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后,再来看邓公提出的“韬光养晦”
来源:清风参考 作者:周大明 时间:2019-07-06 点击:
邓小平关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思想主要见于他的三次内部讲话中。
1989年9月,邓小平准备向江泽民交班,他在与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杨尚昆、万里谈话时指出:越发展越要谦虚,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1990年12月,已经辞职的邓小平在同江泽民、杨尚昆、李鹏谈话时表示,现在国际形势不可测的因素多得很,矛盾越来越突出。怎样收拾,谁也没有个好主张。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
两年后邓小平第一次提出“韬光养晦”。1992年4月,他在同身边人员谈中国发展问题时指出:“我们再韬光养晦地干些年,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较大的政治力量,中国在国际上发言的分量就会不同。”
邓小平这些重要谈话,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国在应对国际风云变幻时采取的28字对外关系战略方针,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简称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本来是邓小平为统一党内高层认识而提出的一种指导思想。1996 年前后,这一提法开始出现于中国国内报章,逐渐走向世界。
1998年,江泽民在第九次中国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继续长期坚持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绝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要韬光养晦,收敛锋芒,保存自己,徐图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江泽民后面说的四句话,实际上是对“韬光养晦”的进一步解释,“韬光养晦”的目的是“徐图发展”。
温家宝:韬光养晦要管一百年
后来随着中国崛起,海内外围绕中国外交战略的争论不断升温,有关“韬光养晦”的议论更是不绝于耳,其中不乏“韬光养晦”已经过时、中国外交战略应改弦更张的论调。
对此,时任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于2005年7月在深圳发表《中国需要和谐世界需要和谐》演讲时称,“‘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关系形势的提出的,是大智慧的策略,中国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这一政策,温家宝总理曾表示这一外交政策一百年都不会改变。”吴建民表示,目前中国人需要防止浮躁,浮躁的根本原因是过高估计了自己。我们需要用智慧来化解国际矛盾和冲突,使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和世界各国实现共赢。
作为主张中国需要和平发展,“韬光养晦”而闻名的外交家,吴建民在外交政策辩论中对中国国内“强硬派”和“鹰派”针锋相对,被贴上“温和派”和“鸽派”的标签。吴建民曾经同解放军少将罗援激烈辩论。罗援认为军人都应该是“鹰派”,吴建民指罗援宣扬战争论“犯了时代性的错误”,“谁高举战争的旗帜,谁就会碰得头破血流”。另外,吴建民也曾批评《环球时报》经常刊发极端文章,总编辑胡锡进搞不清楚状况。胡锡进则反驳称,吴建民是外交圈子里典型的“鸽派”。
2005年12月,吴建民在接受北京《新京报》专访时再次强调,中国还处在崛起的初期阶段,取得很大成绩,但才刚刚开始。在这种情况下,韬光养晦的方针是非常正确的。“所以温家宝总理曾在中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到,韬光养晦的方针至少还要管一百年。”
温家宝的“韬光养晦要管一百年”,显然是套用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提出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的论断。
中国资深外交官吴建民(1939—2016)生前曾多次警告,要当心民族主义的抬头
韬光养晦是权宜之计?
除了温家宝,胡锦涛也提出要坚持韬光养晦。2006年8月,中央召开1949年以来第一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虽然最高领导人已经定调,但仍然有人认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针对特定历史环境提出来的“局部性策略方针”和“权宜之计”,不能作为长期指导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思想。
2010年,中国现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肖枫在《北京日报》撰文认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陆续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的核心。邓小平针对当时有人希望中国“当头”时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他还一口气讲了三个“永远”:“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从“国策”和“永远”的措辞可以断定,这不是什么“局部性策略方针”和“权宜之计”,而是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