运动——骑马。
1964年7月下旬毛泽东来到了北戴河避暑,一向都是在大海里畅游的毛泽东,这一次休闲项目里多了一项运动——骑马。
毛泽东骑的是一匹白马,个头不太大。他在转战陕北时骑的也是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毛泽东或许又想起了指挥千军万马的烽火岁月,又想起了骑着白马走向新生共和国的转战征途。
为了确保毛泽东骑马的安全,他的坐骑是专门从骑兵部队选调来的,就连这些骑兵部队的骑兵们也进驻到北戴河中央管理局的防区里,训练警卫员们学会骑马。
整个夏天,毛泽东的运动就是两项:游泳与骑马。
为什么毛泽东要在北戴河骑马呢?
原来,毛泽东渴望骑马考察黄河!
毛泽东与所有华夏子孙一样,对孕育中华文明,诞生中国文化的母亲河——黄河怀有一种特殊的深挚情感。其名作《沁园春•雪》中的“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绘的就是气势磅礴的黄河雪景。1935年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曾两次东渡黄河。一次是在1936年2月底,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兵分两路渡过黄河转战山西,击败阎锡山的军队完成东征使命后,5月又挥师西渡黄河回到陕北;再就是1948年3月,毛泽东在陕西吴堡县川口渡过黄河,对国民党开始了战略大反攻,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角。
他第一次渡黄河时,正是黄河的凌汛期,河面上漂浮着许多磨盘大的冰块,不时发出相互冲撞的破裂巨响。毛泽东坐在木船上,望着船工们头上包着白羊肚的毛巾,赤膊坦胸,喊着悠远浑厚的号子。
毛泽东无比感慨,他从眼前的景象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毛泽东望着象征民族精神的母亲河,突然心情激荡起来,他问警卫员,你们谁游过黄河?
大家这下来了劲头,七嘴八舌,有说给彭总送信游过,有说发大水时游过,也有说枯水季节游过。
毛泽东眼睛里跳跃着快活的火花:“那太好了!来,我们不用坐船,游过去吧!”
警卫员这可吓坏了,自己的信口开河,要惹出祸了。大家赶紧说:河里还有这么多冰块,游泳太危险,绝对不能游!可是毛泽东还是跃跃欲试,不肯罢休。这时满脸刻着风霜的船老大出来阻拦,严肃地讲道:“这时黄河水正在融冰期,河里流的水都是上游下来的雪水,十分寒冷,人一下去,几分钟就会冻僵,当地人谁也不敢这个时候下水,下去必死无疑。主席要游泳就等到夏季再来游吧。”
毛泽东这才没有坚持下水。他曾对此深沉地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当年,毛泽东在延安同斯诺谈话时就已将自己内心希望表白——希望将来能够骑马沿着黄河流域考察。
以后数十年,毛泽东无论多忙,肩头的担子不管有多重,这个愿望一直顽强地萦绕在他的心怀。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毛泽东第一次出京,视察的地方就是黄河。他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对山东、河南境内黄河决口泛滥最多、危害最大的河段进行了现场视察。
当毛泽东站在济南历史上决口频繁、灾害严重的乐口险工处,他远眺滚滚的黄河水,问道:“这里黄河河底比济南城内地面高多少?”有人回答:“六至七米。”这让毛泽东深感担忧。他反复交代,要把大堤、大坝修牢,万万不要出事。毛泽东还嘱咐雨季大水,要发动群众上堤防守,必要时军队要上去坚决死守,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跟随身后的许世友,立刻以一个军人受命的姿态,声音洪亮地回答:“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任务!”
一天,毛泽东在山东境内看到堤外有十多万亩的大片盐碱地,在场的群众也七嘴八舌反映说:“春天一片霜,秋天明光光;豆子不结荚,地瓜不爬秧。”
种不成庄稼,当地群众的生活怎么办?毛泽东的眉头结成了疙瘩。
随着考察黄河的进程, 毛泽东越来越对黄河两岸民众的安危,生产的收成感到担忧与焦虑。
毛泽东在河南看到水面比开封城还要高出三四米的黄河柳园口,感慨地说:“这就是悬河啊!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我真想骑着毛驴到天上去,从黄河的源头一直走到黄河的入海口,我要看看黄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人定胜天”是毛泽东提出的最响亮的口号之一。一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大江大河的治理说过无数次气吞山河话语的他,面对最为桀骜不驯的黄河,表现出了少有的敬畏和谨慎。他没有留下“根治”之类的豪言,只是殷殷地嘱咐黄河中下游的有关领导:“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为了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毛泽东与黄河的话题几乎每年都有,而且想骑马考察黄河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骑马考察黄河!一般人看似寻常,可对于一个每天要面对党政军千头万绪的工作、处理国内外重大事务的领袖来说,无疑就是个不小的奢望。
然而,毛泽东绝对不会轻言放弃,为达目的,不惜余力。他一趟一趟地亲临黄河,倾听黄河的咆哮,倾听两岸民众的心声,倾听治理黄河的汇报。
1953年2月,仅与第一次相距四个月。毛泽东又来到了黄河。他在乘坐的专列上,就三门峡水库建设的时间、库区移民问题、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以及南水北调等问题进行探讨。毛泽东在了解有关情况后,高兴地说:“治黄问题过去不能解决,只有现在才能解决。”在汇报过程中,当地领导希望毛泽东就三门峡工程建设问题表个态,可是他仍然谨慎地表示回去再研究。
1954年冬,毛泽东在南巡返京途经郑州时,在郑州火车站的专列上第三次专门听取了负责治理黄河负责人关于治黄工作的汇报,并着重谈了水土保持和治理规划问题。
1955年6月,毛泽东在河南省委会客室第四次专门听取了治黄工作汇报,这次他关心的热点是关于黄河治理规划的实施问题。
1958年8月7日,毛泽东视察郑州兰封东坝头。这一次,毛泽东又动了横渡黄河的念头。虽然在夏季,气候条件允许了,但保卫人员却不允许。此时毛泽东已身为国家元首,一举一动必须要在安全范围之中才可行。办公厅领导与保卫人员再三劝阻,毛泽东只好作罢,但是游黄河想法并没有放弃,而且总难释怀。
1959年4月5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说:“如有可能,我就游黄河、游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搞一班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文学家,只准骑马,不准坐卡车,更不准坐火车,一天走 六十里,骑马三十里,走路三十里,骑骑走走,一路往昆仑山去。然后到猪八戒去过的那个通天河,从长江上游,沿江而下,从金沙江到崇明岛。国内国际的形势,我还可以搞,带个电台,比如,从黄河入海口走到郑州,走了一个半月,要开会了我就开会,开了会我又从郑州出发,搞它四五年就可以完成任务。我很想学明朝的徐霞客。”
当年9月,他在山东泺口险段视察黄河,对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说:“全国的大江大河我都游过了,就是还没有游过黄河。我明年夏季到济南来横渡黄河。”他还意味深长地感慨:“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啊!”
