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时刻,我们没有缺席(上)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张康华等 时间:2020-03-02 点击:
摄影/潘修范
 
      当前,正是举国上下奋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之时,广大老年朋友如何科学、理性、勇敢、坚定地对待疫情,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严肃课题。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老年“网上沙龙”聚会应运而生,网聊内容丰富多样,怎样抗疫自保,相互提醒鼓励,自然是重中之重;有的老年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依然坚守医院第一线,尽心尽责,服务好医院科室;也有小老年人,作为子女一辈,与年迈的父母,两代人相濡以沫,守望相助;有的老年人身在国外,处处感受到祖国同胞和外国友人的关爱和关注,故事多多,无不温暖动人……

      自制灯谜 网上聚会

      张康华

      我们老年文学沙龙历经数年,原先每月一次,二三十人聚会,交流创作心得和体会,坚持不辍,收获颇丰。可岁末年初,一场新型冠状肺炎突然袭来,怎样继续活动?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我们决定将沙龙开到网上,以微信群聊代替聚会。虽然人不见面,但网上“聚会”照样热气腾腾,连一些平时不会上网的文友,也在子女的帮助下,频频在互联网上谈笑风生。我们的网聊内容丰富多样,怎样抗疫自保自然成了重点,相互提醒鼓励更是持续不断。有位文友几个月前刚失去老伴,子女又住得较远,一人独居十分孤单。有时,她在网聊中会流露出想大哭一场的悲伤情绪。文友们纷纷助力,有的建议她借此宅家之际把过世老伴的书画作品整理成册,以作纪念;有人希望她把老年大学中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弹弹钢琴、绘绘画,以分散注意力。最近,这位文友的精神状态大为好转,群聊中也时常见到她的“声音”。

      闹元宵是沙龙的“保留节目”,今年只是换在网上进行。讲故事、叙典故,精彩纷呈。有文友奉献了歌颂上海医护人员逆行而上、驰援武汉的诗歌;喜爱朗诵的文友发来赞美白衣战士的朗诵视频。闹元宵怎能缺少灯谜?除了惯常的灯谜,文友们还自制了应景的灯谜,如谁是老年人的最爱?(钟南山);哪里是解放军驰援的重灾区?(武汉)……虽从灯谜的制作功力上颇显稚嫩,但也表达了我们对当前疫情的关注。

      网上群聊,让我们在疫情面前依然可以自娱自乐,提升素养,而且遵照政府“宅”在家中的号召,既保护了自身的健康,还减少了疫情传播的渠道,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句提醒 一份责任

      朱锦华

      当前,全社会都在竭尽全力抗击新冠病毒,我们老年人又该做些什么?最省时省力的,莫过于随时提醒自己、及时提请别人严守各项抗击病毒的规定。

      1月25日大年初一,我97岁高龄的母亲病逝。我随即联系了“丧葬一条龙”负责人,签下了操办丧事的协议。但随着疫情的日益严峻,我随时提醒自己和众亲属,要随“疫”而变,一切服从可能出台的新规定。果然,大殓前一天,市民政局规定:追悼会上,每人必须戴口罩,不得超过20人,不得超过15分钟,不得聚餐。这使我弟妹各家都啧有怨言。但既有规定,唯有遵守。于是追悼会上只由我做了几分钟的悲情陈述代替悼词,撤销了预订的“豆腐饭”。事后我们都理解,丧事如此简办,纯属无奈。

      平时,我都提醒家人尽量不出门,出门必戴口罩,回家必先洗手;也随时提醒别人注意这一点。一天我外出,看到一小区围墙边有个流浪者蓬头垢面,居然不戴口罩,还随地吐痰,我马上提醒小区门口的志愿者,但志愿者说他只要不进小区就没问题。但我依然觉得很不安全,马上发微信给街道负责人,请他们想想办法。又有一次,我骑车外出,见身边有两个骑行者未戴口罩,就笑着提醒:“两位师傅,疫情期间,还是要戴口罩啊!”他俩马上刹车,面带歉意地摸出口罩戴上。

      一句及时的提醒很容易,不费吹灰之力,却十分有效。在这非常时期,我愿同事们、朋友们、邻居们、熟人和陌生人,都要多多提醒自己,提醒别人,这也是我们退休人员应尽的一份责任。

      洋装在身,依然中国心

      魏鸣放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前往坦桑尼亚旅行。

      在埃塞俄比亚机场转机时,我们在机场休息大厅内读到了一张英语报纸。头版是一张特大的新闻照片,配文说,北京火车站,旅行者戴着口罩,中国春节的一场疫情,可能会影响到全亚洲这个最大的旅游季节。

