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篇章19《周恩来:永远的榜样》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李洪峰 时间:2020-05-11 点击:
李洪峰 著 人民出版社 2018年出版
五、知人善任,依靠群众
中国有句古语:“得人者兴,失人者崩。”王夫之说过:“能用人者,无敌于天下。”周恩来一生求贤若渴,爱才如命,任人唯贤,知人善任。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的身边,总是聚集着一大批才华横溢又肝胆相照的杰出人物。
周恩来担任总理期间组建的几届内阁,都是人才济济,为国家任用和培养了大批人才。
周恩来不仅在政府工作中选贤任能,知人善任,在聘用人才方面也是不拘一格,虚怀若谷。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充实中国科学院,中央有关部门要调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当时误传顾先生要求每月薪金500万元(指旧币,折合新币500元),不然就不去北京。这件事被周恩来知道了,他非但不生气,反而说:“中国有几个顾颉刚?他要500万就给500万嘛,但一定要请他到北京来。”顾颉刚先生听说后深为感动,向有关领导说明并无要高薪的意思,表示马上进京。
1957年,在我国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中国科学家要去苏联参观。但苏方提出,他们的火箭、原子弹,必须是相当级别的官员或者相当高军衔的人才能参观。当时钱学森没有军衔,怎么办?而钱学森去不成,我们的计划必然要落空,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果断决策,授予钱学森中将军衔。事实上,钱学森回国后,国家一直是按将军等级给予待遇的。当时,钱学森看文件与少将同等,保卫工作按国务院的高级官员对待,工资是特一级,当时国务院进口了少数苏联吉姆车,周恩来拨给钱学森一辆。钱学森当年跟着冯?卡门老师去德国柏林、不伦瑞克考察德国的V—2火箭时,曾授予他上校军衔。周恩来说:列宁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尚且高薪聘用,那么一个忠诚爱国的大科学家为什么不能当一个将军呢?他念了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幽默地说:美国人还是蛮有度量的,40年代就给一个中国科学家上校当当。按照清朝的晋升制,他也该是当中将的时候了。这成为50年代我国核武器研制过程中的一段佳话。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是个不喜欢多说话的人。抗日战争时期,李四光在重庆两次见到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人民政府就酝酿召开一次全国地质工作会议,周恩来指示要等李四光回国后再开。李四光听说周恩来等他回来开全国地质工作会议,深感党的信任,刚一到北京,就开始考虑全国地质工作问题。一天下午5点左右,他们正在埋头工作,忽然进来两位同志对李四光说:“李先生,有位中央负责同志来看你。”李四光刚刚站起身,周恩来已经跨进了房门。李四光万万没有想到,周总理工作那么忙,会亲自来看望他。李四光向周恩来报告、请示地质工作的问题。周恩来认真听完后说:“我们的事业正在开始,不论是工业还是国防,都和地质工作分不开。地质工作要先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我们就打算召开第一次全国地质工作会议,那时候我想,没有个挂帅的,一定要等你回来。”李四光听了周恩来这一番话,感动极了。他本想向周恩来辞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职务,现在再没有勇气说出口了。在周恩来的关怀下,李四光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新中国第一任地质部部长。
周恩来知人善任、选贤任能,与他面向群众、走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我们党的用人路线与群众路线是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周恩来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了群众路线的科学领导方法和面向群众的思想方法。这也是毛泽东思想方法的一个根本内容。
周恩来坚定地相信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伟大创造力量,号召全党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我们国家所处的贫穷落后、困难重重的局面,他经常强调:做一个革命者,必须具备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树立起群众观点。他总是对国内外和党内外的人士说:我国克服困难的根本道路是依靠全国人民同心协力,首要办法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力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他做好工作的前提。同时,他总是深入群众中去做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吸收群众的经验,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以便取得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依据。60年代初,他在反思“三面红旗”的缺点错误时曾说:“要承认我们知识不够。现在只要我们接触实际,深入群众,每天都会发现许多新事情,我们知识有限,看得不够。”在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即“从群众中来”方面,周恩来堪称楷模。在实施一定的方针、政策和决定的过程中,周恩来还善于做细致的群众工作,说服群众。他强调:决定工作速度的快慢,“必须依据群众的觉悟程度与组织程度”,“不能由少数人强制解决,致犯命令主义的错误”。他认为:“要想把领导者的觉悟、领导者的智慧变成群众的力量,需要经过教育的过程,说服的过程,有时需要经过等待的过程,等待群众的觉悟。”在解决“到群众中去”的问题上,周恩来也作出了表率。
周恩来历来把自己当作群众中的一员。他认为,只有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才能体现存在的价值,“离开了群众,我们就会枯死!锢死!”他反对把领导和群众隔绝起来的做法,甚至反对把党员和群众分为两类的概念:“党内有些术语,每次看到心里就不安,如在一些登记表上分‘党员’、‘群众’。”他指出,党员也是群众中的一员,不能使党员或领导人居于群众之外或群众之上。否则要脱离群众,被封锁起来,犯官僚主义的错误。他曾警告那些有官僚主义思想的人:“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共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
正因为周恩来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心里每时每刻都想着群众,因此,人民群众也发自内心地呼喊:“人民的总理人民爱,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精彩篇章20《周恩来:永远的榜样》
李洪峰 著 人民出版社 2018年出版 六、谦逊实际,平等待人 毛泽东说,虚心...精彩篇章18《周恩来:永远的榜样》
李洪峰 著 人民出版社 2018年出版 四、求同存异,坚定灵活 周恩来在运用唯...精彩篇章17《周恩来:永远的榜样》
李洪峰 著 人民出版社 2018年出版 三、顾全大局,辩证包容 周恩来被赞誉为...精彩篇章16《周恩来:永远的榜样》
李洪峰 著 人民出版社 2018年出版 二、求真务实,以诚持国 周恩来在1962年2...精彩篇章15《周恩来:永远的榜样》
李洪峰 著 人民出版社 2018年出版 一、举轻若重,广大精微 周恩来日理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