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被疫情打败的,还有我们的“日常生活”

来源:腾迅网 作者:新京报评论 时间:2020-01-29 点击:
      只有保障好市民的日常生活,才能平抑恐慌、稳定民心,才能万众一心团结一致面对疫情、阻击疫情。
 
一家四口宅家里抗疫 自编自导“家庭春晚”为武汉加油

▲一家四口宅在家里抗疫,自编自导“家庭春晚”为武汉加油。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文 | 社论

      疫情当前,一则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

      1月27日,李克强总理来到武汉市武商超市考察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并现场发表讲话。总理讲话时,其身边一位买菜的大姐专注挑菜入筐、扫码付费。总理祝大家“平安、健康”,她边拿菜边侧脸补充一句“长寿”。

      实际上,买菜大姐此举体现出生活的一种真相:无论风大雨大,日子总要延续,日常生活总要继续,在民众心底,把日子照常过下去才是第一位的。而这也是李克强总理在当天现场讲话中强调,一定要保证武汉生活物资供应、稳定物价的重要原因。

      不难想见,随着年节的结束,人员的大量返城,各大城市与疫情都将展开两线作战。一线在医疗领域,要努力治疗患者,做好防护,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一线是日常生活领域,要努力做好基本物资供应保障、平稳基础物价,切实保障市民日常生活。这两条战线目标其实是一致的,只有保障好市民的日常生活,才能平抑恐慌、稳定民心,才能万众一心团结一致面对疫情、阻击疫情。

      以此而言,尽管疫情防控已成当前首要任务,但基本生活服务仍需竭力保障,相关生产企业也要尽力和优先保障恢复生产,以保证城市生活平稳。政府方面要求企业延迟复工以应对疫情时,专门强调涉及群众生活必要等相关企业除外,初衷也在于此。

      事实上,尽管疫情形势严峻,但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全国的物资供应是充足的”。真正要面对的问题,是在交通因疫情而效率下降时,如何保障物资在地区间的流动性。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以来,抗疫工作已是全国一盘棋,这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统筹安排各类物资供应,避免结构性短缺。

      但由于初期存在的恐慌,一些地方出现了囤积物资和哄抬物价现象。比如,某超市一斤白菜定价近7元、武汉某殡葬企业遗体运输费万元起价等,这些都应从快处置。但也要注意到,疫情影响到供需是必然现象,要稳物价还需多方面发力。这包括加大供应、灵活调配;包括出台临时指导价格区间,供商家参照执行;也包括对消费者做好心理安抚,引导理性消费——就目前报道所见,广州等地的蔬菜等生活物资供应紧张,正是盲目抢购所致。

 
▲一家四口自编自导的“家庭春晚”节目内容丰富。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当然,同样重要的是激发市场之手的无形之力。比如,合理利用价格杠杆进行市场调节,保证企业生产积极性。突发疫情也为企业生产制造了困难,增加了成本,而这不宜都由企业独自消化,可适当反映在商品价格上,或疫情平复后在税收或政策上予以补贴、补偿。此次疫情中,很多企业捐款捐物出人出力,尽到了社会责任,理当保障其不至因此而亏损甚至破产。

      疫情期间,也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兴力量对城市生活平稳运行的保障作用。与“非典”时期相比,中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已是一支新兴力量,也是战胜疫情的新保障。

      与传统经济相比,互联网力量的重要特点,就是可以在“脱离接触”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经济活力,所以中央在宣布延长春节假期时,专门提到“支持网上办公”。而在人们宅居家中“自我隔离”的时候,基于互联网的外卖和快递也发挥着保障基本生活的重要作用。

      另外,充分综合各地防疫经验,加以吸收借鉴、推广应用也尤为必要。由于各地疫情发展进程、施政方略各有不同,疫情期间为保障日常生活也各有手段与措施。但就在这些各自摸索中诞生了“四川经验”“上海经验”等,再加上“非典”时期积累的北京经验,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当善加利用。

      总而言之,疫情既已到来,且非几天内可以结束,在确保我们的健康不被疫病打败的同时,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不能被疫情打败,这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底层基础。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武汉市委书记回应武汉人在外地受歧视
    下一篇:确认人数超过非典!专家:无需对病例数过于恐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