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记忆犹新
来源: 江南游侠 作者: 顾鉴明 时间:2019-03-31 点击:
历经两年多《知青往事》终于正式出版
2013年3月30日,笔者从上海知青、作家 丁汀(右二)手中拿到《知青·上海》杂志,开启了《苏州知青文化》杂志,为《知青往事》一书编辑出版奠定基础。
《知青往事》历时两年有余终于由古吴轩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们由衷高兴。
请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家对《知青往事》审读评语:“这是一部汇集知青下乡往事的著作。书稿通过‘成功之路’、‘风华正茂’、‘乡事拾忆’、‘知青情结’等部分,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反映了苏州知青在农村劳动锻炼,奉献知识才华,与广大农民群众共同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迹。书稿作者都是当年知青,他们的回忆充满对当年奋斗生活和农村、农民的眷恋,肯定了在农村的锻炼对他们此后工作、生活的积极意义,表现出知青的正能量。”
《知青往事》正文主要选自《苏州知青文化》(以下简称:知青杂志),意味深长的审读评语,在肯定《知青往事》的同时,间接肯定了知青杂志。
创办一本知青杂志,研究一下知青文化,记录一段知青历史,宣扬一种知青精神,也为广大知青服务,是我们的初心。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2013年3月,笔者拿到了一本《知青-上海》杂志,找到了老知青华永根和朱昂林,朱提议找钟慎明合作。随即,在多批次知青朋友的会商之下,2013年7月15日达成共识,签下了第一份杂志工作办法。签字的有笔者(策划兼主编),社长钟慎明,副主编冯立、朱昂林,编委袁以新、周伟、赵树荣、范文贤、刘国麟、印红兵等等。
又经过许多次激烈的思想碰撞、组稿,编审、设计、排印等工作的熬夜,2013年10月15日,在笔者提议要打好苏州牌(无论内容与形式都是苏州特色)、原真牌(原汁原味的知青历史文化)、趣味牌(内容与行文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第一本知青杂志,在知青长三角苏州会议上推出。受到了与会知青、知青专家学者青睐、好评,《上海知青》杂志王总编称:独树一帜。
2013年办刊初期,我们感到办刊需要文化知青,大家想如果办个知青文化研究会,文化知青可能会多一些,投稿者与阅读者会多一些。接着,笔者多次参加研究会筹备会,并一下子介绍亲朋好友中的知青入会达四个分会两百多位之多,其中以笔者兵团(农场)战友王鸿甫、童瑞炎为首七十多人的一分会,以笔者小学同学金学明为首的四十几人的二分会,以笔者表哥周国柱为首的三分会,以笔者老大哥许子年为首的四分会,并邀请许老师担任知青杂志编委(后为副主编暨《知青往事》副主编)。
研究知青文化、办好知青杂志,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是比较复杂的工作。关键如何发动广大知青去撰写这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往事。不是知青没有故事,不是没有知青历史文化,不是不想写,而是没有机会让他们写,不是没有内容去研究,而是你是不是改变初心,不去研究了。
在研究内容上,知青杂志逐步把其定格为成功之路、风华正茂、回首往事、知青情结、书香苏州、颐养天年、作品展示等几个主要部分,分别设立栏目记录苏州知青的历史文化和现在的文化生活,用以彪炳苏州知青风采。前四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知青往事》一书的主要内容。
在管理上,知青杂志也采用世界流行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即方针目标管理。自始至终一直坚持,从组稿、改稿、编辑加工、审稿、设计排版、印刷发行,以及财务管理,都按照PDCA 循环,不断上台阶,不断提高质量。而且每次修订管理办法,都采用集体讨论通过,达到一致意见后,每个人签字,然后执行。