      原来,中国全面抗击新冠病毒事件,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晚上,我们一家在附近的中国餐馆用餐。老板是中国人,家在上海长宁区。我们在距离中国近一万公里的非洲,听老板讲国内抗击疫情的情况。他娓娓道来,细节详尽,整个过程比我们还清楚。“洋装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他令我们好温暖。

      当地信号不好。每天从外面回来,我要让宾馆总台服务员帮助我们恢复Wifi上网,为的是及时了解国内抗击新冠病毒的近况。

      非洲当地的人,并没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排斥中国人,他们都知道中国与坦桑尼亚建交五十周年,提到中国政府帮助他们建设坦赞铁路的故事,如数家珍。每每当地人问起中国抗疫的情况,我们就把自己了解的那些感人故事说给他们听,让他们知晓中国上下一致抗疫的决心。

      那些日子,我们一家跟着黑人司机兼导游鲁比在塞伦盖蒂、恩格罗恩格罗火山口,阿鲁沙国家公园等地转悠。黑人导游鲁比英语极流利,会不时询问我们中国的抗疫情况,还会说中国话“没关系”。他的话,让我们大为感动。

      “强普!(你好,当地斯瓦希利语)”每天,我们都会获得坦桑尼亚身披红布、手持木棍的马赛人对中国客人的问候和祝福。

      我们当然不会忘记外国友人对中国的支持,更加坚信中国一定会迈过这个坎儿。

      号角响了 春风来了

      (湖北)江春梅

      自己虽然刚步入老年,但在疫情加重的日子里,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更为年迈的母亲发微信视频,与她通话互问安好。有时,我还没开口,母亲就迫不及待地用她那慈爱的语调千叮万嘱地说:“这段时期你们千万别出门,要注意身体,别熬夜。我在家很好,这一切都会有办法解决的,这一切都会过去的……如果你们要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好口罩啊……”视频这边的我,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是的,有母亲的娃真幸福!

      同住楼层的王叔,退休多年,爱热闹、爱拉胡琴,平日里每每下得楼去,便与院子里的几位老友们一起下象棋,大家谈天说地,相处融洽;如若遇到谈话投机之处,说起话来,声洪嗓大,在众多老友面前必定“高谈阔论”一番,好似听众个个都是他的“话”粉。这次,王叔也开启“深居浅出”模式,不下楼,不与老友们相会;即便下楼,也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遇到熟人只是挥挥手,不发出任何声响。偶尔,我们也会听到从他家窗口飘来的悠扬琴声。此时的王叔由“雅谈”变成了“雅弹”。

      “各位居民,防控期间,不得外出,讲卫生,勤洗手,戴口罩,一律居家……”街上传来阵阵通告声。

      隔着纱窗向外望去,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个身影,几只鸟在树上唧唧喳喳地叫,防控车去了又来,来了又去。

      “蜗居”的人们呵!请不要烦忧,春风来了,已吹响了号角。全民抗疫,志在必得!

      在院陪检 不当逃兵

      (山东)董晓红

      退休以后,我在医院做陪检——配合帮助门诊和急诊病人预约检查。

      1月22日,我到发热门诊帮了一天忙。随着疫情的蔓延,人心惶惶。不管有没有发热、去没去过武汉的人,都来发热门诊寻求医生的帮助。下午一点多,送来的饭菜早就凉了,但诊室里的张医生和马护士还在忙着看病。看着她们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充满了敬意。总算有个空闲,她俩站着扒拉着饭菜,但一看到病号进来,又马上继续接诊。夜幕降临,她们依旧坚守着岗位,好在那天没发现一个疑似病例。

      1月28日,疫情更严重了,潍坊也有了确诊病例。那天我上班前,家人担心地“劝”我:“医院太危险,快别去了。”我瞪大眼睛说:“有人害怕不愿意干了,目前我们的岗位很缺人,我怎么能再给人家撂挑子呢?”虽然我是一个退休人员,只是预约检查的陪检,但坚守岗位,是我的职责。

      作为医院的外包物业,我们的公司每天发一个口罩给我们,我再自备了两个口罩,因为我们每天也会接触到普通病房的病号。

      前不久,住院部楼上出现了一个疑似病例,那个楼层的医生护士细心照顾病号的同时,也自觉隔离。他们的用药和物资由我和同事送上去。来势凶猛的疫情,就在眼前,担心害怕的同时,我们这些退休的“女工”互相鼓劲,刘姐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可不能当逃兵。”

      是啊,不能当逃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坚守工作岗位,尽心尽责,服务好

      医院科室,也是我们退休人员的担当。
 
      作者:张康华/朱锦华/魏鸣放/江春梅/董晓红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揭秘援鄂医疗队
    下一篇:说到这里时,孙春兰副总理几度哽咽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