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联网大会 | 乌镇的“上海声音”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时间:2019-10-22 点击:
      摘要: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越来越多的上海参会企业,共同展示了上海互联网行业的欣欣向荣。


      六年前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时,来自上海的参会者并不多,叫得响的更少。不过,经过六年发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现场发现,“上海声音”越来越响亮。尤其是今年,上海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成果不仅出现在大会的各个论坛上,更是成为“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的热门展台。这些被与会者津津乐道的创新成果,共同展示了上海互联网行业的欣欣向荣。

      “上海的资源成就了我们”

      “新消费在哪里?新青年在哪里?就在上海。”小红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毛文超、创始人瞿芳分别参加了本届大会的“企业家高峰论坛”和“网络文化与青年”论坛,各作主题演讲。走下演讲台后,瞿芳与记者分享说,作为一家诞生在上海的企业,深深感受到“上海的资源成就了我们”。她觉得,上海不仅有鼓励互联网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而且有适合不同类型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个性化资源。

      她以小红书为例分析说,这是一个倡导美好生活的社交电商平台,“大家都说上海是最时尚的城市,也是最有活力的城市。我们能在上海起步,就是得益于这些城市特征。我们最初的用户、最初的受欢迎的美好生活分享内容,都与上海密切相关。”她觉得,即便眼下小红书的用户已经遍及全国、用户展示的美好生活也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上海仍旧是“美好生活”的最佳写照:“你看,我们的办公室就在新天地附近,‘美好生活’就是我们的创业环境。只有时刻感受到这种氛围,才能把我们想通过平台、社区传递的‘美好生活’传播得更好,感染更多的用户。”

      拼多多算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新朋友”,今年是第二次亮相大会。可从去年开始,拼多多就因为发现了下沉市场的价值而备受关注。在一线城市诞生和发展,为什么能做好下沉市场?公司联合创始人孙沁觉得,这是因为依托上海的各方面资源,拼多多找到了一条“城乡消费对流”的发展道路:“‘城乡消费对流’就是把城市的商品交给农村的消费者,把农村的农产品交给城市的用户。”对下沉市场来说,上海有大量品牌商品资源、成熟的供应链资源,可以为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带去更多的消费选择;反过来,上海市场又对新鲜、有特色的农产品有巨大需求,这就成为下沉市场农业生产者的机会。同时,上海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使得企业能够创新发展模式,完成城乡消费对流的技术保障。

 
拼多多推动农产品上行既满足了城市消费需求,又帮助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生产者

      第一次参加大会的电商企业爱库存也说,哪怕目标消费群体在下沉市场,企业发展仍离不开上海资源。公司联合创始人冷静解释说:“我们平台主要帮助品牌去库存,消费群体除了国内下沉市场,还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消费者。上海便利成熟的物流服务和通关服务,让我们能同时服务好国内国外消费者。”

      “互联网+文化”欣欣向荣

      就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上海企业看,“上海声音”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分外嘹亮,阅文集团、哔哩哔哩(简称B站)、喜马拉雅等企业都拿出了响当当的发展成果。

      “‘互联网+文化’企业能在上海蓬勃发展,与上海互联网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大有关系。”阅文集团联席主席吴文辉分析说,从互联网创新的整体环境看,上海这些年出台了很多扶持创业创新、鼓励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各级政府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从创新领域看,上海对细分市场也有具体的举措,包括推出“文创50条”等非常贴近企业需求的扶持措施。政策环境和服务方式的优化,使得上海在“互联网+文化”这一细分领域出现一批有特点、有成果的创新企业。

      同时,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地位使得“互联网+文化”企业获得了海外拓展的机会。举例来说,依托上海的国际化交流资源,阅文集团与迪士尼中国近日在内容创作领域达成合作,迪士尼首次在中国开放星球大战小说的电子版权,相关电子书亮相阅文集团旗下的数字阅读平台;同时,中国网络作家“国王陛下”将与阅文集团世界观架构组、卢卡斯影业故事组共同打造全球首部由中国作家创作的星球大战小说。

