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知青在大西北的风雨人生-----风雨七十年书讯与序
来源: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 作者:张穗强 时间:2019-02-02 点击:
中国知青大规模上山下乡已走过50年的不寻常历程,当年十几岁的天真浪漫青少年,今天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知青是今天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看待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精神世界,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济南教育学院退休学者、山东知青作家游济荃老师的《风雨七十年》,是回顾总结这一代知青学人岁月的回忆录文集。该书2019年初由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反映当代老年知青风雨人生的优秀纪实作品。
《风雨七十年》记载了游经荃老师70年走过的不寻常道路,是她人生感悟和岁月情怀的真实写照。
游济荃原是山东省济南市一位中学生,1965年“支边”来到位于甘肃的“军垦农建十一师”,成为后来“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在西北边陲度过13年的蹉跎岁月。文革结束和恢复高考之后,游济荃奋力拼搏,考入大学,毕业后任职教师,数十年教书育人,桃李芬芳,是一位阅历深厚,勤奋耕耘的高校学者。
该书通过回忆作者的孩童时代、上山下乡、文化革命、高考回城、院校执教、晚年生活等一系列风雨人生,展示了新一代知青学人的社会风貌,折射出神州大地书十年的时代变迁,是一幅生动体现当代华夏社会进程的画卷。本书大部分篇章在各类网络园地刊载过,作者曾作补充修订,由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辑文出版。香港资深传媒人、专栏作家、历史文化出版社社长、原海南建设兵团广州知青张穗强为该书作序。该书面世后,山东济南知青在济南职业技术学院为新书举行了盛大发布会。
《风雨七十年》含114篇文稿、37万字及数百张照片,大致按作者70年的岁月人生顺序展开。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叙述生动,文字流畅,适合广大知青朋友及同龄人士阅读。对关注当代齐鲁社会文化发展的读者,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知青时代的游济荃。
一代知青学人的闪光年华
-----《风雨七十年》序
张 穗 强
笔者近年致力帮助知青朋友出版自己的岁月之作,山东济南知青游济荃老师的纪实回忆录《风雨七十年》是其中一部。游济荃退休前曾任济南教育学院历史系主任、副教授,她在“甘肃生产建设兵团”度过13年的“支边”岁月,文革恢复高考后奋力拼搏,考入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阅历深厚,情感丰富,勤奋耕耘的知青学者。我是在2017年广西兴安举行的全国知青学术论坛上认识游济荃老师的。由于我曾在海南岛的“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上山下乡,回城后也考入大学,毕业后也曾在大学执教过,共同经历令我们交流多了一份岁月情怀,也多了教育方面的探索。游济荃老师的《风雨七十年》脱稿已久,一直寻求出版机会,很偶然的机会找到了我,与其商洽之后,便同意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出版人,我第一时间读完《风雨七十年》全稿后,内心早已刻下一代知青学人的人生足迹。
今日的中国知青是一个很特殊的老人群体。岁月无情虽然令他们已在社会边缘化,但他们的思想却紧贴着华夏脉搏,他们如何看待历史,一直备受各方关注。事实上,当代知青不仅仅是一群人,它是一个时代符号,一个社会窗口。今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精神世界,折射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笔者相信,这部《风雨七十年》不仅是游济荃的个人之作,也是这一代人的共同心声,是印刻这一代人共同足迹的人生画卷。
笔者读完这部岁月文集后颇为感慨。游济荃的下乡之地是甘肃省,她是1965年“支边”来到“甘肃生产建设兵团”的济南市中学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在当时“屯垦戍边”、“备战备荒”的形势下,全国各地组建了不少效仿部队建制的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接受知青上山下乡的地方,“甘肃生产建设兵团”便是其中一个。与新疆、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边陲省区的生产建设兵团相比,地处河西走廊的这个“甘肃兵团”人们较为陌生,但读完《风雨七十年》后读者不难感受到,那里的知青曾度过一段怎样的生活,我也为这个当年十几岁小姑娘的风雨人生而动容。祁连山间的戈壁,昌马河畔的寒风,留下了她战天斗地的足迹,谱写了她催人泪下的悲歌。今日的游济荃是已逾70岁的花甲之人,但她从没忘记那13年的“甘肃兵团”岁月,没忘记自己如何把宝贵青春留在西北边陲。今天,她对这片土地的魂牵梦萦,对知青岁月的一往情深,都寄托在这部文集之中,令同龄人阅后动容。《风雨七十年》不是普通的回忆录,它是“兵团人”一个时代的共鸣,是一代知青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大学毕业后的游济荃
