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 时间:2019-12-03 点击:

      石油基本自给

  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石油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开发建设了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和青海冷湖油田及四川油、气田,扩大了玉门油田,初步形成了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几个大盆地进行的区域勘探取得新的进展。1959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373万吨,主要石油产品自给率达到40.6%。

  60年代初,我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严重困难和巨大压力,大庆石油会战就是在这个时期打响的。经过3年多的奋战,到1963年,我国高速度、高水平地探明和建设了大庆油田,形成了年产6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对实现石油产品基本自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64年1月21日,石油工业部党组向中共中央报告,提出要在天津以南、东营以北的沿海地带,组织华北石油会战。到1965年,在山东建成的胜利油田、在天津建成的大港油田都开始出油。华北石油会战打开了渤海湾地区的勘探局面,在中国东部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石油生产基地。

  经过大庆石油会战和华北石油会战,到1965年底,中国原油产量达到1131万吨,实现了国内消费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实现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两弹一星”
  建功勋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我国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上空闪过一道强烈亮光,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巨大火球转为蘑菇云冲天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当晚,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决定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1962年11月,中央成立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在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协同攻关,大大加速了“两弹一星”研制进程。原子弹研制率先于1964年实现突破。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爆炸,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对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正如邓小平所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初绘现代化蓝图

  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正式和完整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四化”,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通过反复思考,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从此,实现“四化”成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1975年1月,周恩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了“四化”目标和两步走设想。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提出“三步走”战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阔步前进。

  “愚公移山,
  改造中国”


  “愚公移山”,是一个在中国流传几千年的寓言故事。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读到一份讲述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通过整治土地、兴修水利、科学种田,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全村面貌焕然一新的报告,挥笔写下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语。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为这个伟大精神所感召,中国人民抒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开凿红旗渠、重新安排山河的壮举,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大寨,位于山西省晋中太行山麓海拔1000多米的山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大寨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苦干、实干、拼命干,从1953年开始,用五年时间,改造了全村七条大沟,把深沟变成了良田,被誉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1962年,在全国大灾和严重困难的年景下,大寨粮食亩产高出同县平均产量530斤。

  河南省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自古以来就严重干旱缺水。林县人民在县委带领下,大胆设想引漳河水入林县,“重新安排林县山河”。1960年初,3.7万名林县群众开始向太行山开战。经过五年苦战,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随后用了七八年时间,进行支渠配套、总干渠加高加固,直至1974年8月,红旗渠全部竣工。红旗渠被誉为“人造天河”,至今仍发挥着积极效益。

  “文化大革命”
  十年内乱开始


  1966年,正当我国基本完成调整经济的任务,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发生了。

  “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他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当时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文化大革命”历经从发动到1969年4月中共九大、从九大到1973年8月中共十大、从十大到1976年10月结束这样三个阶段。中共九大加强了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在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1971年9月林彪事件的发生,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但中共十大仍然继续九大的“左”倾错误,并且使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进一步得到加强。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四人帮”,从而终止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虽然艰难曲折,但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在这十年中,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进展,对外工作也打开了新的局面。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中非友谊的丰碑

  有这样一条铁路,它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央省的卡皮里姆博希,越过“地球的伤疤”——东非大裂谷,全长1860.5公里。这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大干线叫坦赞铁路,是中非友谊的丰碑。

  坦桑尼亚和赞比亚都是在上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解放浪潮中新独立的国家。但是,由于一些国家的封锁,这两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大困难。因此,坦、赞两国领导人向世界有关国家请求援建一条连接两国的铁路。

  1965年2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华。刘少奇和周恩来在与尼雷尔会谈时表示:中国政府同意帮助修建一条由坦桑尼亚到赞比亚的铁路。毛泽东对尼雷尔说:你们有困难,我们也有困难,但是你们的困难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宁可自己不修铁路,也要帮你们修建这条铁路。1967年6月,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访华时,与中国商定了修建坦赞铁路的相关事宜。同年9月5日,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政府、赞比亚共和国政府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协定规定:中国提供无息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贷款,并派专家对这条铁路进行修建、管理、维修,培训技术人员。

  1968年5月,中国派出勘探人员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开始进行全线勘测设计。坦赞铁路于1975年10月试办运营,1976年5月完成了全线工程收尾和设备安装配套等工作。卡翁达总统后来说:坦赞铁路是“我们与中国友谊和团结的纪念碑”。

  扬子江上架钢虹

  1927年,国外某桥梁专家在南京实地勘察后,留下一句话:在南京造桥,不可能。然而1968年,就是在这个“不可能”的地方,一座用我国自己研制的特种钢材建造的大桥,建成通车。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经历了10年时间。1958年11月,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成立。1960年1月,大桥主体工程江心桥墩正式开工。工程技术人员潜入水下60多米,进行水下电焊和切割。到1966年4月,江中9个桥墩已全部造出水面。在“文化大革命”动乱最严重的时候,大桥的建设仍加紧进行。1968年,大桥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建设者全力以赴,全市人民热情援助。

  当年的施工队长宋培起说:“冬天,在空旷的江面上,寒风凛冽,手摸钢铁能粘掉一层皮,一天下来,常常手指都无法伸展。夏天,混凝工人仍必须每天闷在严密的模型板和钢盘中间,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模板里面不通风,温度要比外面高出10摄氏度。一天下来,他们的衣服上就结了厚厚的一层盐霜……”大桥建设者们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划线工“量体裁衣”,节约钢材;钢筋工精打细算,不浪费一根钢筋;电焊工连用剩下的一寸长的焊头也舍不得丢掉。

  1968年9月30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同年12月29日,公路桥建成通车。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8米,铁路桥长6772米,是当时中国最大、桥梁技术最复杂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所创造的大量新工艺、新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据新华社电) 

 
 制图:张丹峰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北约秘书长谈“中国崛起”:不会介入南海不想把北京“树为新敌”
    下一篇:中国的国有企业为什么必须存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