 
阅文集团与迪士尼中国在内容创作领域达成合作
 
      “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上海不仅培育孵化了‘互联网+文化’创新企业,还用丰富的国际合作资源、IP运作资源等,推动企业走得更远。”吴文辉还透露了一组数据:2017年面向海外用户的起点国际上线,目前海外累计用户访问量超过4000万;今年上半年,旗下海外英文网站及移动平台的累计用户访问量达到1800万;有400余部原创中文网络文学作品经过翻译,进入海外国家。

      创造出“耳朵经济”的喜马拉雅也表示,知识付费、有声书、直播打赏等新模式都是先在上海这一欢迎新模式的城市诞生、再推广到其他地区的。同时,人工智能、车联网、智能硬件等技术在上海的加速渗透,使得企业将“耳朵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兼联席首席执行官余建军介绍说,依托上海的“互联网+文化”资源和创新环境,平台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6亿大关,活跃用户的人均日收听时间超170分钟。

      更重要的是,上海的资源优势还让“互联网+文化”创新能服务更多的人。在大会上,喜马拉雅提出的“希望工程-喜马小学堂”得到不少与会者的点赞,因为喜马拉雅设计了一个“听课”的方式——利用上海优质教育资源和企业自创的“耳朵经济”和智能硬件,打造互联网时代的“移动希望小学”。具体来看,四川雅安、四川汶川、云南勐腊等贫困地区的学校将获赠智能音箱和语音课程,当地的孩子从而能与城市孩子听同一堂课,缩小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是上海的企业,更是中国的企业

      乌镇的“上海声音”还有一个特点——带有浓浓的中国味。

      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B站展台,很多参观者忙着留影,这里的主题是“守正创新 青春赋能”。一名上了年纪的参观者对记者说:“没想到现在年轻人是这样传播传统文化的”——她说的是年轻人自编自导的各种视频产品,有的穿着传统服饰、有的用传统乐器演绎流行曲目……

 
B站线上线下的主旋律活动很受年轻人关注

      B站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认为,这与上海互联网企业的用户特征有关——上海互联网企业都比较年轻,吸引的用户群体也很年轻,而这群用户更愿意通过互联网、用他们创造的方式展示他们的爱国情怀。在B站,78%的用户为18岁至35岁的年轻人,其中90后、00后占了绝大多数,“90后、00后看世界是平的——无论是身处乡村还是国际大都市,他们能看到同样的东西。互联网不仅让大家看得更远,也能让大家通过更多的互动来增进了解。”所以,很多年轻人自发在B站组织了“带着汉服去旅行”等充满中国文化元素的活动,年轻人穿着汉服穿梭在中国以及海外的各个风景点,通过视频拍摄和创作,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瞿芳也发现了这个趋势:“年轻人有充分的意愿去表达‘我是谁’,上海的互联网平台聚集了有相同价值观的年轻人,他们通过这些平台寻找文化认同感。”在小红书上,关于汉服的笔记超过8万篇,从汉服成衣定制、售卖、妆发造型到摄影,围绕汉服已经形成了一条消费产业链,“我觉得,这是新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也是上海互联网企业为推广中国文化做的一点点小贡献。”

 
小红书用户发布的“汉服秀”

       “如果说早先网络文学作者是从模仿日本动漫、欧美科幻作品起步的话,那么现在的原创作家更注重于中国文化的发掘和创作。”吴文辉说,从网络文学的创作趋势,也能看出年轻人如何通过上海的互联网平台表达自己的“中国心”,“在我们的平台上,以中国仙侠、历史为主题的作品已占原创作品的大多数;在向海外市场输出的内容中,带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也占据了大多数。虽然那些作品要经过翻译,但我们发现,带有浓浓中国元素的作品仍旧很受海外用户欢迎。这让我们对向海外输出更好的中国文化内容更有信心。”

      栏目主编:任翀文字编辑:任翀

      题图为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外观局部。任翀 摄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明码标价“卖”工作 收了两百多万未兑现 谁负责?
    下一篇:王毅:把香港的暴力称为“风景线”,失去了最起码的良知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