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生活,美丽的画面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翟俊杰 时间:2019-05-05 点击:
 
      原标题:美好的生活,美丽的画面(我与新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春光明媚,百花盛开。在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喜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时,我回忆起自己与新中国及国庆节的多次紧密联系。

  恍若昨日,1949年,在开封大街小巷响彻的盘鼓、腰鼓和欢乐声浪中,我度过了新中国诞生的第一个国庆节!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当年那个扒着门缝看解放军打解放开封巷战的孩子,已经长成半大小子。我告别古城,参军入伍,奔赴祖国西南边陲,翻越高寒缺氧的昆仑山、唐古拉山,抵达喜马拉雅风云高原,当上西藏军区文工团的一名“娃娃兵”,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员。当时,黑暗、腐朽的农奴制度留下的悲惨情景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我儿时看过布达拉宫的图片,可眼前这座我曾感到雄奇而神秘的巍峨建筑前的大片空地上竟是一洼一洼的臭水坑,杂草丛生,街上满是衣衫褴褛甚至是衣不蔽体的乞丐……

  雪域高原春雷响!废除农奴制度、实行民主改革,祖国的西藏阔步跨进了社会主义,热烈拥抱光明与美好!当时,藏汉同胞正是怀着对旧西藏的悲惨记忆和对新西藏的美好未来的向往这样一种悲喜交集的心情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扎西德勒!

  文艺创作表现时代。仅从那时在西藏大地上相继涌现出的众多文艺作品中,便可真切地看到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巨大变化。如人们十分熟悉的《翻身农奴把歌唱》,我也是在那时认识了这首歌的演唱者、贫苦农奴的女儿才旦卓玛小姐姐。我还在拉萨结识了我此后的忘年交、电影剧作家黄宗江同志,他正创作电影剧本《农奴》,影片里的插曲《共产党来了苦变甜》也是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还有双人表演唱《逛新城》,表现的是一对藏族父女从外地赶来看看拉萨的新面貌。每次演出,人们莫不为父女二人发自心底的欢乐而幽默的歌声深深感动。我的战友、作曲家罗念一大哥和舞蹈家李俊琛大姐创作的《洗衣歌》,风靡一时,流传至今,甚至成了现今广场舞的主打节目。

  近些天,我最爱看西藏卫视播出的专题节目《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画面里,昔日布达拉宫前的一片片臭水坑和杂草不见踪影,展现在眼前的是壮阔美丽的大广场。市内,马路宽阔,楼房林立;入夜,全城灯火辉煌,好一座不夜城!还有,还有高原彩虹青藏铁路、现代化的贡嘎机场、堪与国内外著名景区相媲美的林芝度假村……

  在1963年我考取解放军艺术学院之前的四年里,我有幸在西藏欢度了四个新中国的国庆节。在这弥足珍贵的四年岁月里,“老西藏精神”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西藏部队发出的响亮口号受到毛主席的赞扬。西藏部队的指战员滋养我这个小兵和新中国一起成长,他们留在风雪高原的战斗足迹,正如我拍摄过的一部为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改革开放十周年献礼电影的片名:《共和国不会忘记》!

  往事真如电影般一幕幕在眼前掠过。难忘1962年初,我们文工团话剧队奉命奔赴西藏扎东地区,慰问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武工队。在杳无人烟的高寒山区和荒原上武装行军好几天,终于找到“武工队”了。一见面,我们大吃一惊:指战员们没有一个穿制式军装的。不是脏兮兮的长袍,就是破羊皮袄,还有说不上年代的从没见过的粗呢子军大衣;脸膛被强烈的阳光晒得黝黑黝黑,个个嘴唇上都裂开血口子。一问才知道,他们执行任务很久了,从没洗过澡。他们四处流动、寻找战机,看营过夜就在临时搭起的低矮和氆氇小帐篷里和衣而眠。由于机动性强,他们常常来不及支锅做饭,怀里揣个干饼子夹咸菜,饿了啃几口就算一餐。“武工队”的首长对我们说:“天太冷,又缺氧,同志们就不要演出了。有扑克没有?咱们甩几把‘争上游’就齐啦!”我们当然坚决拒绝首长的一番好意,一丝不苟地为指战员们慰问演出。和战士们玩过扑克牌,还把已经毛了边的牌留给“武工队”。最不情愿的跟“武工队”告别的时刻还是到来了,大伙儿几乎没说什么话,彼此只是紧紧地拥抱、流泪、难舍难分……

  五彩祥云飘!距我1963年告别西藏三十多年后的1998年3月,我再次获得重返魂牵梦萦的西藏大地的机会!其时,我刚刚完成《长征》的创作任务,中央电视台和西藏自治区联合筹拍的电视连续剧《西藏风云》的导演重任落在我的肩头。这是一部为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和纪念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四十周年的重点献礼剧目。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通过进军西藏、平息叛乱、民主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讴歌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的伟大胜利,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同时,还要多角度地展示藏民族的璀璨文化、独特的民俗和优美的风情。我深知这副重担的光荣和艰巨。然而,当年的娃娃毕竟已经是个“老小伙”了,长时间在高原进行脑力体力并重的拍摄工作,行吗?

  1998年5月,我率主创人员先期进藏考察、选景、选择一批藏族演员。当汽车驶进布达拉宫广场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回京后经过整整一百天的奋战,对剧本再次逐集逐节地精心打磨,反复检查准备工作的每个细节,我率摄制组再次进藏,于1998年9月14日正式开拍。除了阿里地区,摄制组的足迹遍及我熟悉而亲切的拉萨、日喀则、昌都、定日、山南、江孜、世界第一高城帕里等地。真巧,又是整整一百天。真棒!我又在西藏过了一个新中国成立四十九周年的国庆节。10月1日那天,为确保进度,摄制组没有放假,演职员一致表示要用实际行动向国庆致敬!

  怎样设计和构思《西藏风云》结尾时的场景和内涵至关重要,我思索良久。终于,雪白的哈达在我眼前“定格”:我第一次见到哈达,还是在当年西藏唯一而简陋的当雄小型军用机场,欢迎从内地返藏的部队首长。《西藏风云》结尾时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活动起来——

  背景是海拔七千零四十八米的琼布岗热雪山,皑皑雪峰下是海拔四千五百米的宽阔草原。几十位藏族姑娘身着鲜红的衣衫列成一排,每人双手捧着洁白的哈达,相互衔接起来,形成一条长长的巨大哈达。优美的歌声和音乐声中,姑娘们迎着镜头,载歌载舞地向我们走来、走来……

  洁白的哈达献给祖国!吉祥如意!

  (作者为电影导演)


(责编: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五四青年节万岁
    下一篇:“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座谈会”举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