研究记录知青历史文化,没有文化知青不行,没有文化人才不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研究知青历史文化、编辑出版知青杂志,尤为重要。知青杂志把人才作为办好杂志的第一要素,先后增加了多位编辑人才。
知青杂志在编辑管理上坚持现代化管理,主编总负责,副主编分工对内、对外工作、担任责任编辑,在每个栏目均设有主笔、副主笔,在排版、印刷、发行均有人负责把关,每个岗位都有工作目标和具体职责要求,各司其职。因有较严格的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且一贯坚持以“法”管理。我们的编辑从外行也逐步变成内行,从内行变成了专家,也使杂志质量稳步上升。知青杂志编辑的敬业精神甚至远远超过了专业编辑,特别是遇到思想碰撞,能够坚持正能量和唱响主旋律,18期在政治上没有差错,就是最大成功。
知青杂志在取得18期丰硕成果时,我们也要记住为知青杂志出钱、出力、出智慧的知青朋友,他们是:华永根、钟慎明、冯立、许子年、朱昂林、李元明、谈忠毅、印九峰、沙佩智、龚国均、虞永俊、张志新、何汉强、金柏良、陈淼坤、范文贤、童瑞炎、程新平、高乃平、屠学慎、王家伦、刘国麟、翁文正、徐建萍、沈英、范福珍、谢勤国、马祖健、叶在壮、张通和,以及陈必达、夏维淳、何元兆、杨旭、钱杲、黄益明、黄庚、张锺和张乐、叶在壮、朱立新、郑万新等等。
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步登不了天。18期知青杂志,就是靠有知青精神的文化知青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总结文化知青精神有三,一无私奉献精神,二不屈不挠精神,三善用智慧精神。我们说的文化知青包括一切为知青杂志作贡献和支持的知青,都应该是功臣。历史上研究苏州知青文化工作前无古人,苏州知青事迹与大名都已记录在18期知青杂志中,将永志纪念。
对《苏州知青文化》杂志的评说,知青作家、武汉科技大学刘晓航教授赞扬:无论形式与内容都反映了苏州特色和苏州知青特色风貌;上海知青作家丁汀夸奖:办得很认真,有苗头!看了多期贵刊,已具相当水准,可以面向全国知青。无锡知青、南师大教授魏南江称赞:无论从内容与形式上都是全国一流。2016年,知青杂志被《上海知青》杂志评为年度十佳知青报刊之一。多年来,知青杂志也被苏州市方志馆、苏州市图书馆和中国作协作家王稼句等单位和专家收藏。
《知青往事》记忆犹新,把《苏州知青文化》中前十期中前四部分主要文章结集的《知青往事》正式出版了,我们为中国版本图书馆又增加了一本世界上唯一一代知青中苏州知青留下的知青历史文化书籍而喝彩而高歌!
2013年3月30日,笔者从上海知青、作家 丁汀(右二)手中拿到《知青·上海》杂志,开启了《苏州知青文化》杂志,为《知青往事》一书编辑出版奠定基础。
《知青往事》历时两年有余终于由古吴轩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们由衷高兴。
请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家对《知青往事》审读评语:“这是一部汇集知青下乡往事的著作。书稿通过‘成功之路’、‘风华正茂’、‘乡事拾忆’、‘知青情结’等部分,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反映了苏州知青在农村劳动锻炼,奉献知识才华,与广大农民群众共同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迹。书稿作者都是当年知青,他们的回忆充满对当年奋斗生活和农村、农民的眷恋,肯定了在农村的锻炼对他们此后工作、生活的积极意义,表现出知青的正能量。”
《知青往事》正文主要选自《苏州知青文化》(以下简称:知青杂志),意味深长的审读评语,在肯定《知青往事》的同时,间接肯定了知青杂志。
创办一本知青杂志,研究一下知青文化,记录一段知青历史,宣扬一种知青精神,也为广大知青服务,是我们的初心。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2013年3月,笔者拿到了一本《知青-上海》杂志,找到了老知青华永根和朱昂林,朱提议找钟慎明合作。随即,在多批次知青朋友的会商之下,2013年7月15日达成共识,签下了第一份杂志工作办法。签字的有笔者(策划兼主编),社长钟慎明,副主编冯立、朱昂林,编委袁以新、周伟、赵树荣、范文贤、刘国麟、印红兵等等。
