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从太空传来的那曲《东方红》

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十四心 时间:2020-04-25 点击:

      4月24日,共和国历史上一个光荣的日子。
 
      50年前的今天,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从中国西北的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当悦耳的《东方红》从太空传来,无数中国人热泪盈眶。在那个国际国内环境都相当艰困的时代,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成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个春天的盛事,还如同特殊时期的一束光,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50年后,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3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
 
      “我在陕北梁家河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激动。”习近平在回信中说。
 
      而近日给总书记写信的科学家之一、“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专家也是后来的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韧,亦曾如是回望当时的场景:“那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时候,‘打上去了,入轨了,听到乐曲了’,那些声音至今还在耳边。”
 
      那次发射,也令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从此以后,在国际太空俱乐部里,“中国造”卫星越来越多,中国的载人航天、绕月飞行计划也一步步得以实现。
 
      弹指五十年。我们要向当年的科学家致敬,向那个时代的建设者致敬。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已很难想象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发过程的艰辛。为了实现“上得去、听得见、看得见”的目标,“东方红一号”在研制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阻力和各种困难,其成功发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的默默奉献。
 
      50年后,人造卫星早已深度嵌入中国人的日常。通信、娱乐、气象、交通出行、环境保护、灾害预测……可以说,智能时代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卫星的助力。
 
      站在新的时间节点,回看五十年前的那次突破,仍让人感慨万千。
 
      当年面对特殊的时局,一代中国人勇敢前行,自力更生,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让自主研发成为打破外界封锁的利器。因此,才成就了50年前那颗“夜空中最亮的星”。
 
      2020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在此背景下,我们今天纪念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显然有着特殊的意义。
 
      两个多月的抗疫实践告诉我们,“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当前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保持防控成果、防止反弹的任务依然繁重。与此同时,在后疫情时期,中国面临的内外环境相当复杂,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
 
      这一切,都更加需要我们重温和发扬曾激励几代人的“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
 
      今天的大国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的竞争,是核心技术的较量。作为国之重器,我们必须要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我们相信,只要有当年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永不服输的韧劲,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中国,就一定能再度续写东方红一号那样的不朽传奇。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河南河北两副省长先后被公诉: 一个喝酒只喝茅台 一个搞迷信活动
    下一篇:中国进入太空50年:“东方红一号”的无形力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