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吉村的幸福路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邓建胜 颜 珂 时间:2019-02-14 点击:
巴吉村村口。  记者 邓建胜摄
 
  ■西藏巴吉村距林芝城区1公里,依托林芝城市建设,村民跑货运、做建材,发家致富。

  ■村里有一片巨柏林,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村民敏锐捕捉到客流带来的商机,“城市建设总有饱和的时候。未来,巴吉村要成为走在前列的旅游村。”
  
  炉火正旺,酥油茶飘香,同格桑旺久炉旁夜话,算起收入账:一辆大车跑货运,收入20多万元,一台大型挖机在外干活,收入30多万元。

  “在村里算得上高收入吧?”

  “只能排中等!”

  51岁的藏族汉子略带几分腼腆,笑脸上现出深深的酒窝。

  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巴吉村。习近平同志曾于1998年6月和2011年7月两次到访——最近那次,走进了格桑旺久的家。2015年国庆前夕,作为13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之一,格桑旺久又在北京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两个毕生难忘的场景,定格为两张珍贵的照片,被格桑旺久摆在家中客厅最显眼处。

  “坚持因地制宜,广开致富门路,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增加收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时隔多年,习近平同志的殷殷嘱托,格桑旺久始终记在心间。

  如今,巴吉村已提前步入全面小康。

  致富步子越来越齐

  青砖,挑檐,吉祥八宝图。漫步巴吉村,随处可见的藏式小楼透着殷实。

  巴吉村距林芝城区1公里,城区建设快步向前,村民趁势跑货运、做建材,风生水起。全村总共100户农牧民,2018年预计总收入2022万元,全林芝首屈一指。

  小康村也曾有贫困户。

  81岁的巴桑杰布,50岁得子,7年前的一场车祸,却让白发人送黑发人。体弱多病的老两口,连同两个年幼的孙子,相依为命。村里像巴桑杰布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6户、16人。仁青顿珠,2013年与巴吉村姑娘达瓦央宗喜结连理,靠亲友周济盖起两间平房,在周边气派小楼映衬下尤显简陋。

  格桑旺久是村里的先富户,脑子活,干劲足。仁青顿珠一家,成了格桑旺久主动认领的“穷亲戚”。先当挖机学徒,不几年便成了老板,仁青顿珠致富的路子从此起步。简陋的砖瓦平房,2017年“升级换代”为两层楼房。

  帮扶带动,由点及面。村里大货车、工程机械设备多,可各干各的,忙闲不均。格桑旺久出面,整合资源,揽活自己来,好处大家享。收入涨了,分配公道,村民既乐意,也服气。

  全面小康,集体经济是支撑。从兴办第一家预制场开始,巴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如今突破900万元。2018年9月,村里又一次分红,人均超过3万元。巴桑杰布一家,分到15万元。

  2016年底,包括巴桑杰布在内的16名贫困村民,全部脱贫摘帽。聊起今后期许,老人神态平和:“生活已很满足,就盼孩子们好好成长。”

  发展思路越来越活

  村部数公里开外,千余株巨柏参天而立,最大的一株需12人合抱,树龄超过3200岁。

  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这片巨柏林独特诱人,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客流带来商机。景区内的特产一条街,成了巴吉村不少村民的又一收入来源。2018年,景区升级,每年可为巴吉村增加20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村第一书记赤列将其描述为巴吉村产业的又一次转型。“说来说去,还是靠因地制宜。”74岁的原村支书达龙,经历巴吉村历次产业转型,说到激动处,双手比划,语调高扬。

  318国道穿村而过。上世纪80年代,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任村委会主任的米玛,带头跑起木料运输,村民们随后跟上。“汽车村”的名声,由此鹊起。

  后来,村里试水集体产业。蔬菜基地不幸“夭折”,预制场也一度销售不畅。米玛的坚持,让预制场熬过“寒冬”。1995年,新一轮对口援藏启动,林芝城市建设增温,预制场几经变迁,如今成为一家公司,每年为村集体贡献30万元收入,为入股村民贡献70万元红利。

  在巴吉村外聘的公司经理谢勇军眼中,村两委班子的市场洞察力敏锐而独到。一个例子可见一斑:征地补偿款,别的村一分了之,巴吉村拿来入股项目,让资金变资本,资本生红利,由此催生了林芝最大的建材市场项目,每年为巴吉村分红达450万元。

  如今,巴吉村又绘新图景:总投资2.37亿元的物流产业园建设正酣。它将解决村里仓库散乱搭建的老大难,腾出空间发展乡村旅游。

  “城市建设总有饱和的时候。”赤列的判断,代表着村两委的共同思考,“未来,巴吉村要成为走在前列的旅游村。”

  向心合力越来越强

  钱学正是巴吉村的上门女婿,当年为生计远赴林芝,在巴吉村的预制场谋到一份工,不想同时收获了自己的姻缘。

  村民们用自己的方式祝福这个汉藏结合的新家庭,盖新房时都来帮忙,这家捎上些瓦,那家送点玻璃。稍有积蓄后,米玛带钱学正跑起了货运。当年不名一文的小伙,如今成了货运老板。2018年,家里新添了一台小越野车。

  汉藏和睦、守望相助,巴吉村早有传统。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17名汉族知青曾来到巴吉村。达龙和村民们一道,给他们建房子,教他们开农机、缝衣服、干农活。当年的知青们如今已散布全国,但即便远隔千里,回来探望的人也不在少数。

  格桑旺久四处奔走,一句话常挂在嘴边:“有了团结什么都有,没有团结什么都搞不好。”

  米玛说,没有汉族同胞的帮助,预制场办不起来,“当初,我连水和泥的配比、规格都弄不懂,一块小小的砖头也不会做。”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如今的巴吉村,各民族向心的合力越来越强。

  最近,米玛又给钱学正谋划新生意。他家挨着国道,正适合办农家乐。“米玛书记讲得很细,连停车位摆哪,都给我考虑好了。”钱学正说。

  一位驻村工作队员到巴吉村不久,便给村里写了一首村歌,歌名就叫《幸福巴吉》:“巴吉人民一条心,建设小康示范村,不忘咱初心,砥砺前行,嗦呀啦呢嗦……奏响华夏最强音,爱国敬业家也兴。”
  
  制图:蔡华伟
 

(责编: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解放军海军拉萨舰已公开亮相
    下一篇:日方:一日本男子涉间谍嫌疑在中国被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