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又暖人心脾——评现代豫剧《焦裕禄》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胡晓军 时间:2015-11-04 点击:


豫剧《焦裕禄》剧照



真实可信的历史场面、真切可感的人物形象、真醇可亲的地域特色及剧种优长,豫剧现代戏《焦裕禄》 向观众呈现出深沉而又暖人心脾的思想艺术张力。


  立意高 取材精

  文艺创作的立意与取材,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剧作家姚金成将“焦裕禄精神”提炼为“共产党员爱老百姓的献身精神”,以此为主题,姚金成从焦裕禄的众多事迹中精选素材,使全剧情节凝练、节奏紧凑,且拥有强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全剧从焦裕禄到任兰考县委书记所处理的第一件事开场。焦裕禄赶到火车站,面对如潮般的逃荒农民,他从劝阻到倾听,从倾听到道歉,最后是顶住压力、毅然放行。先是一声“保重”,倾注了一位共产党员对乡亲们的无限的爱; 后是一声“盼归”,镌刻下一位党员干部对老百姓的庄严承诺。一句“不改变穷面貌,绝不把兰考离”如金似石,掷地有声,为人物塑造和全剧主题打下坚实基础。此后一系列情节,便围绕着这一承诺步步开展、层层递进——为治理风灾沙害,焦裕禄顶住压力,不但启用了被打成“右派”的林业专家,更为其平反而奔走;为乡亲吃上饱饭,焦裕禄冒着风险,毅然决定外出购粮,并表示愿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为抗洪抢险,焦裕禄强忍病痛,深夜率领干部群众上坝奋战,因体力不支而晕倒在地……为民鞠躬尽瘁、为公死而后已,全剧的主题就这样在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过程中得到彰显。此时场景从县委转到病房,剧情从政风转向家风,焦裕禄力阻女儿当县政府秘书的请求,教导妻女坚决不搞特殊化。在生命的尽头,焦裕禄深情流露,表达出对家人缺乏照顾的愧疚、对兰考未来发展的祈愿。服务大众,牺牲小家,焦裕禄精神通过两个小时的演出,给予观众全面的震撼和深刻的教益。
  到底是什么力量,使焦裕禄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豫剧《焦裕禄》通过情理交融的演绎,告诉观众,共产党人的信仰与奋斗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共产党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做到了这一点,会感到欣慰;做不到这一点,应感到惭愧。焦裕禄就是这样一位真正把自己交给人民的共产党人,于是他无私而又无畏。“让群众吃上饭,错不到哪里去”,这句话现在听来再也寻常不过。然而在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是要具备大勇气、付出大代价的,何况更须要付诸于大多数人难以理解的行动。可见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真理,焦裕禄是真的信、真的愿、真的干,真正实现了理想、意愿与能力、行为的高度统一,这种“知行合一”境界的彰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所写的那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只有来自人民、造福人民,才有可能代表人民。所谓执政的“合法性”,说到底就是得民心,包括在顺境得到爱戴与尊敬、在逆境得到理解和支持。得民心的根本,就在于执政者与人民同根同生,从苦乐同受到生死与共。在中国,执政的合法性通常是集中而普遍地见于基层官员身上的,故而从生活中到舞台上,“父母官”“青天大老爷”之类的称呼从不绝于耳,具有明确而深刻的指向。因此,党和政府需要千千万万像焦裕禄那样真信、真愿、真干的党员干部,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也需要将这样的党员干部真实地表现出来,用豫剧《焦裕禄》导演张平的话,就是将焦裕禄精神中“最可爱、最可贵的核心”,即“本能地、下意识地为老百姓办事”的精神表现在舞台上。

  风格实 演艺真

  从一开场起直到剧终,豫剧《焦裕禄》都将历史矛盾与戏剧冲突交织起来、和盘托出,放在了主人公的选择面前,也放在了全场观众的眼前和心间。现实主义文艺的真谛,就在于直面现实,通过典型性的加工和提炼,强化而不是削弱矛盾、彰显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这与戏剧构建矛盾冲突的要求,是一致的;现实主义的高度是于寻常言行中提炼精神、于日常生活中昭示规律,特别是在批判中树立理想、在否定中揭示希望。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现实主义”文艺作品感到失望,就是因为这类创作,不但削弱现实存在的矛盾,而且刻意隐藏问题,粉饰问题。若是这样,被剥夺了知情权的观众当然有权反感,用力拒绝这类作品。在人们思想和思辨水准日益提升的当下,且不谈模式化概念化的“非艺术”必遭观众“用脚投票”,就算真正的“艺术”,当其表现的生活不那么真实、情感不那么真诚,反而会比没有“艺术”更令人感到愤怒。
  豫剧《焦裕禄》践行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真髓,并努力与戏曲的写意呈现融汇起来。我们看到,焦裕禄对共产主义的真信仰、对人民的真热爱,不仅体现在剧中——他以高度的党性,在错误的政策与实际的民情间作出了正确的抉择,特别是对虚报产量的“浮夸风”予以痛斥和坚决抵制。而且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更成了该剧主创人员的创作灵魂。导演在舞台上成功地还原了1962年的兰考县城,配以适度的多媒体时空展示,这种“以真动人”的呈现与演员的唱念做舞结合起来,能使观众在感受焦裕禄的真实与真诚的基础上,获得诗意的审美享受和道德境界的升华。饰演焦裕禄的贾文龙,将话剧的心灵外化与戏曲的精湛技艺融合起来,演出了人物的神韵,从开场的“咱兰考人眼前穷心气不低”到“困难压头气莫殆,有志脚下路自开”,再到“幸福不会从天降,要吃桃子把树栽”,唱出了一笔笔来自于极端困苦的精神财富,唱出了一道道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精神“脊梁”。这一切,恰恰是当今丰足年代人们需要牢牢记取,代代传承的。贾文龙认为,自己要演绎的绝不仅仅是焦裕禄的事迹,更是“焦裕禄的命脉”。正是以对人物的深刻理解,以对技艺的高度驾驭,贾文龙唱得血肉丰满,做得形神兼备,呈现出令人信服的现实美和令人感动的诗化美。当剧情达到高潮,贾文龙饱含深情地唱出了《百姓歌》:“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老百姓心里有面镜,知道你是浊还是清……”赢得了观众发自内心真情的泪水和掌声。
  可以说,豫剧《焦裕禄》的作家艺术家们是真正地把自己的一腔意,与民融一体,也即与焦裕禄的精神融为了一体。全剧深沉而又温暖人心的思想张力与艺术魅力,由此而来,久而不绝。概言之,真信仰成就了作品的思想性,真热爱造就了作品的艺术性。这,才是属于人民的戏剧。愿这样“共此一腔意”的文艺创作和演出,更多地出现在作家们的笔下、艺术家们的身上,更多地出现在当代戏剧舞台的中央。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2015江西省峡江县上海知青联谊会专场演出主持词
    下一篇:《白毛女》70年后在首演地延安启动全国巡演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