走上讲坛,桃李满天下。
游济荃是当代知青的幸运者。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之后,她奋力考入大学,毕业后走上讲坛,成为人民教师,改写了自己的人生,成为改革开放大潮涌现的一代知青学人。正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教育的忠诚,对后代的栽培,对民族的承担,令文革后的神州大地万象更新,桃李芬芳,春色满园,令他们成为当代受人尊敬的“八十年代新一辈”。文革后的拨乱反正令笔者和广大知青记忆犹新,终身难忘。正是结束十年动乱和全面恢复高考这一历史新时代的到来,培育了新一代知青学人,让他们大踏步地走上历史舞台,伴随国家的发展走到今天,也让他们为民族复兴付出心血,并留下心中的喜怒哀乐。游济荃置身神州大地的这场疾风暴雨之中,她的人生和每位知青一样历尽沧桑,刻骨铭心。《风雨七十年》固然是游济荃对已逝岁月长河的追忆,但字里行间展示的,却是我们国家民族一部兴衰荣辱的画卷,是一代知青学人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游济荃走过的,是我们这代人不断拼搏,不断学习的共同历程;她留下的,是我们这代人都难以忘怀的共同心声。今天,《风雨七十年》正毫不犹豫地告诉世人,“广阔天地”崛起的新一代知青精英是值得自豪的,因为他们正不断地告诉世人,他们身上迸发出怎样的岁月精神,凝聚着怎样的时代魅力。
游济荃老师的晚年是多姿多彩的。她酷爱音乐,退休后拜师学艺,歌舞伴身,经常参加知青文艺演出,成为老年文化舞台的佼佼者。她钟情写作,笔耕为乐,总结人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岁月心境,成为网络文化园地的高手。她喜爱旅游,云游天下,足迹遍及神州及世界各地,在名山古迹中追逐自己的生活品味。阅读《风雨七十年》是令人愉悦的,因为作者在书中无拘束地分享自己的退休生活,向读者诉说今日一代老年知青的精神世界。游济荃的晚年是令人羡慕的,因为该书向世人描绘着,当老年知青的生命之舟驶入晚霞中的港湾,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魅力全新境界。
本书出版之际,笔者仅向游济荃老师致由衷祝贺。《风雨七十年》的出版是可喜可贺的,它留下了游济荃老师多年的耕耘心血,留下了一代知青学人的岁月情怀,留下了他们对国家民族,对校园学子,对未来生活深深的爱,令本书充满时代风采,更显沉实厚重。
感谢新一代知青学人,你们无愧于这个时代!
作者张穗强,是香港资深传媒人、专栏作家、香港书评家协会副会长、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社长、原海南建设兵团广州知青。
《风雨七十年》记载了游经荃老师70年走过的不寻常道路,是她人生感悟和岁月情怀的真实写照。
游济荃原是山东省济南市一位中学生,1965年“支边”来到位于甘肃的“军垦农建十一师”,成为后来“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在西北边陲度过13年的蹉跎岁月。文革结束和恢复高考之后,游济荃奋力拼搏,考入大学,毕业后任职教师,数十年教书育人,桃李芬芳,是一位阅历深厚,勤奋耕耘的高校学者。
该书通过回忆作者的孩童时代、上山下乡、文化革命、高考回城、院校执教、晚年生活等一系列风雨人生,展示了新一代知青学人的社会风貌,折射出神州大地书十年的时代变迁,是一幅生动体现当代华夏社会进程的画卷。本书大部分篇章在各类网络园地刊载过,作者曾作补充修订,由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辑文出版。香港资深传媒人、专栏作家、历史文化出版社社长、原海南建设兵团广州知青张穗强为该书作序。该书面世后,山东济南知青在济南职业技术学院为新书举行了盛大发布会。
《风雨七十年》含114篇文稿、37万字及数百张照片,大致按作者70年的岁月人生顺序展开。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叙述生动,文字流畅,适合广大知青朋友及同龄人士阅读。对关注当代齐鲁社会文化发展的读者,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代知青学人的闪光年华
-----《风雨七十年》序
张 穗 强