到了1960年,没有横渡黄河的毛泽东开始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骑马考察黄河,而且他认为这非常迫切的愿望,也是非常可行的方案。这一年,毛泽东的专列再次路过济南,他对上车看他的省、军领导说:“我就是想骑马沿着两条河走,一条黄河,一条长江。如果你们赞成,帮我准备一匹马。”
1961年3月23日毛泽东在广州说:“在下一次会议或者什么时候,我要做点典型调查,才能交账。我很想恢复骑马的制度,不坐火车,不坐汽车,想跑两条江。从黄河的河口,沿河而上,到它的发源地,然后跨过山去,到扬子江的发源地,顺流而下。不要多少时间,有三年时间就可以横过去,顶多五年。”
1961年8月在庐山时,毛泽东曾和身边的卫士闲谈,就感慨地说:
“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可使我多搞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官员也是个推动。
“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
“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三个愿望中,就有沿黄河实地考察。可见毛泽东的黄河情结之深,早已深入灵魂。
1962年,他的一个秘书调往陕西,他对他说:“你先打个前站,我随后骑马就去。”
1963年的金秋时节,毛泽东望着秋高气爽,一片晴朗的天空,心里突然有了一种久违的轻松。这个时候共和国基本走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国内反动势力也已逐步被肃清,自然灾害已基本渡过,“大跃进”的问题经庐山会议也初步得以平息,经济建设正处于调整发展状态。虽然与苏联的争论如火如荼,闹得不可开交;但新中国已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彰显了中国政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屈服任何外来势力的决心。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他和普通人一样,内心总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而且这个精神领域在少年时代就曾经被滋养过,耕作过并得到了收获——那就是通晓中国各朝代的历史,寻找一条中国之路,并且周游名山大川,结交天下志士墨客。毛泽东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早期许多文章就是用“双脚”走出来的。
毛泽东这一次非常认真地告诉身边的汪东兴,他要到黄河源头去开始他的考察。
汪东兴说服不了毛泽东,只能马上去抓落实。
毛泽东以他独有的固执,并且绝对不让步的态度,获得了骑马考察黄河的启动。
翌年元旦刚过,解放军总政保卫部就急忙通知内蒙古军区保卫部,由保卫部副部长带队现行考察黄河。很快一支精干的小分队组成了。分队成员中只有队长心里知情,因为他要向伟大领袖提供黄河沿途的一切细节。除此之外,谁也不知道去考察黄河的缘由。
小分队2月出发,先在内蒙古境内考察,沿黄河共有十八个旗县。他们不仅要考察沿黄河的地形、文物、史志、风土、人情,还要调查社情、道路、人员成分、政治环境,包罗万象,详细之至。
考察之路,历尽艰辛。终于,在夏天之前这些资料被报送到了中南海。
与此同时,骑兵部队精心挑选了马匹和好骑师,准备到北京陪毛泽东骑马;又专门从骑兵部队抽调武艺、胆略、骑术都十分精良的战士,组建了骑兵警卫部队,一边等待中南海的指示,一边严格训练。
这个计划本已确定下来,大约准备1965年春,毛泽东骑马考察黄河正式成行。
但是,1964年8月5日,突发“北部湾事件”,美国入侵越南。6日的早晨,毛泽东遗憾地对汪东兴说:“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黄河这次是去不成了。”
1965年,在等待中悄然过去。
1966年,阶级斗争问题、领导权问题、修正主义问题、专政问题已占据了毛泽东全部身心,考察黄河已经没有了它的位置。
1972年,毛泽东大病一场,身体刚好一点,他就又说:“看来,我去黄河还是有希望的。”他对黄河的向往之梦依然没有破灭。
一个渴望实现人类最高理想的伟人,却无法实现一个并不算太大的心愿。毛泽东没有在黄河游过泳,也终究没能骑马考察黄河。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