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画“张文宏”?张文宏邂逅另一个自己背后的故事
来源:文汇报 作者:范昕 时间:2020-04-15 点击:
4月10日,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现身中华艺术宫展厅,在观看新近揭幕的《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时,迅速引发热烈“围观”。展览现场,他邂逅另一个“自己”——画的正是他的一幅色粉画肖像,两个“张文宏”同框留影,成为经典一幕。
这幅标题为的《华山医院张文宏医生》(以下简称《张文宏》)肖像画,宽47厘米,高59厘米。画中的张文宏,正是让人备感熟悉与亲切的形象: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眉眼间略带倦意,有黑眼圈,却神色坚毅,似向人们传递着抗击疫情的信心。作品出自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的吴正恭老师。
张文宏观展时,吴正恭正在为观众做导赏。两人碰面,吴正恭用上海话和他打招呼,张文宏则笑言:“侬画得比我本人的样子好(你画得比我本人的样子好)。我一开始认不出来,这帅哥是谁啦?很显然,他看上去比我更加智慧,比我更加坚毅。”他竟然还认为,画家把他的白大褂“画得笔挺”了。在现场观众的见证下,吴正恭将画作赠与张文宏,以表达对医护工作者辛勤付出、默默奉献的感激之情与敬意。
张文宏从吴正恭手中接过赠画
为什么想到画张文宏?吴正恭向记者坦言,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只要闷两个星期,就把病毒给闷死了”等不少从张文宏口中蹦出的金句,给太多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张文宏凭借专业智慧与人格魅力,在百姓大众之中发挥很大作用。
吴正恭表示,尽管他此前与张文宏素不相识,但却对他钦佩已久:“其实在张文宏医生成为‘网红’之前,我早在5年前,就通过一篇《张文宏:西医也要讲因人而异》的文章知道了他。我当时就认为,张文宏医生是一个思维水平极高的人。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上海医生’和‘阿拉上海人’的风格特点——实在、务实、风趣。”
前些日子,当疫情袭来,上海市美协、上海市教委纷纷号召美术工作者、高校教师,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做这场战“疫”的表达者,吴正恭深感自己责无旁贷,于是很快就决定了画张文宏。
其实吴正恭最为擅长的,是带有欧洲古典传统风格的写实油画,而类似那样风格的画,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了想要快速吐露战“疫”心情,他选择了相对快速的色粉画来创作张文宏的肖像。对他而言,完成这幅画的技法难度并不高,难的是高清“原始素材”的缺乏,因为“凡是在网上所能找到的照片,都是经过‘压缩’的,‘像素’和‘清晰度’都不高。”
吴正恭告诉记者,最终画面的原型得益于两张照片的“嫁接”。画中人物的主体,来自于1月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迅速走红的张文宏的经典形象——当时他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但遗憾的是,这段视频的截图清晰度不高。为了更好地刻画他的脸部形象,他又借鉴了另一张,张文宏身着西装的新闻照片上的面部形象。
创作《张文宏》时吴正恭用ps在电脑上尝试了素材的多种组合
事实上,这两张照片的“嫁接”,其实还经历了不计其数的排列与组合。吴正恭先在Photoshop中,尝试了多种可能性,然后把合成的效果图,发给周围的朋友,并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再选取一张最为传神,最具代表性的画面,作为画面的基础。
肖像画《张文宏》的尺幅并不大,细细端详,人们却能从中发现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画中人物的白大褂上,除了华山医院的标志和张文宏医生的英文名字外,中国共产党党徽以及中国红十字会标志格外引人注目。吴正恭表示,对于这些细节的刻画,都是经过了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帮忙把关的。而它们出现在这样一幅定格战“疫”精神的画面中,也无疑具有某种十分特殊的象征意义。
作者:范昕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柳青
现场图片来自叶辰亮摄影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