又经过许多次激烈的思想碰撞、组稿,编审、设计、排印等工作的熬夜,2013年10月15日,在笔者提议要打好苏州牌(无论内容与形式都是苏州特色)、原真牌(原汁原味的知青历史文化)、趣味牌(内容与行文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第一本知青杂志,在知青长三角苏州会议上推出。受到了与会知青、知青专家学者青睐、好评,《上海知青》杂志王总编称:独树一帜。
2013年办刊初期,我们感到办刊需要文化知青,大家想如果办个知青文化研究会,文化知青可能会多一些,投稿者与阅读者会多一些。接着,笔者多次参加研究会筹备会,并一下子介绍亲朋好友中的知青入会达四个分会两百多位之多,其中以笔者兵团(农场)战友王鸿甫、童瑞炎为首七十多人的一分会,以笔者小学同学金学明为首的四十几人的二分会,以笔者表哥周国柱为首的三分会,以笔者老大哥许子年为首的四分会,并邀请许老师担任知青杂志编委(后为副主编暨《知青往事》副主编)。
研究知青文化、办好知青杂志,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是比较复杂的工作。关键如何发动广大知青去撰写这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往事。不是知青没有故事,不是没有知青历史文化,不是不想写,而是没有机会让他们写,不是没有内容去研究,而是你是不是改变初心,不去研究了。
在研究内容上,知青杂志逐步把其定格为成功之路、风华正茂、回首往事、知青情结、书香苏州、颐养天年、作品展示等几个主要部分,分别设立栏目记录苏州知青的历史文化和现在的文化生活,用以彪炳苏州知青风采。前四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知青往事》一书的主要内容。
在管理上,知青杂志也采用世界流行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即方针目标管理。自始至终一直坚持,从组稿、改稿、编辑加工、审稿、设计排版、印刷发行,以及财务管理,都按照PDCA 循环,不断上台阶,不断提高质量。而且每次修订管理办法,都采用集体讨论通过,达到一致意见后,每个人签字,然后执行。
研究记录知青历史文化,没有文化知青不行,没有文化人才不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研究知青历史文化、编辑出版知青杂志,尤为重要。知青杂志把人才作为办好杂志的第一要素,先后增加了多位编辑人才。
知青杂志在编辑管理上坚持现代化管理,主编总负责,副主编分工对内、对外工作、担任责任编辑,在每个栏目均设有主笔、副主笔,在排版、印刷、发行均有人负责把关,每个岗位都有工作目标和具体职责要求,各司其职。因有较严格的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且一贯坚持以“法”管理。我们的编辑从外行也逐步变成内行,从内行变成了专家,也使杂志质量稳步上升。知青杂志编辑的敬业精神甚至远远超过了专业编辑,特别是遇到思想碰撞,能够坚持正能量和唱响主旋律,18期在政治上没有差错,就是最大成功。
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步登不了天。18期知青杂志,就是靠有知青精神的文化知青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总结文化知青精神有三,一无私奉献精神,二不屈不挠精神,三善用智慧精神。我们说的文化知青包括一切为知青杂志作贡献和支持的知青,都应该是功臣。历史上研究苏州知青文化工作前无古人,苏州知青事迹与大名都已记录在18期知青杂志中,将永志纪念。
对《苏州知青文化》杂志的评说,知青作家、武汉科技大学刘晓航教授赞扬:无论形式与内容都反映了苏州特色和苏州知青特色风貌;上海知青作家丁汀夸奖:办得很认真,有苗头!看了多期贵刊,已具相当水准,可以面向全国知青。无锡知青、南师大教授魏南江称赞:无论从内容与形式上都是全国一流。2016年,知青杂志被《上海知青》杂志评为年度十佳知青报刊之一。多年来,知青杂志也被苏州市方志馆、苏州市图书馆和中国作协作家王稼句等单位和专家收藏。
《知青往事》记忆犹新,把《苏州知青文化》中前十期中前四部分主要文章结集的《知青往事》正式出版了,我们为中国版本图书馆又增加了一本世界上唯一一代知青中苏州知青留下的知青历史文化书籍而喝彩而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