笔者近年致力帮助知青朋友出版自己的岁月之作,山东济南知青游济荃老师的纪实回忆录《风雨七十年》是其中一部。游济荃退休前曾任济南教育学院历史系主任、副教授,她在“甘肃生产建设兵团”度过13年的“支边”岁月,文革恢复高考后奋力拼搏,考入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阅历深厚,情感丰富,勤奋耕耘的知青学者。我是在2017年广西兴安举行的全国知青学术论坛上认识游济荃老师的。由于我曾在海南岛的“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上山下乡,回城后也考入大学,毕业后也曾在大学执教过,共同经历令我们交流多了一份岁月情怀,也多了教育方面的探索。游济荃老师的《风雨七十年》脱稿已久,一直寻求出版机会,很偶然的机会找到了我,与其商洽之后,便同意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出版人,我第一时间读完《风雨七十年》全稿后,内心早已刻下一代知青学人的人生足迹。
今日的中国知青是一个很特殊的老人群体。岁月无情虽然令他们已在社会边缘化,但他们的思想却紧贴着华夏脉搏,他们如何看待历史,一直备受各方关注。事实上,当代知青不仅仅是一群人,它是一个时代符号,一个社会窗口。今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精神世界,折射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笔者相信,这部《风雨七十年》不仅是游济荃的个人之作,也是这一代人的共同心声,是印刻这一代人共同足迹的人生画卷。
笔者读完这部岁月文集后颇为感慨。游济荃的下乡之地是甘肃省,她是1965年“支边”来到“甘肃生产建设兵团”的济南市中学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在当时“屯垦戍边”、“备战备荒”的形势下,全国各地组建了不少效仿部队建制的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接受知青上山下乡的地方,“甘肃生产建设兵团”便是其中一个。与新疆、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边陲省区的生产建设兵团相比,地处河西走廊的这个“甘肃兵团”人们较为陌生,但读完《风雨七十年》后读者不难感受到,那里的知青曾度过一段怎样的生活,我也为这个当年十几岁小姑娘的风雨人生而动容。祁连山间的戈壁,昌马河畔的寒风,留下了她战天斗地的足迹,谱写了她催人泪下的悲歌。今日的游济荃是已逾70岁的花甲之人,但她从没忘记那13年的“甘肃兵团”岁月,没忘记自己如何把宝贵青春留在西北边陲。今天,她对这片土地的魂牵梦萦,对知青岁月的一往情深,都寄托在这部文集之中,令同龄人阅后动容。《风雨七十年》不是普通的回忆录,它是“兵团人”一个时代的共鸣,是一代知青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大学毕业后的游济荃
走上讲坛,桃李满天下。
游济荃是当代知青的幸运者。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之后,她奋力考入大学,毕业后走上讲坛,成为人民教师,改写了自己的人生,成为改革开放大潮涌现的一代知青学人。正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教育的忠诚,对后代的栽培,对民族的承担,令文革后的神州大地万象更新,桃李芬芳,春色满园,令他们成为当代受人尊敬的“八十年代新一辈”。文革后的拨乱反正令笔者和广大知青记忆犹新,终身难忘。正是结束十年动乱和全面恢复高考这一历史新时代的到来,培育了新一代知青学人,让他们大踏步地走上历史舞台,伴随国家的发展走到今天,也让他们为民族复兴付出心血,并留下心中的喜怒哀乐。游济荃置身神州大地的这场疾风暴雨之中,她的人生和每位知青一样历尽沧桑,刻骨铭心。《风雨七十年》固然是游济荃对已逝岁月长河的追忆,但字里行间展示的,却是我们国家民族一部兴衰荣辱的画卷,是一代知青学人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游济荃走过的,是我们这代人不断拼搏,不断学习的共同历程;她留下的,是我们这代人都难以忘怀的共同心声。今天,《风雨七十年》正毫不犹豫地告诉世人,“广阔天地”崛起的新一代知青精英是值得自豪的,因为他们正不断地告诉世人,他们身上迸发出怎样的岁月精神,凝聚着怎样的时代魅力。
游济荃老师的晚年是多姿多彩的。她酷爱音乐,退休后拜师学艺,歌舞伴身,经常参加知青文艺演出,成为老年文化舞台的佼佼者。她钟情写作,笔耕为乐,总结人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岁月心境,成为网络文化园地的高手。她喜爱旅游,云游天下,足迹遍及神州及世界各地,在名山古迹中追逐自己的生活品味。阅读《风雨七十年》是令人愉悦的,因为作者在书中无拘束地分享自己的退休生活,向读者诉说今日一代老年知青的精神世界。游济荃的晚年是令人羡慕的,因为该书向世人描绘着,当老年知青的生命之舟驶入晚霞中的港湾,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魅力全新境界。
本书出版之际,笔者仅向游济荃老师致由衷祝贺。《风雨七十年》的出版是可喜可贺的,它留下了游济荃老师多年的耕耘心血,留下了一代知青学人的岁月情怀,留下了他们对国家民族,对校园学子,对未来生活深深的爱,令本书充满时代风采,更显沉实厚重。
感谢新一代知青学人,你们无愧于这个时代!
作者张穗强,是香港资深传媒人、专栏作家、香港书评家协会副会长、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社长、原海南建设兵团广州知青。